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广泛应用于农业上的一种杀虫剂,吡虫啉在市场上已经占据了相当大的份额,其在消灭农作物害虫上的能力也是有目共睹,但是随着抗性蚜虫的数量不断增加,现在吡虫啉的效力几乎已经下降到没用的程度。
为了能够有效的消灭这些蚜虫,寻找能够替代吡虫啉的药剂便成为了众多农业人员的目标。
那么有哪些可以替代吡虫啉的药剂呢?
为了帮助农业人员更好的防治蚜虫,本文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了四种能够替代吡虫啉的药剂,并对这几种药剂的优劣进行了比较分析。
噻虫嗪。噻虫嗪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杀虫剂,属于噻虫喹酮类,主要通过触杀和内吸作用杀死害虫,由于其机理独特,目前还没有出现抗性的害虫。
首先是其优点方面,噻虫嗪具有较好的经济性,作为一种国产药剂,比外国进口的药剂便宜,而且还有较强的内吸性。
同时,噻虫嗪的持效期也比较长,可以达到10-15天,这意味着农民们只需喷洒1-2次就能赶走害虫,同时不会对环境造成太大的污染。
其次,噻虫嗪对环境适应性好,可以在大部分气候条件下使用。
对于温度在15-30℃、PH值在6.5-7.5之间、土壤有机质含量大于1%等情况使用效果最佳。
而且,噻虫嗪在作物上的危害性非常小,基本可以说没有,使得在使用过程中不仅可以消灭害虫,还不会影响到作物的生长发展。
但是噻虫嗪也存在着一定的缺点。
首先是其适用范围有限,虽然噻虫嗪对很多害虫有效,但是对于一些特殊类型的害虫可能效果不佳,例如某些种类的红蜘蛛和蓟马等。
其次,噻虫嗪也会对一些非靶标昆虫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蜜蜂、蚯蚓等,有可能导致生态系统失衡。
最后,由于噻虫嗪是新型药物,在短时间内使用过多可能会导致产生抗性,因此建议在使用噻虫嗪时要遵循合理轮换使用原则,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fb7c534588bf30cd6a703827f48ffa1.jpg)
氟啶虫酰胺是一种新型杀虫剂,与吡虫啉同属于苯并噻唑类杀虫剂,其主要通过让害虫停止取食来使其饿死。
首先是氟啶虫酰胺具有良好的内吸性和传导性,这是它最大的优点,也是与吡虫啉相似的一点。
氟啶虫酰胺可以迅速被植物吸收,并随着植物体内的水分和养分流动而分布到各个组织中,从而达到控制害虫的效果。
其次,氟啶虫酰胺对高抗性蚜虫有很好的杀灭作用,例如对一些经过吡虫啉选择育种出的高抗性蚜虫株系,对氟啶虫酰胺敏感性更高。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b637c1cfab3be2cf9d0e347d56a4edd.png)
在喷雾处理后,氟啶虫酰胺对蚜虫有很强的触杀作用,同时还具有良好的胃毒作用,可以通过使害虫停止取食来杀死其本人。
最后,氟啶虫酰胺的持效期较长,一般可达到10-14天,这对于防治蚜虫来说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但是氟啶虫酰胺也存在一定缺点。
首先,它是由法国开发出来的一种新药,其价格相对较高,因此经济性较差。
其次,氟啶虫酰胺对一些天敌昆虫有一定毒害作用,这限制了它在一些生态系统敏感地区的使用。
最后,它不能防治卵阶段,此点需要注意。
因此,在使用氟啶虫酰胺时要合理权衡其优缺点,以确保在有效控制害虫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非靶标昆虫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双丙环虫酯。双丙环虫酯又名选尔灭,是我国产的一种非常好用的农药,在防治抗性蚜虫上效果很好。
双丙环虫酯不仅可以防治蚜虫,还具有较好的触杀、胃毒和熏蒸作用。
根据科学实验显示,在2015年北方大麦出现金麦119高抗性突变体批量繁殖后,对二氮杂噻环磷、灭多威等老产品失效后的新配方进行测试发现1000mg/kg浓度的双丙环虫酯杀死率能达到100%,可见其防治效力惊人。
另外,双丙环还可以通过辅助药物拌菌肥来控制地下害虫,对白根腐病等地下真菌病害也有优异的防控力。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ba92a81c3c1d87f2cbd60f59308db1e.png)
然而,双丙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它主要是靠触杀和胃毒作用来致死害虫,因此必须要有较高浓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这在经济性上可能并不是很划算。
其次,由于它仅仅通过祖母代或母代进行施用,所以在苗期可能会因为降解和稀释等原因导致效果大打折扣。
双丙环使用后药效消退较快,因此需要避免连续多次施用,以免造成抗性加重或者药效下降。
尽管如此,是防治抗性蚜虫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但不得不说并非万灵药,在使用时也需要谨慎考虑。
螺虫乙酯。螺虫乙酯又称无头松,是一种内吸效果非常好的杀虫剂,但是它与其他农药不同之处在于,它不具备触杀效果,而是依靠熏蒸和胃毒作用来致死害物。
首先,螺虫乙酯仅仅只能防治生活力较强的小绿叶蝉、大田菜蝉等称为介壳昆虫,其次咀嚼器具类型也要求偏于刺吸类型,如果是什么其他类型就没啥太大用。
而且螺旋一体不适合用于温室作物同时还有禁忌,可以与米乐农等哺乳动物定期接触,常规下需要每年使用不超过这个
另外普通农户禁止使用,建议与米乐农拌施后均匀撒施到作物根部周围,这样能更好的提高作物根系吸收率但是功效消退后不能再根部追施,否则容易造成伤害,这也是需要注意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