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最后的传奇人物,功胜张骞班超,史书为何只给了他寥寥数语

探索智慧者 2025-01-29 01:33:44

大唐最后的传奇人物,功胜张骞班超,史书为何只给了他寥寥数语

大唐归义军的事迹虽鲜为人知,但他们却是末期唐朝在西部边疆的最后防线。唐咸通八年(公元867年), 69岁的张议潮在这一年入朝长安,被封为右神武统军。

大唐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禄山的背叛撕碎了无数唐人的骄傲。安史之乱后期,唐朝的河湟、陇右之地渐次落入吐蕃之手。吐蕃统治者施行暴政,疯狂掠夺人口,将无数唐朝百姓沦为奴隶。但尽管历经吐蕃的铁蹄蹂躏,河陇地区仍有超过五十万的大唐子民坚守,他们饱受吐蕃的压迫与掠夺,心中始终怀揣着河陇重光的渴望。

公元781年,沙州,也就是今天的敦煌,也陷落在吐蕃的铁蹄下,曾经强盛的大唐急速衰落。张议潮于公元755年出生在这个满目疮痍的城市。他的家族,世代为沙州大族,成长于战乱中的他,自小聆听封常清等先辈的故事,受其影响立志复兴大唐,重振沙州。

吐蕃的高压统治下,沙州的汉人饱受欺凌。张议潮的家族尽力保存汉文化,少年时期的他,既刻苦学习,又招揽四方豪杰。他的家中藏书丰富,其中一份封常清的遗书抄本,成为他心中燃烧的火种。张议潮为家乡的未来,展开了漫长而隐忍的准备。

因缘际会,张议潮等到了吐蕃内乱的机会。唐大中二年,吐蕃末代赞普朗达玛灭佛,激起僧侣刺杀,高层动荡,给了张议潮除暴安良的时机。他尽家财号召沙州百姓起义,在汉人的热血奋战下迅速占领沙州城。

沙州光复消息传到大唐,唐宣宗感动落泪,称“关西出将,岂虚也哉”。但尽管如此,身处长安的朝廷依然对藩镇忧心忡忡。然而,张议潮不顾阻碍,继续领导军队东进,接连收复了甘州、肃州等九州,并再度与大唐连接上边境,一跃而成平定河西的英雄。他派出十路使者,千里迢迢带回胜利的捷报,沙州百姓泣不成声,高呼张议潮是他们的救星。

归义军迅速发展,吐蕃更是不甘示弱。唐大中十年,吐蕃趁机入侵沙州,张议潮以雷霆之势大败敌军,不久后他更是以千里奔袭的胆略擒杀吐蕃国相,一举打碎了吐蕃不可一世的锐气。

在征战的背后,张议潮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恢复唐制,稳定民生,鼓励百姓开垦农田,注重民族团结,传播汉文化,使河西重新焕发出昔日的生机。归义军包容多民族成为其力量的核心,汉蕃和睦共居,民风同内地一般。

然而,这位大唐最后的英雄在沙州的传奇并未被当时的朝廷重视。唐咸通八年,当张议潮决定亲赴长安时,仅因为他一生的梦想和对爷爷的承诺。然而,那个曾经风华绝代的盛唐,确早已失去了昔日的荣光。最终,74岁的张议潮病逝于长安,再没能回到河西故土。

张议潮去世后,历经黄巢起义、唐朝灭亡,河西这片他辛苦收复的土地也再度陷落。然而,百年之后,张议潮和那段光辉岁月重见天日,因敦煌莫高窟中保存的遗书和壁画而被后世铭记。

莫高窟蘸满历史的壁画中,有一幅名为《张议潮统军出行图》,9米长的壁画生动记载了他的英雄事迹。是的,100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然能从这壁画中,再次感受到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视界频道激励计划#

0 阅读:18
探索智慧者

探索智慧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