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古韵,绵绵诗情。36句双叠词的诗句赏析,句句美的不能自持

绮菱评情感生活 2025-02-12 12:52:17

双叠词似古琴泛音,余韵悠长;如工笔晕染,层次渐深。一字重言,可令山河含情、草木生韵;两句叠唱,能使离愁蚀骨、欢趣盎然。诗海拾贝,叠词恰似明珠缀链,串起千年文心,照见汉语之美的永恒光芒。

—「01」—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唐·李白《长干行》

夕阳缓缓西沉,秋风自天际袅袅而至。白昼的余晖与秋风的缠绵如丝如缕,拂过空寂的庭阶,少妇独倚阑干,望尽归帆千影,却不见良人片楫。将思妇的孤寂揉碎于秋风暮色,一寸柔肠,百转千回,盛唐气象里亦藏不尽这人间缠绵。

—「02」—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汉·佚名《孔雀东南飞》

焦仲卿与刘兰芝殉情后,坟茔间松柏交缠,枝枝交错掩映,叶叶亲密缠绕,恍若二人魂魄化木,生不能同衾,死终得连理。这无声的纠缠,是对封建礼教最决绝的反抗,纵使身死形灭,情根深种处,连理枝亦要刺破黄土,向天证此心不渝。

—「03」—

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

——汉·佚名《古诗十九首》

山陵上的柏树,苍翠挺拔,溪涧中的石块,坚硬磊落。柏与石,一个向上攀援生之青郁,一个向下沉淀岁之骸骨,俯仰之间,忽觉人生忽如远行客。草木山石亘古如斯,而人间朝露,倏忽便晞。

—「04」—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唐·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

细雨朦胧中,归帆破雾徐行,吃水的船身“重”若载满离愁。天际孤鸟振翅,“冥冥”似裹着铅灰的云絮,迟缓的身影渐行渐远。帆与鸟,将“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的千古怅惘,定格成大唐雨幕中一幅水墨氤氲的长卷。

—「05」—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晋·陶渊明《拟古九首》

云隙间明月高悬,"皎皎"如银辉倾泻,澄澈得不染纤尘;繁枝上花朵灼目,明艳如火。月是篱边对饮的知己,花是南山躬耕的见证。明月亘古朗照,是心中不灭的理想之光;桃花刹那芳华,恰似尘世虚妄的浮名。

—「06」—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魏·刘桢《赠从弟·其二》

山巅青松傲然挺立,身姿如剑直指苍穹,“亭亭”二字写尽孤高坚韧之态;深谷寒风呼啸穿行,“瑟瑟”拟声更添凛冽肃杀之气。松与风的对峙,恰似君子与逆境的抗衡——纵使疾风摧折万木,唯松柏岿然不改其志。

—「07」—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汉·佚名《行行重行行》

一步一天涯,一声一肠断。马蹄"行行",踏碎古道晨霜,重复的足音丈量着离愁的长度;回望"行行",故人身影渐渺。四个"行"字排空而来,不是西出阳关的壮阔,而是生生撕裂连理枝的钝痛。汉末烽烟里,多少鸳鸯就此离散?

—「08」—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汉·佚名《迢迢牵牛星》

银河清浅,泪光盈盈;两岸人影相望无言,情思脉脉,却穿不过咫尺天涯。“盈盈”摹水光之柔,“脉脉”化凝眸之痴;多少痴儿怨女,曾这般隔水凝眸,如丝线穿珠,将牛郎织女的咫尺天涯之恨,织成天上人间最凄美的神话。

—「09」—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汉·佚名《古诗十九首》

女子独对碧草柔柳,本欲赏春遣怀,却不料绿意愈浓,愁思愈重——草木葳蕤,偏衬出红颜寂寥;柳丝千缕,更牵动离恨万端。叠词叠景,景愈明媚,情愈哀婉,正是以乐景写哀的绝妙笔法。

—「10」—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汉·佚名《青青河畔草》

玉阶朱阁间,佳人凭栏而立,皎洁如月,临窗远眺;轩窗映雪容,"皎皎"若珠玉生光,眉目灼灼竟使菱花镜黯然失色,然这倾城的容颜里,却藏着一把蚀骨的寂寞。困住红颜的从来不是深闺,而是望穿秋水的执念。

