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1 月,一个悲伤的消息,刺痛了无数人的心。
年仅 36 岁的张纯如,只留下一封遗书,便抛下2岁的儿子与丈夫选择自杀。
遗书里,那一句“我之所以这样做,因为我太软弱......”读来字字泣血,仿若能看到她死前的痛苦。
追悼会上,张纯如的丈夫眼眶红肿,颤抖着俯身亲吻张纯如的额头,在场之人无不潸然泪下。
而张纯如为什么会遭受威胁?她的死因究竟是什么?
成长背景
1968 年,在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市,张纯如出生了。
父母怀着对女儿最美好的期许,为她取名 “纯如”。祈愿她一生都能保有 “纯洁、天真”的品性。
彼时的他们或许未曾料到,这个名字竟宛如命运的伏笔,悄然勾勒着她未来的轨迹。
张纯如的祖父张铁军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抗日将领。
其英勇无畏的精神在家庭的传承里熠熠生辉。也成为了张纯如心中最初的精神坐标。
受祖父的影响,张纯如对中国文化特别着迷,老是缠着大人讲中国的事儿。
有一回,她听说南京发生过一场特别惨烈的大屠杀。
可她到网上一搜,啥都没找着,让她不禁心生疑窦,暗自揣测或许长辈记错了。
缘起
1994 年,她无意间看到一张“南京大屠杀” 黑白照片。这照片如同一把利刃,瞬间刺痛了她的心。
堆积如山的尸体,同胞们惊恐绝望的面容,侵略者狰狞的暴行。
血腥与残忍扑面而来,张纯如只觉一股怒火从心底直窜脑门。
双手忍不住颤抖起来,怎么也不敢相信,竟有如此惨绝人寰的事情。
怀着满心的悲愤与疑问,张纯如回到家中,一头扎进书堆里,疯狂查阅英文版的各类书籍。
她满心期望能找到关于这段历史的详实记录,渴望知晓这背后的来龙去脉。
然而,一本又一本,她翻遍了书架,却一无所获。
在国际社会的认知视野里,同样是惨无人道的迫害,世人皆知希特勒对犹太人的大屠杀。
可南京大屠杀却似被一层厚重的幕布遮盖,鲜有人提及,知晓者寥寥无几。
这种强烈的反差,像一记重锤敲在张纯如的心上。
让她久久无法平静,内心被深深触动的同时,一股使命感油然而生。
“绝不能让这段历史就这么被埋没!” 张纯如紧咬下唇,暗暗下定了决心。
一定要写一本书,将那些被尘封的真相,统统展现在世人面前。
说干就干,她开始了漫长而艰辛的资料收集之旅。
张纯如奔波于美国众多图书馆之间,在浩如烟海的书架间仔细搜寻。
那些日子里,她常常一待就是一整天,饿了就啃几口面包,累了就靠在书架旁小憩一会儿。
功夫不负有心人,她陆续收集到了从未出版的日记、笔记、信函、政府报告等原始材料。
每一份资料都承载着历史的厚重,她小心翼翼地整理着。
不仅如此,她还漂洋过海,将许多从美国找到的资料带来了中国。
比如魏特琳日记,那里面记录着一位见证者的亲身见闻与痛心疾首。
还有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资料,为历史真相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
但张纯如深知,要还原最真实的历史,还缺亲历者的口述。
于是,她通过书信和见面的方式,联系上了参与南京大屠杀的日本老兵。
起初,很多老兵对那段过往讳莫如深,不愿提及,可张纯如没有放弃。
她一次次诚恳地沟通,用真诚打动对方。终于,老兵们向她缓缓道出那些深埋心底的惨痛记忆。
张纯如迅速记录下每一个细节,这些口述内容,成为了她书中最直击人心的关键资料。
南京实地调查
1995 年,张纯如怀揣着沉重的使命与满心的敬意,第一次来到了南京。
在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纪念馆前,她静静地伫立,留下了一张意义非凡的照片。
照片中的她,身着一袭简约的蓝色短袖,下身搭配着洁白的长裤。
肩上挎着一个黑色的包,身姿挺拔,意气风发。在她身后,“遇难者 30 万” 那几个醒目的大字。
宛如一道无声的呐喊,直击人心,诉说着当年的惨烈与悲壮。
在副馆长段月萍和杨夏鸣的陪同下,张纯如沿着古老的街巷。
一步步来到挹江门,城门的砖石仿佛还残留着当年的硝烟气息。
张纯如抚摸着斑驳的城墙,脑海中浮现出百姓们仓皇出逃的身影。
伫立在中山码头,江风呼啸,似在悲叹当年日军在此地的暴行。
她举着相机,颤抖地按下快门,将眼前的景象定格,生怕遗漏任何一个细节。
踏入煤炭港、草鞋峡,那一片片土地仿佛都在低声呜咽,诉说着曾经的血腥屠杀。
张纯如的眼眶一次次湿润,手中的笔不停地记录着现场的所见所闻。
