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在世人眼中是一个神秘、蛮荒、热辣之地。
《桃花源记》中奇幻玄妙的乌托邦、楚国诗人屈原被放逐时欣赏的途中盛景、战争年代枪火纷飞的西南边陲,这里似乎永远充斥着人与景的共存共生、人间烟火与自然灵秀的水乳交融。
「凡钟灵毓秀处,必人杰地灵」,文学家沈从文便是代表。
他的笔下,不停记录湘西的野性自然,凸显其返璞归真的审美意趣;
他的风格,一直传递湘西人的浪漫洒脱,反衬出这片土地奇山秀水、文脉深远。
《沈从文与湘西》,是由中共湘西州委、湘西州人民政府出品,芒果伯璟纪录片工作室、北京伯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制的纪录片,将于6月5日-7日在央视CCTV-10《探索发现》栏目播出。
可以说这部纪录片既是对人与土地和谐共生景象的纪实;
也是透过文人的一生,对湘西展开一次更纯粹、更本质的浪漫探索。
草木皆有情,润物细无声
正如花草树木的生长离不开土壤,对于文学家而言,「成长环境」的滋润是最好的养分。
1850年,沈从文的祖父携家眷逃荒至湘西,见「凤凰」这地河流奔涌、草木葱茏,便安营扎寨;
神秘的「巫楚文化」和「彪悍刚烈」的民风,让湘西民族融合的印记,在这个大家庭里表现尤为明显,也淬炼了沈从文「粗野顽劣」的性格。
湘西的草木山水、风土人情,处处透露着这片土地的广饶神秘,也在无形中影响着沈从文的少年时代。
《从文自传》中,我们能轻松读到,他的童年时常流连在新奇的大自然中,体验山峦叠嶂的景色和恬淡自然的乡间活动;在苗家文化的熏陶下,他穿梭在市井大集中,感受少数民族的手工艺,甚至逃学去看人家磨针打铁做买卖。
针铺门前永远必有一个老人戴了极大的眼镜,低下头来在那里磨针.又有皮靴店,大胖子皮匠,天热时总腆出有一个大而黑的肚皮。
——《从文自传》
正是和自然人文的近距离接触,构建了他多姿多彩的青春,也让他在后来的作品里毫不费力的描绘出「湘西民族色彩的风景民俗」。
那些文字里自然生发的「活泼生动」,正是这片土地「无声的浸润」。
一番寒彻骨 弃武后从文
如果说成长环境的「多元与新奇」是一种馈赠,那么人生经历的「磨砺」才是沈从文写作成熟的标志。
1911后,封建王朝走向没落,战争的阴云在各地蔓延。
随着沈家日渐败落,父亲杳无音信、姐姐骤然离世,青年沈从文心境格外黯淡;投身行伍后的军旅生活,带给他虚荣和跋扈,同时也让他厌恶战争。
于是,他将本名「岳焕」改成了「崇文」,后又改为「从文」。
「从文」于当时的他而言,或许还只是一个遥远的梦,但数年的多舛人生,毕竟给了他顽强的生命力和丰富的写作材料,他辗转湘西,开启「从文之路」。
在常德,他看到生活的凄苦无奈,人们在混乱的年月里为了「活着」拼尽全力;
在沅江,逆流而上途中,死里逃生的他感叹「人生起伏」,不断推倒重来......
在保靖,他作为「湘西王」陈渠珍书记官,真正地开始书写人生。
这还不够,在那个新思潮与新文学相互交织、彼此激荡的年代,五四运动后的中国,突泛起了前所未有的活力。
于是他前往北平,在一路摸爬滚打中,倔强地写作;不停发表文章、结识文学界同仁、与林徽因、丁玲等人朝昔相伴、意气相投;在与张兆和互通情书中,感受爱情的诗意与浪漫。
终于,被幸福与美满重重包裹的沈从文,写出了以爱情为主题、湘西为背景的巨作小说《边城》。与此同时,又在回家探望病危母亲的路途中,再次遇到了那个生养他的土地——湘西。
“小船上各处有人语声、小孩吵闹声、炒菜落锅声、船主问讯声。
我真感动,我们若想读诗,除了到这里来别无再好地方了。这全是诗。”
——《湘行散记》
「从文」,这个17岁是因为一时意气而改的名字,却贯穿了他整个青年时代,与他命运轨迹交相辉映。
不可否认,沈从文的创作风格,其实就是湘西自然与文化的野性、率真的缩影;而生于斯长于斯,湘西世界本身就是沈从文先生的「内心写照」。
多年后,沈从文先生说:我虽离开那条河流,我所写的故事,却多数是水边的故事;二十岁以前生活在沅水边的土地上,二十岁以后生活在对这片土地的印象里。
正像纪录片《沈从文与湘西》所展示的,湘西的景色和人性,成为了他的骨血,是他生命里熟悉珍贵的一部分;而沈从文的文章里也流淌着湘西世界原始朴素、热烈粗犷的画面。二者互为表里,完美契合。
1号结语
行走在世界各地,却把故乡放在心里,这是中国人特有的「文化记忆」,它像是一种庞大的「民族脉络」,根植于每个中国人的基因里。
「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
沈从文先生笔耕不辍,因为故土给了他温暖和力量,同时他也用「诗意浪漫」反哺湘西的「野性淳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