—「11」—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唐·孟郊《游子吟》

针脚细密如丝,在粗麻布上缝进千丝万缕的牵挂;归期遥遥难定,忧思愈显绵长,生怕远行的衣衫抵不住风霜侵蚀。

—「12」—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唐·白居易《南浦别》

"凄凄"浸透渡口的石板,连秋风也染上离别的萧瑟,"袅袅"缠绕的何止是细柳,更是剪不断的愁绪。暮色中的一揖,恰似飘零的秋叶坠入江水,从此天涯各西东。

—「13」—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唐·白居易《长恨歌》

更漏声缓,长夜如岁;星河渐隐,破晓将临。道破华清宫温泉冷却后的真相,帝王枕畔不再有温存,唯余星河见证这不眠人的相思。再绵长的夜,终将臣服于黎明,而刻骨的爱,却永困在未央的时空里轮回。

—「14」—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世代更迭如江水奔流,明月亘古悬照人间,人类不过须臾浪花,江月却以永恒凝视见证轮回。“代代”叹生命短暂,“年年”赞自然永恒,道尽繁华易逝的苍凉与天地不仁的慈悲。

—「15」—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唐·杜甫《曲江二首》

蝶隐花丛时现身影,蜻蜓触水悠然低旋;蝶翼振落的金粉漫成光雾,蜻蜓尾尖漾开的涟漪串作珠链。乱世中的片刻静好,恰似琉璃盏盛朝露,美得令人屏息。

—「16」—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唐·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水田广袤,白鹭翩跹如雪;夏木幽深,黄鹂清啭藏荫。白鹭振翅时溅起的水珠,原是王摩诘笔锋抖落的碎玉;黄鹂鸣啭处摇曳的枝叶,恰似他砚池里漾开的青碧涟漪。如水墨晕染,绘出辋川山庄的空灵禅意。

—「17」—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唐·崔颢《黄鹤楼》

汉阳树影清晰可辨,是时光的刻度,鹦鹉洲上草色葱茏,是离愁的浓度。当落日把黄鹤楼的飞檐熔成金箔,那飘向远方的云朵,原是游子用目光织就的素笺——每一缕风过,都在重写"日暮乡关何处是"的千年叩问。

—「18」—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唐·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牡丹依旧绽着贞观年间的丰腴,而赏花人眼角已爬上安史之乱的沟壑。原来最美的花开,皆是岁月精心布置的残酷寓言。如时光齿轮,碾出物是人非的永恒悲叹。

—「19」—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村落朦胧隐现天际,炊烟袅娜缠绕林梢。五柳先生摘下彭泽令印绶时,竟把整个官场锻成了水墨画卷的铅丝框,框外是魏晋风骨的凌厉刀光,框内却见稻穗低垂如老僧合十,柴门吱呀响处,飘出混着黍米香的《归去来兮辞》。

—「20」—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唐·张仲素《春闺思》

长安城的柳色年年新染,陇西道的桑叶岁岁更肥,唯深闺金剪裁不断的,是那匹用月光织就的相思锦,每根纬线都缀满露水,经线却早已在玉门关外的风沙里寸寸皲裂,暗藏思妇望春的寂寥心绪。

—「21」—

萋萋春草秋绿,落落长松夏寒。

——唐·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四》

翠色春草在秋日仍倔强地泛着生机,巍巍青松孤高夏亦寒。暗合诗人「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禅意心境。一「绿」一「寒」的色彩温度对照,将辋川山居的超然物外凝成永恒。

—「22」—

短发潇潇暮雨,长襟落落秋风。

——唐·杜牧《山行》

疏发淋着萧瑟暮雨,衣袂随风飘摇,卷起苍茫秋意。独行山间的身影,在风雨飘摇中愈显清癯孤傲,恍若一幅泼墨写意中的行旅图,疏淡笔触间透出“尘世难逢开口笑”的旷达风骨。

—「23」—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彩蝶恋花翩跹不去,黄莺啼春清音恰合。蝶舞莺啼本是无心之举,经诗人妙笔点化,竟成天地间最自由的韵律体操,不仅让春光具象为跃动的音符,更暗藏“细推物理须行乐”的生命哲思——乱世中捕捉刹那欢愉,方显诗圣本色。

—「24」—

双双新燕飞春岸,片片轻鸥落晚沙。

——宋·陆游《鹧鸪天·懒向青门学种瓜》

成双紫燕掠过初融春水,点点沙鸥栖落暮色汀洲。既是物候更迭,更是词人挣脱宦海后的心灵投射。当铁马冰河的壮志化作镜湖烟波,此刻将“心在天山,身老沧洲”的憾恨,悄然消解于沙鸥忘机的禅意里。

