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千年,仍然具有十足防盗力的古墓机关,真的防住盗墓贼了吗?

心言诉陌尘 2025-01-04 13:40:20

在陕西省宝鸡市的北郊,有一座历经了千年的神秘墓葬,里面机关重重,即使到了今天,仍然杀伤力十足,无人能破。

可奇怪的是,它依然被盗墓贼盗掘了,这实在是令人唏嘘。

这座墓的墓主人究竟是谁?为何盗墓贼还会在墓中留下一件国宝?

提起秦王,人们都会想起唐太宗李世民。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大唐竟有两个秦王,是谁有着这么大的威望,能与李世民比肩呢?他就是大唐晚期的秦王李茂贞。

李茂贞本名宋文通,公元856年出生在博野县的宋村,本和父母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时值唐朝晚期,社会动荡不安,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唐朝的各州、县也开始招兵,宋文通便和村里10多名青年一起参加了州镇的博野军,从此改变了他的一生。

宋文通参军后不久,爆发的黄巢起义直接危及了唐朝的统治,而当时的唐僖宗已无力抵挡,遂在慌恐中逃出了长安,黄巢起义军便趁机攻进了长安城。这时,宋文通所在的军队奉命前去围剿黄巢起义军,年青热血的他在两军对垒时都是冲锋在前,搏斗间竟打败了黄巢的部将尚让,一时间声名雀起。

然而,回到长安的唐僖宗屁股还没捂热,朱玖又起兵作乱,攻进了长安,使得他不得不再次外出逃命。这一次,他点名要宋文通保护。宋文通不辱使命,奋勇杀敌,一举打败追兵,保护了唐僖宗。

护驾首功也就非宋文通莫属了,唐僖宗十分高兴,于是封宋文通为节度使,并赐名李茂贞,与皇族同姓,列入皇家典籍。

不料,倒霉的宋僖宗再次在返京途中遭到了凤翔节度使李昌符的截杀。这一次,已经成为李茂贞的宋文通又取得了胜利,他不但领兵大败拦截军,还取了李昌符的向上人头,又一次立了首功。这让唐僖宗龙颜大悦,随口就封了李茂贞凤翔和陇右节度使,同时还封他为陇右郡王。

至此,李茂贞成了割据一方“土皇帝”。

后来,唐昭宗继位,但此时的大唐早已没有了当初的盛世,但李茂贞却还在他的地盘上日渐壮大。这个时候,李茂贞早已没有了当年的谦恭,言语中常常伴有顶撞皇帝的措辞,这让唐昭宗十分生气,便免去了他节度使得官职。

这下子,李茂贞就如脱僵的野马,动不动就打进长安对皇帝“兴师问罪”。这让唐昭宗苦不堪言,又无可奈何,随后,在旁人的调停下,他不但没有问罪李茂贞,还将他封为岐王、秦王。本以为安定了宝座的唐昭宗万万没想到竟被身边侍奉的宦官韩全海给控制了。

而这一物降一物的故事还没完。

宫中大臣怎会服一个宦官把持朝政,宰相崔胤遂借朱温的力量诛杀宦官。李全海自然不会坐以待毙,他立即联合李茂贞驻守京城,保护长安。李茂贞却没想到,自己这一次竟遇到对手了。

眼看京城守不住了,韩全海便挟迫唐昭宗逃到了李茂贞的地盘凤翔。谁知朱温紧追不舍,用兵围了凤翔府,而且这一围就是一年。最终,粮草用尽的李茂贞只得取了韩全海首级,和唐昭宗,还有一些地盘一起送给朱温,才得以让其撤兵。

如此折腾,让李茂贞大伤元气,从此再也骄横不起来了。

朱温称帝后,李茂贞就在自己的领地上开设岐王府,当起了事实上的皇帝,他虽没有称帝,却封自己的妻子刘氏为皇后,出行也使用皇帝的仪仗。

后唐灭掉后梁,定都洛阳,李茂贞上表称臣,归附了后唐。后唐主李存勖念他是唐朝旧臣,对他很是尊敬,不但让他官复原职,还继续封他为秦王。可是封王不久,李茂贞便与世长辞了,终年69岁。

