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流量」何以延续
「小饼烤炉加蘸料,灵魂烧烤三件套。」
淄博,在一串串烧烤、一张张面皮的加持下跻身「顶流城市圈」。
五一假期五天内,淄博站客运累计发送旅客超24万人次,较2019年同期增长8.5万人次,旅客到达量约24万人次;根据微信发布的《2023「五一」游玩井喷数据报告》,五一期间,淄博旅游业消费额环比4月增长73%,而游客在淄博本地中小商户日均消费金额环比4月增长也达到了近40%。
截至2023年4月底,淄博全市共有1288家烧烤店。其中,薛之谦排过十几米长队的「牧羊村」烧烤店更是日日爆满。近几个月来,无论什么时段,「牧羊村」门口都排着长龙,尽管室内外占地面积超过两千平米、拥有两百台桌位、近三十名店员轮流换班,依然供不应求。
这座传统的工业城市,出乎意料地凭借「烧烤」而出圈。
五一出行潮过去,淄博还能维持这样的现象级爆火多久?1号认为,淄博要文旅融合、持续深度发展,或许可以尝试从激活影视动能开始。
「影视+文旅」并不是近几年开发的新模式——1982年,《少林寺》电影的上映打响了嵩山少林寺景区的国际知名度;2000年,《蓝色生死恋》《冬季恋歌》等电视剧的播映,掀起了 「韩国游」的热潮。
近两年影视IP的大热,让一座座原本默默无闻的小城异军突起:狂飙的江门、早安的隆回、有风的大理、舌尖上的西安……影视IP资源无一不在为拍摄地的文旅产业发展赋能。
IP是影视文化产业的核心,文旅产业的发展为影视作品提供了优质IP,便于开发影视作品的衍生品;
而影视作品也能够丰富文旅产业的内容与形式:文旅产业以文化资源为基础,其表现形式包括特色小镇、主题公园等,而这些形式大多位于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古城中,为发展以IP创新为主的影视文化产业提供了历史、地理、人才等资源优势,充实了影视文化产业所需的IP资源。
所谓影视与文旅的「双向奔赴」,用于山东淄博,就应该是:利用影视IP和地域文旅形象的传播扩大当地优势,将客流量升级为拥有更广阔市场的互联网流量。
我们可以大胆想象,淄博通过打造围绕「衣、食、住、行」展开的全方位影视综,来向观众证明:淄博之大,烤串面皮容不下。
此文,1号将大开脑洞,自主设计三个与淄博密切相关的影视综,以期为各大城市的宣传抛砖引玉,让城市作为主体更多地参与到「影视+文旅」的开发模式中。
脑洞1:《青铜神鹰》
一直以来,江湖类电影,对于取景地的贡献都是极大的。
壮观的景,配上英雄的一腔豪情侠义,取景地自然成为观众的朝圣地。91版《雪山飞狐》、86版《西游记》「大战红孩儿」,取景地都在长白山,由此,长白山也成为70后、80后的东北之旅必打卡地。
对于《青铜神鹰》,我们不妨也将其设定为现代江湖冒险电影。故事背景发生在山东省淄博市,主要讲述一位神秘的青铜器文化传承者和一群年轻人之间的故事。
这位传承者,可以是一位老神话中的「铜匠」——他拥有丰富的知识和技能,能够制造出神奇的青铜器,并且传承了淄博市的青铜器文化;主人公可以是一位年轻的考古学家或探险家,在淄博市寻找青铜器文化下落的途中,偶然间发现了一只古老的神鹰。当我们赋予这只鹰「神话传说」或是「拥有神奇力量的圣物」的使命,这样的江湖故事自然就被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故事的剧情可以分为多个章节,每一章节都是一次探险冒险的旅程。在每个章节中,主角和他的队伍将面临各种挑战和困难,需要利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克服各种障碍,完成任务。他们可以在淄博市的各个角落进行探险,发现淄博市独特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
为了让电影更具吸引力和想象力,我们可以根据淄博「工业城市」的特色,利用现代高新技术产业融入到故事中,打造出独特的科幻元素。例如,主角和队伍可以利用高科技设备进行探险,遇到神秘的机器人和人工智能,还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虚实交错的探险。
整部电影,一是需要拍摄大量淄博有神秘气息的角落,二是要发掘出能用做探险道具的「淄博好物」。当一大批或传统或高新技术与淄博「老字号」走入大荧幕,这就为其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提供了更切实际的传播土壤,以更加务实的态度和举措拥抱数字时代、借力专业化影视团队的力量实现多方共赢。
脑洞2:《绿色旅行家》
作为拥有100多年近现代工业历史的传统工业城市,淄博是全国唯一涵盖资源枯竭城市、独立工矿区、老工业基地三种类型的城市。曾经,淄博也深受产业结构重、发展层次低、环境质量差等问题的困扰。
