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媒:美国关税风暴席卷全球汽车业,澳洲市场意外成避风港!

聊车区 2025-04-08 18:55:59

特朗普关税政策或引发“全球混乱”,但澳大利亚汽车工业协会称本土影响“有限”!

当特朗普政府挥舞关税大棒砸向全球汽车产业时,一场波及中日韩等主要汽车生产国的海啸正在形成。2025年4月3日起实施的25%进口汽车关税,叠加对关键零部件的征税政策,已导致美国本土车价最高暴涨1.2万美元。在这场风暴中,澳大利亚联邦汽车工业协会(FCAI)却发布惊人研判:澳洲市场或成全球动荡中罕见的稳定地带。

以下来自澳媒:

澳大利亚最高汽车机构——联邦汽车工业协会(FCAI)表示,在被这场美国关税风暴席卷的目标中,中国汽车业首当其冲,受到了34%叠加关税的重创冲击,这个全球最大新车市场的出口通道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收窄。日本车企同样遭遇重创,仅汽车关税一项就将抹去该国0.2%的GDP,相当于130亿澳元的经济损失。雷克萨斯北美工厂已紧急削减30%产能,斯巴鲁宣布推迟新款电动SUV上市计划。韩国现代起亚集团更面临生死考验,其49.1%的海外产能集中在美市场,IONIQ 5等电动车型北美售价预计上调18%。

澳洲市场的特殊结构成为缓冲危机的天然屏障。

数据显示,该国仅7.3%的进口车源自美国,主力车源来自泰国(32%)和日本(28%)。这种分散的供应体系意外造就价格"安全阀"——如果车企转战澳洲市场,马自达CX-5等畅销车型可能降价8%-12%。本土零部件企业正迎来机遇期,维多利亚州碳纤维轮毂制造商Carbon Revolution近日获得宝马追加40%订单,昆士兰散热系统供应商PWR的生产线已实行三班倒。

中国车企的"曲线突围"策略为澳洲市场注入新变量。中国某头部车企被曝计划利用中澳自贸协定,将澳洲作为向拉美出口的中转站。这种“借道出海”的模式正在吸引更多中国品牌的跟进。某不愿具名的物流公司高管透露,墨尔本港汽车滚装船泊位预定已排至2026年第二季度,“每周都有满载中国新能源车的货轮在此改装转运”。

暗流之下的危机同样不容忽视。

南澳大利亚车载电子制造商Redarc面临15%的成本激增,因其80%原材料依赖中国供应。二手车市场可能涌入大量美国滞销车型,悉尼某福特经销商称:"已有中间商询价3000辆未售出的F-150皮卡。"更深远的影响体现在电动化进程,特斯拉上海工厂减产导致Model Y澳洲交付周期延长至9个月,迫使部分消费者转投比亚迪Atto 3。

在这场全球汽车产业的重构中,澳洲意外获得战略机遇。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指出,该国可能成为中美技术博弈的“第三方平台”——中国电池、韩国电机、澳洲碳纤维正在组合出新的产业范式。正如Carbon Revolution CEO所言:“我们第一次从旁观者变成造局者。”当东京车展的灯光因车企预算削减变得黯淡,墨尔本的设计中心却迎来更多国际团队入驻。这种戏剧性的角色转换,或许正是全球化裂变时代最真实的体现。

0 阅读:52
聊车区

聊车区

去聊车区聊车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