众所周知,对于解决台海问题,我们从来就是做的两手准备。即以和平回归为优先选项,以武力手段为保底选择。简而言之,谈得拢就谈,谈不拢就打,我们绝不会承诺放弃对台动用武力。
然而在很多国人看来,这样的态度依旧太保守,武统不该作为后手选择。因为在他们的认知里面,武统应该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毕竟咱们国家现在的实力早就是今非昔比,手握航母五代机加万吨大驱,收拾对岸那理应是不费吹灰之力。
不夸张的讲,但凡是咱们这边进攻的号角奏响,对岸分分钟就得要排队领身份证。
然而战争不是儿戏,武统远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简单。要知道在台海作战不比一般的战争,有着诸多需要考虑的阻碍因素,甚至比当下的俄乌冲突都要麻烦许多。且不说国际上各方势力的掣肘,单就是如何突破台湾海峡这一天堑,那都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都说骄兵必败,盲目的乐观轻敌无疑是会出问题的。类似的惨痛教训,咱们早在大半个世纪前就已经经历过一次。
那是在解放战争末期,我军在渡江之后横扫东南,几乎拿下了福建沿海的所有陆地。唯有金门等沿海岛屿,还有国民党的残兵在负隅顽抗。当时国民党方面企图效仿昔日的郑成功,将金门打造成台澎屏障,以阻碍我军日后进军台澎。他们甚至还打算有朝一日能卷土重来,金门便是其“反攻大陆”的最佳跳板。
主席他老人家曾说过: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对于国民党想要的苟延残喘,咱们自然是不能给机会,于是便有了金门战役。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咱们在金门战役中并没能一如既往的取得胜利,而是遭受了一次惨痛的失败。
金门战役是解放战争期间我军少有的一次失利,在这场战役中,第一批的登岛部队几乎全军覆没,总计有超过9000名指战员永远长眠金门。而在那个全国大局已定,我军已经占据绝对优势的大背景下,我军还会出现如此的失利,原因归根结底无非就那两个字——轻敌。
当时负责攻打金门的部队是三野的10兵团,他们在渡江之后从上海打到了厦门,所过之处无不是摧枯拉朽所向披靡。而正是这一路上的高歌猛进,让10兵团产生了一些骄傲的心理,认为国民党军队全都是不堪一击,进而给金门战役的失利埋下了伏笔。
事实上金门战役在前期的准备过程中,就已经出现了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尤其是在寻找渡海必须的船只和船工方面,由于国民党军队在撤退之前的故意损坏,给10兵团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直到进攻发起前夕,10兵团也才仅仅凑到300余艘木船,一次性差不多能运3个团,兵力总计在9000人左右。另外负责掌舵的船工也有很多不是当地人,而是从福州甚至更远的地方临时招募,他们对于金门附近海域的情况不熟悉。
与此同时,对面金门岛上的敌情也出现了重大变化。原本驻守金门的只有李良荣22兵团残部,兵力在2万人左右,战斗力有限;但后面由于厦门的失守,国民党方面把金门当作了唯一的希望,紧急调派了胡琏的12兵团增援,致使岛上守军增加至4万余人,战斗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另外国民党方面在海空力量上仍占据绝对优势,拥有10余万吨位的作战舰艇和200多架作战飞机。这导致金门战役中的制空权和制海权都是由国民党所掌控,我军需要面对的不仅仅是金门各岛屿上的守军,而是依托金门打造的一整个海陆空立体防御体系,进攻难度远非曾经陆地战斗所比。
己方准备不足,敌方防御加强,此时发起金门战役明显会有极大的风险。相信10兵团久经沙场,不可能意识不到这一点。他们只是将其选择性的忽略掉了,因为从以往的作战经历来看,国民党军队的战斗力压根无法用数量来衡量,反正就是一触即溃,人再多也没用。
所以即便敌我力量有着明显的差距,10兵团也并不认为国民党军队有守住金门的能力。而正是这种基于顺境作战而滋生出来的轻敌心理,最终让10兵团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都说以史为鉴,如果真到了需要武统的那一天,或许金门战役会是一个不错的借鉴。尽管金门战役发生于半个多世纪以前,其无论是武器装备,还是战术理论,都无法与当下的现代化战争相提并论。但是其终究也属于渡海登陆作战的范畴,多少都能找到一些经验。
如果单从军事角度分析,至少金门战役中的这三个教训,是我们在未来可能的对台作战中要极力避免的。
首先要保证制海权和制空权的掌握,如果没有这方面的保障,渡海登陆作战将无从谈起。
在金门战役中,国民党方面正是凭借海空力量的绝对优势,及时完成了对海面的封锁。由此导致我军在第一批登陆部队到达金门各岛之后,后续的登陆部队和弹药补给却无法及时跟上,从而让岛上的我军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困境,最终弹尽粮绝,全军覆没。