—「25」—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宋·晏殊《无题》

梨花浸月,流光皎洁若水;柳絮随风,轻舞朦胧如烟。这看似闲适的春夜图景,实则是太平宰相的富贵闲愁,是无可奈何花落去的焦虑,在月移絮飞的静谧中愈显惊心。

—「26」—

两两渔舟摇下,双双紫燕飞回。

——宋·文天祥《山中六言三首》

渔舟两两荡开山中暮色,紫燕双双剪破天际流云,翩然归巢。「两两」「双双」的复沓韵律,既是六言诗特有的节拍器,更暗合“天地与我并生”的东方美学。当崖山海战的硝烟尚未散尽,这工整如对偶的叠词,恰似民族脊梁在至暗时刻的平仄坚守,将“人生自古谁无死”的慷慨,化入渔樵问答的日常叙事。

—「27」—

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

——宋·司马光《西江月》

云鬓松挽欲坠非坠,尽显慵懒,粉黛轻施似有还无,朦胧美感更添天然。刻画出宋代仕女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美态。这看似描写女子的妆容,实则是理学大儒对「绚烂至极归于平淡」的生命注解——正如《资治通鉴》笔削春秋,繁华剥落处方见真淳。

—「28」—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唐·寒山《杳杳寒山道》

深山幽谷终年晦暗,不见天日,尘缘隔绝,即便年轮转过四季,也难感春天的暖意。这看似荒寂的寒岩生活,实是禅者刻意追求的"无时间性"修行——当俗世在节气更替中汲汲营营,寒山子却在永恒的当下参悟着“春在枝头已十分”的至道。

—「29」—

年年春不待,处处酒相留。

——唐·崔融《留别杜审言并呈洛中旧游》

春光匆匆,总不为人驻,而人间浊酒处处可慰愁肠。“年年”怨时光无情,“处处”叹友朋厚意,既指“客舍青青柳色新”的怅惘,又指“斗酒相逢须醉倒”的慰藉。在初唐的离筵上,酒不是解忧物,而是浇灌友谊的春霖。

—「30」—

嗤嗤童稚戏,迢迢岁夜长。

——唐·白居易《三年除夜》

孩童嬉笑天真烂漫,除夕夜永寂寥难眠。小儿女烂漫无邪,成年人“迢迢”长夜孤寒,度日如年。当洛阳除夕的雪花落满诗人新添的白发,这比“乡心新岁切”更锥心,原来最长的夜,是看着纯真被岁月蚕食却无能为力。

—「31」—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唐·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怀》

掬起山泉煮茶,听水声清越,观茶末翻飞沉浮,若尘世纷纭。在江州司马的贬谪岁月里,茶烟袅袅勾勒的不是闲情,而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孤独,每一片沉浮的茶叶,都是浮生未落的注脚。

—「32」—

帝子影堂香漠漠,真人丹涧水潺潺。

——唐·杜光庭《题本竹观》

帝王祠庙香烟缭绕如雾,仙家丹房的溪流清音不绝。当晚唐乱世的烽烟遮蔽了玉皇顶,这组声香交织的意象,恰似杜光庭为破碎山河开出的药方,在洞天福地的虚构中,安置失序的人间。

—「33」—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宋·赵师秀《约客》

江南的梅子熟黄了,雨丝密密匝匝织成帘幕,笼住千家万户的屋檐。蛙声从池塘边的青草丛中此起彼伏,另江南的夜色泛起层层涟漪。仿佛天地被雨声与蛙鸣缝合,人在灯下听雨候客,等一个迟迟不叩门的故人。

—「34」—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云霭压得山脊低垂,墨色在天际翻涌如浪,恰似天地在酝酿某种不可言说的秘事。水波未起先含情,薄雾自石缝间游弋而出,将整座山峦晕染成水墨长卷。仙人衣袂拂过的刹那,烟岚倏忽聚散,恍若万千蛟龙在云海里吞吐着混沌初开的灵气。

—「35」—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宋·苏轼《春宵》

笙箫的尾音被春夜揉碎成萤火,高楼上的欢宴还未散场,秋千索却在露水中凝成一道冷色的弧线。夜愈深,酒愈浓,而光阴的重量正一寸寸压弯枝头的海棠。所谓春宵苦短,原是盛宴终将坠入更深的寂静。

—「36」—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唐·张九龄《西江夜行》

仰头是星河流转的无垠苍穹,垂首却是掌心攥紧的一缕乡愁。天愈空阔,思念愈如藤蔓在骨缝里疯长。人在孤舟上漂泊时,连银河倾泻的光都成了扎进心口的霜,原来最浩瀚的宇宙,也盛不下游子衣角沾的一片故土月色。

【免责声明】插图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删除内容!特别说明,本站分享的文章不属于商业类别宣传。



0 阅读:1
绮菱评情感生活

绮菱评情感生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