近年来,淄博市从观念转变入手,持续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十年来万元GDP能耗下降45%,新经济产业占GDP比重已接近40%,蓝天白云成为这座老工业城市的常态。
这档节目将以淄博市为主要拍摄地点,邀请明星嘉宾作为「绿色旅行家」聚焦淄博市的「绿色发展成果」。「绿色旅行家」将结合淄博烧烤与淄博绿色发展理念,推广绿色生活方式,呼吁人们关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本节目主要目的如下:
一、感知烧烤的环保理念:在了解淄博烧烤文化的环节中,可以加入一些关于烧烤环保的知识,例如如何使用环保烤架、如何减少炭火对环境的污染等。同时,也可以介绍一些当地烧烤店在环保方面的努力和成果;
二、展示绿色发展成果:在探访淄博绿色发展的环节中,可以邀请权威人士介绍淄博市在推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成果,例如当地的环保项目、环保产业和绿色公益活动等。这些成果可以与烧烤文化进行对比,强调绿色发展和环保理念的重要性;
三、鼓励绿色烧烤:在体验淄博烧烤的环节中,可以邀请一些使用环保材料或采用绿色烧烤方式的烧烤店店主来到现场,向观众展示他们的环保烧烤技巧和成果,同时介绍一些环保烧烤的做法和注意事项,鼓励观众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能关注环保问题。
四、推动淄博绿色产业链纵深发展:邀请使用环保材料或推动绿色发展的企业作为赞助商,向观众介绍他们的绿色产品(如环保原材料生产烤架或烤炉)和生产过程,展示他们在环保方面的成就。而聚焦烧烤背后的环保原材料,实则是关注淄博传统产业(机械制造、建材、特色轻工、高端陶琉等)绿色化、高端化发展。
不妨大胆设想,《绿色旅行家》播出后,淄博烤架、淄博烤炉相继爆火,通过综艺实现后期绿色产业链不是梦。掘金「烤经济」,让成熟的供应链、物流以及仓储和上货系统,甚至是联名跨界,都有推进的可能。
此外,每期节目可以适当邀请环保领域的嘉宾,他们将和旅行家们一起开启绿色之旅,分享自己的环保故事和环保经验,并且向旅行家们传授环保知识和技能。
由此,观众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到淄博烧烤和淄博绿色发展之间的联系,了解到环保理念和可持续发展对于烧烤产业的重要性,同时也能促进环保意识的普及和提高。
「蓝天共碧水,山水城相依。」
淄博「老城新颜」的盛景将通过「绿色烧烤+影视」的方式为更多人知晓。
脑洞3:美食探索纪录片《赶「烤」美食图鉴》
多年前热播的电视剧《大长今》,或许具体情节早已模糊,但剧中的美食情节却依然印象深刻——
金英熬的「五子粥」打败鲍鱼内脏粥;韩尚宫跟崔尚宫的第三次较量用上了牛肉烤松茸;长今用糯米粉混合荞麦粉做出的 「荞麦卷饼」得到王太后的夸赞……其征服亿万观众的,其实是那一道道让人喜欢的美食和它揭示的烹饪的真谛。
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围绕中国人对美食和生活的美好追求,用具体人物故事串联起讲述了中国各地的美食生态。不仅让观众在影像中勾起味蕾的记忆,还从文化角度品味生活的滋味。
针对淄博本地美食纪录片《赶「烤」美食图鉴》,我们可以以淄博当地的特色烤食为主题,介绍淄博独具特色的美食文化和历史背景。通过对淄博不同区域、不同风味烤食的探访,向观众展示淄博的烤食文化,促进对淄博美食文化的认知和推广。
以淄博不同地区的烤食(市中区传统烤食、张店区小吃文化、临淄区特色美食、桓台县烤食风情等)为主线,通过主持人采访当地烤食店家、厨师、美食爱好者等人物,探访他们与烤食的故事,让观众从故事中更加深入了解淄博美食文化和烤食文化。
结合淄博本地的美食资源和文化背景,一些特色环节如「烤食大比拼」、「烤食美食制作过程展示」、「名人食评」等,让观众在体验淄博美食文化的同时,感受淄博烤食的独特魅力。同时,结合动态和静态画面的拍摄手法,让美食在视觉上得到更加丰富的呈现。
本节目的亮点在于,全景式呈现人与食物、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关系,带领观众理解不同家庭、不同地区、不同饮食文化的差异。美食,不只是「吃」这么简单,是生活的艰辛和几代人的智慧结晶,蕴含着中国人对「吃」的传承和变化。
1号结语
以上三个脑洞,纯属简易想法,还需打磨深耕,若能为各大城市的推广提供一丝灵感,1号不胜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