一生中两次被加封为秦王的李茂贞,其名声早已在外,在天下百姓眼中,他就是大唐秦王,并且显赫一时。

然而,李茂贞夫人刘氏,在史料记载中却是很少,最终也只在他自己的《墓志铭》的铭文上找到了一些,翻译过来便是这样的:刘氏,岐州人也。嫁给李茂贞后被封为“国夫人”,并且一直以皇后的仪仗生活。寿终正寝之后,她被葬入李茂贞墓,也是按皇后的规格安葬,只是同穴不同室罢了。

这不得不让人猜想到,皇家规格的墓葬往往都是附带着奢侈的陪葬品和机关重重的墓葬坑。

2000年的一天深夜,陕西省宝鸡市北郊的一个小山村里突然传来一声巨响,到此,唐末秦王李茂贞的陵墓重现天日,也揭开了它千年神秘的面纱,正如世人猜想的那样,陪葬和机关并存。可是,陪葬品早已被洗劫一空,只剩下了一处处无人敢碰的机关。

既然机关无人敢碰,盗墓贼又为何要以命探墓呢?

他们的目的自然是陪葬,因为古代贵族下葬时,都会有往墓室放一些值钱的陪葬品的习俗,比如金银珠宝、精美的器物之类,也就是这一点,成为了盗墓贼铤而走险、以命探墓的唯一理由。

那李茂贞墓葬又有何特别之处呢?

那当然是它的内部机关,那就历经了千年之久依然具有十足杀伤力的穹窿顶、轮回闸和天崩落,任何一种都让盗墓贼们无法破解。

墓室的正上方就是穹窿顶,它的顶部是圆拱形的,其结构只是用一层砖石堆砌而成的,其造型像极了户外圆形帐篷的顶。不知道的人都会以为它结实稳固,然而实际上它却是真正的“豆腐渣工程”。

可能是古往今来的盗墓贼都一样吧,他们在盗墓的时候,都喜欢在墓室正上方打洞。穹窿顶就是专门为他们设计的陷阱,盗墓贼哪里会想到墓室顶部会如此脆弱?只要一用力,整个墓室顶部瞬间就会坍塌,那么他也就被埋葬于此了。不得不说,古人规避风险的方案都计划到了身后,看来生前对盗墓贼的行径也是颇有研究的。

所以,他们将主墓室的门设计成了轮回闸,但是此门槎却是有出无进。

这足可以看出墓主人为了保护自己的身后居室所作出的用心了。当初设计这个轮回闸时,特意将它设计在了墓室的内侧,这样一来,整个墓室的工程完工之后,工匠们就可以从门外将门闩合死。

如此,即使再力大无比的盗墓贼进到这里,也不会将石门推动半分,最终还会窒息而亡,将自己轮为陪葬。当然,“轮回闸”这个名字是后来考古学家取的,特别形象,意思就是像闸门一样封死,这大概也诠释了当时墓主人设计这个门的用意了吧。

最后揭开“天崩落”的秘密,让人怎么也没想到它会设计在进入地宫的大门上。从外侧细看,它只是一扇精巧雕工的木门,并且全部用石条堆垒起来了,这也并无不妥。

然而,唯一奇怪的就是:此门竟然没有门梁!这种设计明显是不合格的。作为陵墓,必定就是一处机关了。如果盗墓贼没有觉查出这一点,那么唯一能进入墓室的方法就只有从门梁上方的位置爬进去了。

假设他们真的选择这个方法做了,当然就是自寻死路。因为在没有门梁的情况下,一旦受到丝毫震动,大门的门石就会轰然倒塌,盗墓贼瞬间就会葬身于这些天降大石,这便是李茂贞保护自己身后居所的“天崩落”。

