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田信长为何会拒绝接受封征夷大将军?

余生也为你歌唱 2022-10-19 23:32:42

织田信长,是日本战国时代一位非常著名的人物,可以说,如果他不是死在了“本能寺之变”之中,他原本应该是可以统一日本,开创新时代的。可就是这样一个人,却拒绝日本皇室的征夷大将军。

织田信长的势力

当时,织田信长势力非常大,就如同前面所说的那样,织田信长如果不死,那么一定会统一日本。所以,对他这种人来说,做什么官职并不重要。他早就已经有了控制全日本的能力。织田信长是一个务实的人,在他看来,只要有权力,其他一切都是无所谓。

所以,很多人都是费尽心力想要获取官职,可织田信长不同,他完全不感兴趣。一开始的时候,他扶持足利义昭作为征夷大将军,并且让他开幕府。可是后来,足利义昭因为一些事情和织田信长闹翻了。

再加上,在日本有个传统,那就是征夷大将军一般都是由足利氏家族担任。尽管织田信长权力很大,他也不打算破坏传统。只要自己有权就行了,至于什么样的官职名称,织田信长并不在意。

织田信长当时的官职是右近卫大将军并且准备开设相仪,其实和征夷将军的差不多算是一个级别,至于开设相仪其实也很开始幕府差不多,所以其实织田信长已经拥有了征夷大将军和开设幕府的权利,只不过有实无名罢了。

日本皇室的考虑

所以有一件事情就变得很奇怪了,为什么日本皇室一定要求织田信长接受征夷将军,加上开设幕府的封赏了,毕竟他已经是右近卫大将军,而且可以有自己的府邸。这样的情况下,应该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其实是因为在日本的那个时代所有的有权臣都不会拒绝这种封赏。

这是一种态度,一种依然会效忠于日本皇室的态度,由于织田信长拒绝了封赏,所以日本皇室开始不安,他们担心织田信长会凭借自己的势力去建立一种全新的制度,而在这种制度当中,天皇的位置可能是被淡化的。这一切都促使本能寺之变的产生。

织田信长的脑回路其实和许多人是不同的,其他人都觉得自己接受天皇的封赏然后再做自己的事情你好,好大家好,不需要和日本皇室直接闹翻,这样对自己也没有好处,可是织田信长是个直肠子,他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他根本就不想给日本皇室面子。

这一切都让日本皇室如坐针毡,最终,日本皇室策划了本能寺之变,明智光秀杀死了织田信长,而继任者丰臣秀吉,则在织田兴长的基础上做了一定的让步。他接受了关白的职位。这个职位和征夷大将军相比,对于出身的要求要稍微低一点点。

还有另外一个职位。太正大臣。老实说,对于这个职位织田信长并不是很排斥,可惜他还没来得及就任这个职位,本能寺之变就发生了。当时因为织田信长对于天皇的封赏都采取了拒绝的态度,所以日本皇室觉得这个家伙不确定因素太大,就决定杀掉他。

在织田信长看来无论是什么官职都是无所谓的织田信长并不在这些官职,他想要建立一种新的制度,这种情况一旦出现就意味着他和日本皇室之间会产生无法调和的矛盾,最终,日本皇室选择让明智光秀在本能寺杀死他,彻底结束他的时代。

后来丰臣秀吉接受关白的职位,需要说明的是和征夷将军相比,关白对于出身的要求并不是很高,因为丰臣秀吉的出身不高,所以他是没有办法就任封夷大将军的,所以他选择相对比较好好做一些的白职位,但是即便是这样丰臣秀吉,也没有选择开设幕府,最后日本的权利还是回到了愿意开设幕府的德川家康手中,其实这也不能不说是日本皇室的一些。谋划了

在织田信长时期,幕府其实是一个很不靠谱的机构,所以织田信长的任务是改革,他之所以不选择关白这个位置是因为和丰臣秀吉不同织田信长本身就处在贵族阶层,所以他不需要通过成为贵族阶层来证明自己。

征夷大将军的封号亦是如此,日本皇室看重这个封号,是因为这个封号代表了接受封号的人对日本皇室的忠心,但是织田信长不看重这个封号,因为有没有这个封号对他来说没有什么意思。

织田信长的落幕

在织田信长被明智光秀给杀掉以后,他的时代就此结束。丰臣秀吉慢慢地走上了历史的前台,后来又传给愿意重新建设幕府的德川家康。日本的皇室还是在延续先前的制度。

织田信长可能算是一个反叛者,因为他不希望延续先前的制度。他希望凭借自己的能力获得日本的统一,创立一个新的制度,这个理想一直在织田信长的心头徘徊,领先时代一步的人是先驱,领先时代两步的人就是殉道者。织田信长就是完美扮演了殉道者的角色。他对于日本政权的理解可能太过于超前,所以最后才导致了他被很多人嫉恨,最后死了。

在日本历史上幕府制度存在了非常长的时间。后来到了明治维新时期,日本的天皇彻底成了一位虚位君主,没有了实质的权利,日本才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开始快速发展。

织田信长拒绝封赏是因为他觉得自己没有必要和天皇合作,它可以一个人开创一个新的时代。和丰臣秀吉不同,织田信长作为贵族,有自己的傲气和理想。

其实,日本皇室刺杀织田信长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他们担心织田信长会最终取代天皇,明智天秀是织田信长的属相下,可是他也是你的亲日本皇室的人,所以她才在本能寺刺杀织田信长。

织田信长所面对的一切都是因为他太过于标新立异,作为一个出身尊贵的贵族,他这一生已经不想和贵族有任何的关系。他还没有来得及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就直接死在了本能寺,真有一种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感觉。

织田信长拒绝开始慕斯和接受天皇的职位,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真的是他对天皇制度的一种反抗。他看重的并不是天皇的某个职位,而是天皇本身。对于织田信长这个人,天皇担心他势力太太以后会直接取代自己成为日本新天皇。

所以日本皇室才会倾其所有策划了一次刺杀行动,目的就是为了让织田信长死在本能寺,从而阻止他统一日本的脚步,最终扶持一个愿意向日本天皇低头的人,这一切其实都是日本天皇谋划好的。

织田信长拒绝官职,自己躲在本能寺,就给日本贵族释放了一个错误信号,这个人不打算按照约定俗成的办法来办事,这不仅关系到天皇的利益,还关系到很多旧贵族的利益。

所以,他们短暂地组成一个同盟,这个同盟策划了本能寺刺杀,也让后面的人感到害怕,对于丰臣秀吉来说,和日本天皇进行合作是可以接受的,所以他做出了妥协,至于德川家康更是完全恢复了日本的旧制度,从此以后,幕府制度又回来了。

0 阅读:156

评论列表

stay

stay

4
2022-10-21 14:44

信长想废天皇,所以所有人都搞他,默认本能寺事变,不然根本不可能发生

某某某

某某某

2022-10-20 12:36

信长在世时就已经为自己塑像立庙神话己身

用户16xxx19

用户16xxx19

2022-10-21 13:01

织田信长想当新天皇一统七海,猴子觉得世界太大吞并明朝四百州就行。都是狂妄自大,无知无畏!

余生也为你歌唱

余生也为你歌唱

共你白发以期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