当然今时不同往日,咱们中国的海空力量在最近这一二十年迎来了大发展,早已经是鸟枪换炮,拥有五代机、航母,以及盾舰等一大堆的好东西,其实力远不是对岸所能媲美的。如果是在单挑的情况下,拿下制海权和制空权基本没什么问题。
不过我们仍需要充满警惕,因为台海周边还有一大堆的人不安好心,谁也无法保证他们到时候不会插手搞事情。尤其是咱们的老对手美国,其拥有着当今世界最为强大的海空力量。如果他们选择介入搞事情的话,哪怕这是在咱们的家门口,想要保证绝对的制海权和制空权依旧很困难。
至少就目前来看,我们的海空力量是不足以占据绝对优势的。我们还需要有更多的航母、战机以及各型军舰。
其次要对敌人可能出现的增援,做好充分的考虑,以防止反被包了饺子。
在金门战役中,10兵团由于轻敌思想的影响,对于增援金门的12兵团选择了“视而不见”。从而在明知敌方防御力量提升的情况下,没有做出对应的部署,而是选择了按原计划出兵。这导致我方登陆部队的进攻压力大幅度提升,很难完成了扫平岛上敌军的作战任务。
或许很多人认为对岸不过是一支孤军,只要搞定岛上的那些守卫便可以掌握大局,无需去考虑增援的问题。但事实上在台海周边,是有着一大堆的势力在蠢蠢欲动的。从咱们最熟悉的老美,再到东北亚的日韩,以及南海的菲律宾,都很可能会趁机跳出来搞事情。甚至我们还可以将范围再扩大一些,比如在西南方向的印度,也可能会趁火打劫。
他们不一定要直接增兵对岸,只需在各自的地盘搞事情,闹出一些动静来对咱们做出牵制,那么咱们在台海的武力行动就一定会受到影响,甚至于因担心顾此失彼,导致最终的功亏一篑,遗憾收场。
想想在上世纪50年代初,我军已经是打算好了要进军台澎。当时咱们不仅在东南沿海囤积了数十万大军,还积极的调配训练海空力量,就是为了能毕其功于一役,打完这最后一战。然而谁能想到,就是在这种关键时候,朝鲜半岛上又闹起了幺蛾子,美军的轰炸机都已经飞过了鸭绿江来耀武扬威。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人都欺负到了家门口,哪能不还手。于是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了鸭绿江,而攻台行动只能暂时作罢。
所以对于台海作战中对面那些可能出现的增援,或者说插手搞事情的宵小,那么一定要做好充分的预案,不能让他们在关键时候来影响咱们。比如事先在南海种种蘑菇,或者是让隔壁的朝鲜出出力气,那应该都能起到不错的效果。
最后登陆部队要拥有绝对的兵力优势。金门战役中由于船只的匮乏,10兵团尽管在总兵力上能占据优势,但是却无法一次性派出足够多的登陆部队。当时我军第一批登岛的部队总兵力仅有9000余人,面对岛上的4万余国民党守军处于明显的劣势。
这导致在后续的作战过程,我登陆部队尽管抢下了滩头阵地,但却无法突破敌人的纵深防线。以至于给到了敌人以喘息之机,在后续的作战中集中优势兵力对我军发起了反攻。而我军由于国民党方面的封锁,无法得到增援和补给,只能是陷入孤军作战的困境,最终寡不敌众,全军覆没。
正所谓狮子搏兔,亦用全力。对于台海咱们要么不打,要么就全部梭哈,不能给对面以任何喘息的机会。最好是海陆空齐上阵,先是导弹定点清除,然后这边抢滩登陆,那边敌后空降,一次性就完成优势兵力的投送,然后将战场变成自己的主场。
到时候就算是对面有外援拉扯,干扰甚至阻断了咱们的后续进攻。单凭岛上的“孤军”,咱们依旧可以扫清残敌。
总结来讲,本着料敌从严的原则,对于未来可能出现的台海作战,我们一定不能掉以轻心。摒弃掉轻敌思想,做好最坏的打算,全力以赴的打好这最后一战。哪怕后面会被嘲笑杀鸡焉用牛刀,那也比半路里翻船更好。
拿金门马祖练练手,技术和胆量,血腥都要练练。
[点赞][点赞][点赞],要有把握,就必须准备50万优势登陆作战部队,一万艘渔船,一千般滚装船。并把我军现有的,40、30、20、10、5公里火箭炮安装上一千艘渔船。开战时,第一波次打击用千门远程火箭炮、导弹、无人机、巡飞弹掩台军所有的机场、军港、军舰、指挥所、雷达、坦克集群、炮兵阵地,军事设施周边的变电站、电网,使台军飞机起飞不了,军舰出不了港,从而取得制空权、制海权。紧接着在用渔船上的近程火箭炮轰炸台军抵抗的滩岸部队,掩护我军登陆作战,万艘渔船载我军50万部队,群蜂战术,多点多面抢滩登陆作战,滚装船运送登岛物资,在登岛成功后,空降兵占领开阔地配合登陆部队作战。航母、大型军舰、两牺攻击舰拒止美、日、韩军事干涉。用闪电战速战速决,占领台湾既成事实,美、日的干渉也就没劲了。
无事生非的自媒体,滚远点
武统之时,金门澎湖列岛已经被隔开,不会再有援兵能过,至于怎么打国家早已胸有成竹,就等时机成熟
扔二个原子弹是下氺
你打时,它不出,等你第一波打击完了,它给你慢慢的干,所以要消灭其有生力量。
金门战役败在后勤,败在轻敌。
小编太高看自己了,以为自己是军事家。
不打他不服?怎么办呢?杀无赦吧!
对台岛攻击,先是用陆上、舰艇、飞机、无人机对军事目标发射导弹、火箭炮、投掷炸弹,等到登岸,战斗基本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