如此妥善的安排和精巧的布局,显然墓主人是非常满意的,不然也不会寿终正寝于此。

历经千年之后,当考古学家们找到李茂贞墓葬时,也不得不惊叹其中的机关,除了精巧,还依然具有十足的杀伤力。

然而没想到的是,当考古学家们仔细观察后,才发现此墓葬早已经被盗掘了不知多少次了。

经过对盗洞的严密分析,考古学家们惊讶地发现,盗墓贼还未进入陵墓便已经对这里的墓葬结构了如指掌了,所以他们才能轻而易举地进入地宫,而破绽还是在墓葬顶部的穹窿顶!

他们竟然在穹窿顶地上端开了一个技巧性极强的盗洞。

为什么一个盗洞说它具有技巧性呢?那是因为盗墓贼运用了力学的知识,他们采用螺旋向下逐层分压的挖法,巧妙地避开了穹窿顶部的承力点,最终安全地进入了墓室。

可是令人好奇的是,第一次进入墓室的盗墓贼怎么就能对墓室结构如此了解呢?考古学家们带着这样的疑问反复地分析,突然,有人看到穹窿顶正下方的地上铺的方砖异常特别,忽而恍然大悟。

原来,这些铺在地上的方砖居然有七块都是空心的,其摆放的位置正好与北斗七星的形状吻合。而且最让人惊讶的是,其中一块空砖的附近,竟然嵌着一块箭头形状的砖,其箭头的方向直指墓道的入口。

这让考古学家们不禁恍然大悟,历经千年的古墓,并不是盗墓贼有多么的聪明,解锁了古墓的机关,而是曾经修建墓室的工匠早就与当时的盗墓贼相互勾结了。也就是说,早在千年前,李茂贞下葬没多久,陵墓就已经被盗了,后来的盗墓贼也算捡了个便宜罢了。

可是,这个唐末秦王的陵墓又怎么会在多次被盗的情况下,数轮盗墓贼将里面的陪葬品洗一空后,唯独单单留下了一个墓志铭和一件铁质的免死金牌呢?

在有关部门的帮助下,查阅了许多破获的盗墓案件资料和口供后,专家们得出了答案:由于墓志铭是石头所制,沉重至极,运输是件烧脑的工程。而免死金牌却太过于招摇,相比于金银细软都过于独特,一旦被追查起来,就是人脏并获,所以,他们就索性将其留在了墓室之内。

只能说,这些盗墓贼都太过狡猾。那些历经了千年的古墓,哪怕是具有十足杀伤力的机关,也没能将他们阻挡在墓室之外。

著名考古专家李伯谦先生指出,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王侯级墓葬的被盗率竟高达90%以上,燕国墓地、虢国墓地、晋侯墓地等等皆在其中。这些所盗墓葬周边的村民们和沉睡的大地,都深深感受到了涌动在封土下面那些狂野的寻觅。

据统计,中国所有流失的文物,接近百分之百都是盗墓所致,而全球其它国家的博物馆中展出的文物,属于我们中国的竟有160多万件,而全世界所有私人的收藏量却远远超过了这个数字。

盗墓贼太可耻了,他们在疯狂盗取陪葬的金银珠宝的同时,还给一些有文字资料的东西带来了极大的损坏。

我们一眼看不到的地方埋藏的都是历史鲜活的记录,它静静地望着我们拼命寻找。而卑劣地盗墓就像电脑里的病毒,它不但掠夺了我们的文物,还疯狂删除了属于那里所有的记忆符号。一处处古老的土地,就这样被盗墓狂潮席卷而过,变成了中国历史和文物的劫难。

试想一下,如果李茂贞陵墓没有被盗,让我们看到当时陪葬的文物,那将是一件令人幸福的事。可天不遂人愿,我们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尽量保护现有的文物,不容许它们再度沉浮于历史的尘埃之中。

0 阅读:3
心言诉陌尘

心言诉陌尘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