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人们的生活变好了,但是承受的压力也变多了,轻生也不再成为罕见事。最近在四川就发生了一起轻生事件,一个16岁的男孩谎报年龄购买农药后服药自杀,而店主却需要赔偿7.5万元,他到底该不该赔呢?
据11月27日成都商报的报道,就在去年9月,生活在四川广安岳池县九龙镇的16岁少年杨某,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事发当天,杨某的奶奶给他请了一上午的病假,下午2点,他回到学校上课。
晚上6点放学后,杨某路过一家农药店时,购买了一瓶农药。由于购买农药需要满19岁,且需出示身份证,杨某购买时谎称,自己已经满19岁了,这次买药也是因为“爷爷让买的,一会就把身份证送来”。
拿到农药的杨某来到一家奶茶店内,找到了自己的同学。在嘱咐同学“一定要将电动车钥匙给某某”后服农药轻生。
惊慌的同学立刻用电动车送进医院抢救。但在医护人员6天的奋力抢救后,杨某还是离开了这个世界。
但人们发现,在服毒当天,杨某更新了自己的空间动态称:我讨厌这个家,小爷不玩了,走了。并配有一张农药照片。
事后,杨某的父母将农药店的店主告上法庭,向其索赔76万元。经过两次的审判,法庭认为,杨某服毒前已有轻生行为,并谎报了年龄,且有一定判断能力。
而店主没有按照规定查看他的身份证已属于违法行为。故判其承担10%的责任,赔偿7.5万元。
对于这个决定,很多网友都替店主喊冤,毕竟他才是被骗的那个人,但是销售这种有危险性的商品,法律有明确规定售卖程序,店主的大意与违规,已经触犯到了法律,所以应该做出赔偿。
而最让网友们感到愤愤不平的就是杨某的父母了。据悉,在杨某7岁那年,他的父母就离婚了,婚后他由爷爷奶奶抚养,感受不到正常家庭的关爱,父母对他也缺乏管教,在其生前不好好对待孩子,死后却以孩子的名义索赔,真是令人寒心!大家觉得呢?这件事到底谁该担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