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一个道理故事。一个小和尚天天去河里挑水,他很喜欢路上的花花草草,也常常给花草洒水,把那些野花野草当成了自己的朋友。有一年,遭受了大旱,河里的水都很小了,河槽都裸露了一大半。一路上的花花草草都渐渐干枯。小和尚心疼这些花花草草,天天挑水回寺庙之前,就先挑水浇花浇草,但是干枯的花草太多了,他根本就忙不过来。
有一天,一个青年和尚看到小和尚天天给花草洒水,就说,“不论你怎样繁忙,都解救不了这些花草的。”小和尚不服气,就和青年和尚争论,两个人争来争去,都没有成果。于是就找老和尚评理,老和尚苦口婆心地说,“两个人都做得没有错,说的也没错。别争了,该干嘛就干嘛去。”听了老和尚的话,两个和尚都面面相觑,这老和尚说的话,不是等于没说吗?
干旱了多久,两个和尚就争论了多久。直到天空下了一场雨,缓解了旱情,两个人才放下争论。但此时,小和尚定睛一看,那些花花草草都渐渐复活了,就是那些从未洒水的花也在雨中绽放了。他高兴地跑到老和尚身边,“师傅,师傅,路上的花花草草都活了。”老和尚说,“花草一直都活着,是争持很堵心。”小和尚若有所思,忽然明白,“花草该怎么活,有它们的自由;而自己却天天因为花草的工作烦恼不休,还和人争持,才是真的过得很糟糕。”
佛说:论人的青红皂白,心里起不平烦恼,那就是自己的错,自己的过失。真实聪明的人,历来不争,全部顺从其美。争来争去,都是在做无用功,输掉了心境,浪费了时刻。
人生,不过一杯茶,满也好,少也好,争个什么!
做人,就像一片茶叶,渐渐是水中浸泡,渐渐舒展开来,渐渐有茶味到水中,水也就变成茶水。假如你太心急,那就 喝不到一杯好茶,你等不到茶叶舒展的最美姿态。无休止的争持,就像一把无形的锁,人生的美好被锁住了,怎么也打不开;心境越来越糟糕,即使是上等的茶,也食之无味。
爱情如茶,小吵小闹之后,反而在日后回想起来,还有一些甜美,就像茶的“回韵”一样。假如夫妻两人总是争持不休,那么就美好的味道都没有了,回想起来,就是苦涩的。吵闹太凶了,两个人的意见不一致,那么做事的积极性也没有了,失利的概率更高。所谓“夫妻同心,其利断金”,只需夫妻多交流,不争论的情况下,才能够形成合力。
事业如茶,要经过许多的过程,才能够熬出头,就像茶叶要经过几道加工之后,才会真实变成好茶。许多茶叶,要经过铁锅子翻炒,要经过炉火上蒸,这样的“折磨”,恰好是创业之初的磨难,阅历过了,熬过去了,就赢了。
心境如茶,带着好心境喝茶,什么茶都是香甜的,即使有一些苦涩,只需闭目养神去考虑,发现苦中带着甜。境由心生,你天天和人争持,哪有什么好心境,哪有心境品味人生?
青红皂白,公道自在人心,争与不争,都有注定的成果。
你要信任,全部都会真相大白。真善美、假恶丑,到头来都会“露出马脚”。时刻会告知你全部答案,即使有的工作,你这辈子看不到成果,但下一代,下下一代,仍是会看到成果。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尚书·太甲》里写道: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行活。一个总是算计他人的人,那是在与他人争利益,是经过非法的手法得到不应该得到的东西。即使得到了,也是一时半会争赢了,后来仍是要失掉,这是天意——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做人,要做一个好人,要学会忍让。假如有人算计你,你不是丢失惨重,就放过他人,假如你与人争论,反而会失掉更多。人们常说,一条狗咬你,然道你还要反过来,咬那条狗不成?你要明白,算计你的人,都是小人,你越小人较真,赢的胜算不大,你仍是退一步,让小人自己得到报应。
争来争去,你就输了,不争,你就赢了。
你和谁争,都是气急败坏的,都是心中有戾气。你争论的时分,姿态很难看,青筋暴露,眼睛瞪大了,如铜铃一般,怪吓人的。你争论的日子,整天惶惶不行终日,做梦都是噩梦;你开口说话,都是在诉苦生活。
你不争的时分,平心静气,和颜悦色,脸上有笑容。你不争的结局,也许会丢失部分利益,但终究不会丢失太多,因为你不争的那一刻开端,就守住了自己的本分,让他人对你无懈可击。你想一想,一个喋喋不休才长舌妇,遇到一个默不做声的人,就是她跳起来骂人,也会有很累的时分,假如累坏了,也只能怪自己,那个默不做声的人,还能够在一边看笑话。
佛说:不要做无谓的争论。退一步海阔天空,有理让三分,无理让三丈。假如他人气急败坏地和你争,你就听着好了,然后等他人说完了,你就回家,该干嘛就干嘛去。
往后余生,学会与世无争,不为鸡毛蒜皮的小事烦恼,不因他人的口舌堵心;不争,不辩,不在乎他人的脸色,只在乎自己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