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万敲诈案,11年牢狱之灾,这是网络大V滥用舆论监督的代价!

云朵朵萌兔叽 2025-01-03 13:20:27

153万敲诈案,11年牢狱之灾,这是网络大V滥用舆论监督的代价!

文/廖医朝

自媒体时代,网络“大V”以其独特影响力,在舆论场上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当这种力量被滥用时,带来的伤害不容小觑。澎湃新闻12月25日报道,最高检发布5起检察机关依法惩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犯罪典型案例,宋某敲诈勒索案入选。被告人宋某通过其运营的微信公众号“某某学术车”,发布不实或负面信息,并以此向五家医药企业索要巨额款项,最终被判刑11年。这一判决背后,揭示出事实真相的重要性,也反映了法律对于此类行为的坚决打击态度。

事情发生在2021年至2022年间,宋某利用自媒体平台,针对江苏、河北等地的几家大型制药公司发布了多篇负面报道。面对企业的删帖请求,他提出签订所谓的“公关服务协议”,并收取高额费用作为交换条件。

据统计,宋某以此方式共获取人民币153万元。被害企业在无奈之下选择支付这笔钱款,主要原因在于这些负面信息对其造成了严重的市场影响和社会声誉损害。尽管企业可以报警处理,但在实际操作中,考虑到时间成本和可能引发的更大负面影响,许多企业选择了妥协。

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自媒体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但与此同时,部分自媒体人为了追求流量和利益,不惜采取极端手段。他们利用公众对某些话题的关注度,制造恐慌情绪,进而达到个人目的。这类行为既违反了新闻伦理,更触犯了法律底线。最高人民检察院对此类现象高度重视,强调必须严惩不贷,维护健康的舆论环境。

本案中,宋某的行为构成了典型的新闻敲诈。首先,他故意发布虚假信息,误导读者;其次,利用自身影响力对企业施压,迫使其支付所谓“公关费”。更重要的是,即便是在签订协议后,他也未能提供任何实质性的服务。这表明,整个交易过程缺乏公平性和合法性,本质上属于一种强迫性交易。

检察机关在审查过程中,通过对比宋某发布负面信息的时间节点与索要财物的时间点,以及协商前后发布信息频率的变化,证实了其存在胁迫行为。此外,还查明宋某并未为企业提供实质性的宣传服务,合作协议只是掩盖犯罪行为的幌子。

事实上,类似案例并非首次出现。过去几年,不少所谓的“网络大V”都曾因类似行为受到法律制裁。比如,在2018年,某知名博主因为发布关于某明星的不实言论而遭到起诉,最终被判赔偿损失。同年,另一名微博用户则因为在没有证据支持的情况下指控一家企业存在违法行为,同样面临法律责任。这些事件提醒人们,无论是在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环境下,真实性和公正性始终是新闻报道的生命线。一旦偏离这条原则,不但会损害他人权益,也将自食恶果。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本案中的企业最终支付了153万元,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无法采取其他措施保护自己。实际上,很多企业在遭遇类似情况时,会选择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比如,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直接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对方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损失。此外,还可以借助行业协会的力量,共同抵制不良媒体和个人。当然,预防总是比事后补救更为有效。因此,有专业人士建议企业在日常运营中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信息发布机制,确保所有对外传播的内容都经过严格审核,避免给别有用心者留下可乘之机。

这一案件再次明确了新闻敲诈行为的界定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行索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强行索取的,构成敲诈勒索罪。宋某的行为显然符合这一定义。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了案件的事实情节和社会危害程度,依法作出了公正判决。此举彰显出司法机关对于维护社会秩序的决心,为今后处理类似案件也提供了参考依据。

随着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和技术手段日益进步,相信类似事件的发生频率将会逐渐降低。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将继续加大对违法自媒体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各种形式的新闻敲诈行为;另一方面,社会各界也应该共同努力,营造一个更加健康和谐的网络空间。特别是广大网民,在享受网络带来的便利时,也要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不盲目跟风,理性看待各类信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网络环境的清朗化。

这次判决不仅是对个别不良自媒体人的警示,更是对整个行业的一次深刻教育。它让人们认识到,在追求流量和关注的同时,不能忘记社会责任感。每一个声音都应该建立在事实基础上,每一篇文章都应该传递正能量。认同这一价值基石,才能赢得公众信任,构建起一个充满活力又不失温度的网络世界。

#冬日生活记录#\u0002#冬日生活打卡季#\u0002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