每到一处,她都全神贯注,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藏着真相的角落。
她深知,自己记录的不仅仅是历史,更是对无数冤魂的慰藉。
在南京的这近半个月时间里,张纯如像一台不知疲倦的机器,全身心地投入到调查工作中。
她在各个档案馆,仔细翻阅那些泛黄的资料。从堆积如山的文件里找寻有关南京大屠杀的信息。
她虔诚地拜访当地的学者、专家,虚心请教每一个历史疑点。
最后她怀着沉重的心情找到幸存者家中。坐在那些饱经苦难的老人身旁,倾听他们泣血的回忆。
看到幸存者们生活在简陋的房屋中,身体与心灵依旧被当年的伤痛折磨,她的心中满是酸涩。
在笔记中郑重地写下:“他们所承受的苦难,不应被遗忘,我们必须为他们发声。”
1995 年 8 月 10 日,离宁前夕,张纯如不顾自己发着高烧,仍参加了送别晚宴。
餐桌上,她额头沁着细密的汗珠,却依然询问着调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她的专注与投入让在场所有人都为之动容。1996 年 12 月,旧金山斯坦福大学内。
一场关于 “中日关系史研讨会暨世界抗日战争史实维护联合会第二届年会” 正在热烈举行。
张纯如与丁元并肩站在会议开幕式的舞台上。
面对台下日本右翼分子否认历史的谬论,她毫不畏惧。用激昂的言辞、确凿的证据予以回击。
她的声音响彻会场,如同正义的号角,让那些歪曲历史的人无所遁形。
在此之前,张纯如在美国耶鲁神学院图书馆埋头苦寻资料时。
偶然翻到了,有关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拉贝的一些文献资料,凭借着敏锐的洞察力。
她终于联系上了拉贝的外甥女莱因哈特。通过与莱因哈特的深入交流。
她找到了拉贝曾经的日记,这本日记写下了日军暴行。
这个消息让张纯如兴奋不已,她马不停蹄地筹备关于拉贝日记的新闻发布会。
当发布会如期举行,拉贝日记引起了巨大轰动,为南京大屠杀的研究提供了又一关键证据。
《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创作
从南京返回美国后,张纯如一直没有停止写作。
整整两年,她过着近乎苦行僧般的生活,日夜埋首于堆积如山的资料里。
反复斟酌推敲,只为让那段历史以最真实的面貌呈现于世。
功夫不负有心人,英文版《南京大屠杀》一经问世,瞬间在全球引发了轰动。
在美国本土,更是激起千层浪,各大新闻媒体蜂拥而至,都争着想采访这位勇敢的揭露者。
《时代周刊》杂志敏锐捕捉到其重大价值,迅速连载了内容摘要。
这本书更是凭借其震撼力与深刻内涵,强势闯入《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前十位。
并且一版再版,销售量如火箭般蹿升。出版编辑回忆道张纯如这本书的签售足足持续了一年多。
然而,张纯如的正义之举却引来了日本政客的仇视。
面对外部如狂风暴雨般的压力,她毫不退缩,勇敢地挺起胸膛。
当日本右翼妄图在翻译出版日文本时,肆意歪曲篡改暴行事实。
张纯如听闻后怒发冲冠,坚决反对,斩钉截铁地表明 “不允许对原文作任何修改”。
那坚定的立场,宛如一座巍峨的高山,捍卫着历史的真相。
每一次深入研究日军暴行,对张纯如而言都是一次心灵的酷刑。
她深知 “书里有几十万死在日本鬼子屠刀下的冤魂”。
所以每次拿起自己呕心沥血出版的这本书,心情都无比沉重。
2002 年,儿子的诞生为她带来了一抹温暖的亮色,但是也让她有了软肋。
最终还是无法承担心中的压力,最终选择了用一把手枪结束生命。
追悼会上张纯如的丈夫悲痛欲绝,颤抖着吻向自己的妻子,与她做最后的告别。
这让在场的人都控制不住,流下眼泪。张纯如虽然已经离世20年,但是大家从未忘记过她。
2017 年,张纯如纪念馆于江苏淮安开馆。超 30 万游客纷至沓来。
人们在馆内了解其故事,无不为之动容。2024 年 11 月 9 日,是张纯如逝世 20 周年纪念日。
这一天,中美三地的和平爱好者们跨越山海,共同缅怀她。
在美国加州圣何塞的张纯如公园,墓碑前鲜花不断。
结语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张纯如虽然已不在人世,但是她的书籍将永存于世,她的精神也会一代一代的传下去。历史不容遗忘,真相终究会现世。
参考文献:
1.央视网:《张纯如为谁而死?》2022-12-13
2.扬子晚报:《微史记|孙宅巍:我所认识的张纯如》2024-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