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就是少说教,多沟通

十二点读书 2024-11-16 14:48:41

一位家长看到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

便开始长篇大论:“你怎么这么不努力?你看看隔壁家的孩子,每天都认真学习。你要是再这样下去,以后能有什么出息?”

这种说教方式,只会让孩子感到压抑、反感,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而沟通则是一座搭建在双方心灵之间的桥梁。它是平等的、双向的交流。

同样是面对不理想的成绩,善于沟通的家长可能会这样说:“宝贝,这次考试成绩你好像不太满意呢。我们可以一起看看是哪里出了问题哦,你有什么想法吗?”

这种沟通方式,让孩子感受到尊重,愿意打开心扉,与家长共同探讨。

说教与沟通,虽一字之差,却在教育效果上产生了天壤之别。

说教,往往表现为教师或家长单方面地传递信息、规定规则,

强调的是“你应该这样做”或“你不可以那样做”。

这种方式虽然直接明了,但容易激发学生的反感心理,让他们觉得被束缚、不被理解。

比如,家长反复强调“好好学习,将来才有出路”,

却忽视了孩子对当前学习内容的兴趣缺失或学习方法的困惑,

结果适得其反,孩子可能更加厌学。沟通是一种双向的交流过程,

它要求教育者与学生之间建立平等的对话关系,共同探讨问题、分享想法。

沟通不仅能解决表面上的行为问题,更能触及学生的内心世界,

帮助他们理解为何要做某事,以及如何更好地去做。

比如,通过询问孩子对学习的感受,了解其遇到的困难,并一起探讨解决策略,

这样的对话不仅能增强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加深亲子或师生间的情感联系。

沟通的前提:俯下身子学会聆听

聆听是一种无声的尊重。

倾听的耳朵是虔诚的,有效的沟通始于倾听。

大人需要放下身段,以朋友的姿态,耐心倾听孩子的声音。

不仅是对孩子的尊重,也是理解他们内心世界的第一步。

比如,当孩子兴奋地分享学校趣事时,家长若能暂停手中的事务,全神贯注地听,

偶尔给予肯定或提问,

例如,“你能跟我讲这些,我真的很开心” 或者 “你说得很有道理呢”。

这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让他觉得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是有价值的。

当孩子讲述自己在绘画课上的创意时,你可以说:“你的想法真的很独特,我很喜欢你这种有创意的思考方式。”

沟通时贵在学会换位思考

法国作家圣埃克苏佩里曾说,如果你想被人理解,就要先理解别人。

它强调了换位思考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

换位思考,即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是沟通中的高级技巧。

在教育孩子时,我们常因经验主义而忽视孩子的独特视角。

比如,对于孩子不想参加某个兴趣班,如果直接批评其懒惰,

不如先尝试了解背后的原因——可能是课程难度过高,

或是孩子对另一领域更感兴趣。

通过换位思考,我们能更准确地把握孩子的需求,找到更合适的解决方案。

面对青春期孩子的叛逆行为,家长若能回忆起自己年轻时的迷茫与挑战,

便更容易以同理心去引导孩子,而不是一味指责。

例如,孩子说他在比赛中输了很沮丧,

你可以说:“我小时候也参加过比赛,有一次我也输了,当时我也很难过呢。

不过后来我发现,从失败中能学到很多东西。”

但要注意,分享的经历不要变成自我中心的讲述,重点还是要放在孩子的感受和想法上。

换位思考能让沟通更加顺畅,减少误解和冲突。

沟通时肢体语言也很重要

一个温暖的拥抱、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次轻轻的拍肩,都能传达出我们对孩子的关心和支持。

据研究表明,在人与人的交流中,肢体语言所传达的信息占比很大。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一个坚定的眼神可以给予他们勇气;

当孩子难过时,一个拥抱能让他们感受到安慰。

这些无声的肢体语言,能增强沟通的效果。

如一个打架的孩子气鼓鼓来到办公室,情绪有点激动,

老师并没有高高在上的训斥,

而是让孩子坐下来,倒了一杯水给他,老师与孩子并肩而坐,眼神看着孩子,话语轻柔地询问,

先声夺人,沟通还没有开始,

孩子在内心差不多接受了老师的意见,

接下来的沟通也就水到渠成了。

沟通的目的是为了共情和共识

共情是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与他们同喜同悲。

共识则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和孩子一起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一次班级会议上,学生们对即将到来的考试感到焦虑,

班主任通过分享自己备考的经验,引导学生认识到焦虑是正常的,关键在于如何管理情绪,制定复习计划。

经过讨论,大家共同制定了复习时间表,并相互鼓励,形成了积极的学习氛围。

这种基于共情达成的共识,不仅缓解了学生的压力,还增强了班级凝聚力。

少一些说教的严厉,多一些沟通的温情,用聆听、换位思考、合适的肢体语言,

去实现与孩子的共情和共识,

教育,因沟通而精彩;成长,因沟通而绚烂!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