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本田S7作为本田在华首款纯电平台车型,因其25.99万元的起售价陷入舆论漩涡,其续航与智能化表现均落后于同价位国产竞品,暴露出合资品牌电动化转型的定价困境。
面对2025年新能源市场“15万级成主流”的价格锚点,兄弟车型广汽本田P7的定价策略更显关键,它承载着本田在中国的电动转型战略,因此P7既要弥补S7的市场信任裂痕,又需在成本高企的背景下与比亚迪、小鹏等品牌贴身肉搏。
那么,谁能预测4月15日上市的广汽本田P7价格区间呢?
先说结论:预计广汽本田P7的价格区间为18-25万元。
理由如下:
1.市场反馈与竞品定价倒逼
东风本田S7起售价25.99万元引发争议,其续航(650km)与智能配置(仅顶配配备激光雷达)落后于同价位竞品(如极氪7X、智界R7)。
据乘联会预测,2025年主流纯电SUV价格带将下探至15-20万元(如零跑C10、小鹏G6),广本P7若高于20万需提供“非你不选”的核心竞争力。
2.成本结构与品牌策略平衡
据本田中国发布会信息,P7基于本田全新纯电平台(云驰W架构)开发,电池采用宁德时代89.8kWh三元锂电池(占整车成本约40%),叠加高端悬架(前双叉臂+后五连杆)及50:50配重比设计,制造成本较高。
本田需通过P7定价“止血”S7的高价负面口碑,同时避免与同平台S7形成内耗,预计较S7下调3-4万元以重塑市场信任。
3.差异化配置与错位竞争
P7主打“高阶智驾”(Honda SENSING 360+系统)和“移动电竞房”生态(支持外接游戏设备),虽与S7在设计和功能上进行了区分,但核心三电技术却没有本质上的变化。
顶配版可能通过激光雷达、BOSE音响等配置溢价突破25万元,但主销车型需锚定18-22万元区间,填补本田在20万级新能源市场的空白。
4.是溢价还是下沉?
根据J.D. Power调研数据,本田燃油车时代的口碑未能转化为电动车溢价,消费者对“本田标”的信任度在电动领域下降,需以性价比换市场。
本田传统4S店仍以燃油车销售为主,若P7定价过高将难以提供体验场景支撑,18-25万元区间更符合渠道下沉需求。
综上,通过成本、竞品、品牌策略以及市场修复需求来看,P7起售价大概会率落在18.98-19.98万元,顶配控制在25万元以内。
总结:
从东风本田S7的定价争议到广汽本田P7的破局关键,本田的纯电转型之路正在经历价值体系的重构。通过竞品倒逼、成本拆解与品牌溢价衰减的多维分析,P7的18.98-25万元预测区间既是对S7市场教训的修正,也是合资品牌在中国新能源市场定价策略调整的体现。当“本田标”不再是溢价筹码,唯有将激光雷达、高阶智驾等硬核配置与性价比深度融合,才能在20万级纯电红海市场撕开生存缺口——这或许才是S7留给P7的真正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