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方先觉葬礼的现场,他是抗日名将,为何投降日军?

三秦青年人 2025-01-20 16:12:19

1983 年,方先觉的葬礼现场庄严肃穆,媒体记者们纷纷举起相机,记录下这一历史时刻的几张罕见老照片。

从照片的镜头中,我们清晰地看到,方先觉的骨灰已被庄重地葬入了墓穴之内。墓碑上,“陆军中将方先觉之墓”几个大字格外醒目,仿佛在诉说着他波澜壮阔的一生。两名士兵笔直地站在墓前,宛如忠诚的卫士,守护着这位曾经的抗日名将。墓前摆放着一个供桌,上面整齐地摆放着香蕉等水果祭品,那是人们对他的深切缅怀。民众们在墓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他们怀着崇敬之情,不断地有人在墓前深深鞠躬,默默哀 祷,表达自己对这位抗日名将的崇高敬意。

说起方先觉的名字,估计大家都不会感到陌生。方先觉出生于安徽宿州,他的祖辈虽算不上富裕,却属于书香门第。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成长,方先觉自幼便受到了良好的家教熏陶。19 岁那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上海法政大学。那时的他,怀揣着成为一名律师的理想,然而,命运的转折总是来得如此突然。在王仲廉的介绍下,方先觉毅然决定投笔从戎,进入黄埔第三期学习,从此开启了自己的军事生涯。

黄埔毕业后,方先觉担任了一名小小的少尉见习官。尽管职位不高,但在北伐战争中,方先觉表现极为突出。他冲锋在前,不畏强敌,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军事才能,也因此不断获得晋升,历任上尉连长、少校营长等职务。在后来的蒋桂战争中,方先觉再次展现出自己卓越的军事天赋。他指挥若定,带领部队取得了一次次胜利,被任命为八十三师中校团副。

方先觉作为一名职业军人,心中燃烧着对日本侵略者的熊熊怒火。七七事变爆发后,他毫不犹豫地投身到抗日的洪流之中。先后参加了台儿庄、长沙、衡阳等战役,每一次胜利都是勇气与智慧的结晶。他的军职也随着战功的积累不断晋升。

方先觉的军事生涯光辉时刻,无疑是在惨烈的衡阳保卫战中。当时的他,怀着必死的决心和破釜沉舟的勇气,带领着第十军坚守衡阳。面对数倍于己的日军,他们毫不畏惧,展开了激烈的巷战。在弹尽粮绝的艰难处境下,方先觉和他的部队依然顽强抵抗,坚守了整整 47 天。然而,在盼望援兵无果的情况下,为了给部下重伤员留下一条生路,方先觉极不情愿地向日军投降。虽然这一仗最终衡阳陷落,但日军也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直接被击毙两万余人,受伤六万人。而方先觉投降的时候,原本一万多人的部队,只剩下一千余人。

方先觉投降日军后,并没有成为日军的座上宾,而是被软禁了起来。他从未放弃对自由的渴望。几个月后,经过“伪衡阳自卫司令”王伟能的帮助,方先觉偷偷回到了重庆。然而,从此他背上了“投降将军”的骂名。很多人对他投降日军的事深以为耻,对他进行指责和批评。

方先觉后来虽然还在军中任职,但都是一些闲职。他的军事才能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心中的苦闷和无奈可想而知。1968 年,他彻底退役。1983 年,方先觉去世,葬于五指山墓园。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有过辉煌的战功,也有过无奈的抉择。孰是孰过,后人自有评说。

0 阅读:18
三秦青年人

三秦青年人

作家协会会员,IT工程师 喜欢历史,分享历史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