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流年墨影,遇见笔下的力量与温暖

子美文刊美文 2025-04-13 11:20:57

流年墨影,遇见笔下的力量与温暖

作者:子美

写公众号至今有一年多一个月的时间了。

其中的收获特别的多,尤其是在去年刚开始弄的时候,完全没有经验都是靠自己摸索出来的,到后来发现一直写就是公众号的成事之道。

从两位数的阅读量,到三位数,四位数的读量,文章最高的单篇是近44万的阅读量了,也有好几篇十万加阅读量的文章,其中有些阅读转发量和点赞都是好几千上万的,去年有收到公众号运营九个月的年终总结海报,总共有365·5万次的阅读量。

这简直就是我写文字有史以来创下的新高,当然是超级开心的事。那会每天搬完砖后,一有时间就知道阅读和写作,写不出来就去读,读不下去就去看风景和拍照,回来之后再继续接着写。

而今年公众号的阅读量,在我看来这个号算是为热爱买单了,几万粉丝的关注,都只是三位数的阅读量,低到可怕,还限流。毕竟没有谁能一直居高不下,现在处于低谷,所以之前也算是小小见过了世面,自然也懂得这些道理。

要不是因为一腔热爱的话,真不值得熬夜日更。可是每次收到有很多用心的读者的喜欢和留言以及赞赏还是很感动的。

​也就是从这个公众号开始,让我知道什么情绪价值,要在我这重新定义一下了,情绪是情绪,价值有价值,这种感觉真的很好,这也许就是我们普通人说的遇见的小确幸了吧。

​比起花费时间去吃喝玩乐,去社交,去八卦,我更善于与自己独处,只有在独处里才是完整的自己。而利用有空闲的时间,都在码字写文章上,这种创作性的脑力劳动还是更适合我自己的,不用去应对他人,只与这个世界以及内心对话。

毕竟活到一定年龄后,就会理解杨绛先生的这番话:“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这里不得不佩服自己的社恐和疏离了,简直就是用文字救自己于人生的水火嘛,“他人即地狱”这话可是从很多大佬的语录里流传下来的,毕竟与人性的较量里可能有虚伪,假装和欺骗,但我们的这些数据和结果却是不会骗人的,努力和付出在哪,结果的多少都会清晰可见。

​尤其是这个公众号里,去年收到一个来自湖北的阿姨给我的留言,让我感觉到这个阿姨特别的暖心,有心,用心和真心,同时也觉得我的文字更加的有意义了。

​刚刚开始看她给我留言,虽然是客客气气的回复,但,与生俱来的边界感,让这种文字里反馈出自来熟的感觉,让我有了一点点的烦,毕竟作者和读者还是有区别的,当然这区别不是作者就更高高在上,而是在我看来,可以随便喜欢我的文字,但切莫要上升到人的身上,文字是文字,我是我,我不立人设,依然只是在红尘俗世里挣扎的普通人。

在被这阿姨的留言膈应了几次之后,才开始细细想着,这世间的人心也是一刹,没有绝对的好坏,我与我所有的这些读者也没有什么利益往来,既然我乐意写,人家愿意看并且还很支持,那当然是要做双向奔赴的事情。

尤其是想到在阿姨到她们这个年龄的阶段,什么事情都见过和经历过,在生命往回走的路上,也许会更加懂得去善待,善待所有遇见的一切,这善待既是善待他人,更应该是善待的回向自己的吧。

​也于是,在现在收到阿姨的留言后,读完会觉得很开心,也让人充满力量。虽然不是经常想起,但偶尔又收到阿姨的新留言,作为我忠实且大龄的老读者,还这么有水平的花式夸赞和祝福,我当然可以很自豪了。

​这世界上做什么事情,就怕用心,一用心,起心动念就带着力量了,也必定会成功。所以看着阿姨这么用心的给我写的留言,我应当得好好珍惜,并且我还制作了美图的形式留念,当然还有一些留言,只是截取了部分,算是存念和感谢吧。

都说浮生若梦,而我想说的是浮生潦草又匆匆,那么我们就用文字来安抚在流年里那颗不那么安全的心 ,毕竟人类在万物里也算是渺小的,在自然灾害里更是弱小,且短短三万来天就是人的一生,所以要且行且珍惜,切莫辜负每一次美好的遇见。

0 阅读:0
子美文刊美文

子美文刊美文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