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顺势而为?东哥做了一次教科书级的示范:赚钱不如赚人心!

老方说老方说 2025-04-28 09:22:37

民以食为天。外卖关乎老百姓吃饭的问题,是大事,不是小事。

想一想,在2008之前,我们想叫饭店炒几个菜给送到家里或公司还是挺麻烦的,成本也高。毕竟饭点的时候饭店也忙不过来,不可能招人专门去送餐。

但既然有这样的需求,那谁能够满足需求,谁就能够赚钱。那个时候乔布斯已经推出了iPhone手机,移动互联网已经呼啸而来了。

等到2010随着iPhone4的发布,这个世界就大变样了,外卖、网约车等平台应运而生,大家在资本的加持下打得一塌糊涂,老方说十来年后回头再看事情的发展脉络,让人难免有“沧海桑田”的感觉。

我的意思是,这个世界回不去了。另外,潮流的力量是巨大的,不管企业还是个人,都应该搭上时代的电梯才能扶摇直上九万里。

什么叫顺势而为?东哥做了一次教科书级的示范:赚钱不如赚人心!

你点过多少次外卖?我大略估算了一下,可能有上千次了,本来我觉得自己平常也不喜欢吃外卖,应该很少,但没想到十来年时间竟然有这么多。所以想法和事实总是有偏差的。

最多的一年就点了200多次,但基本都是工作餐,是年轻时候追求效率的缘故,填饱肚子就行,油大、味重,吃了那么多次,这种简化、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如果有可能,我真不想吃那么多外卖了,但时光不能重来。

人到中年,饭店都很少去了,能在家里吃就在家里吃,为什么?一方面是肠胃受不了,还有就是不放心。所以老方说东哥“品质外卖”这个口号真好,这既是呼应了消费者的诉求,也是让自己有了入局的旗帜。

进入一个相对稳固的行业,没有一个好的切入点是不行的,作为商界的代表人物,东哥一出手就是不凡,不管是“要做父母、孩子、客人都能放心吃的品质外卖”,还是“给兄弟上五险一金”、“净利率不准超过5%”,都说明抓住了关键。

这就是顺应了消费者、餐饮商家和行业的发展大势,做大事业,只要是赢得了人心,那赚钱就是一个附带的结果。

“五险一金”背后的大局:保障体系,内需和消费!

网上很多小老板对东哥的做法是不以为然的,算账嘛,给员工全额缴五险一金是一笔很大的成本,如果全部是由公司承担,那公司还怎么赚钱和发展。这里面就有眼光的差异,算账也是要算大账才行。

71万的员工,然后打算四年之内超过100万人。另外,“第二个梦想,希望我们将来全职外卖员也能过100万人。”

如果是两百万员工都缴纳五险一金,公司要付出多少成本,东哥要少赚多少钱?

做事业既要顺应人心的大势,也要顺应时代和社会的大势。现在的大势是什么?就是完善保障体系,现在情况很清楚,只有让绝大部分的人感到有保障,他们才愿意掏钱消费。不然的话,为了孩子上学要攒100万,医疗要预备100万,还有房贷、消费、意外等,这些钱都存着,有备无患,那还能剩下多少钱去消费?

中国人历来都是有危机感的民族,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唯有建立保障体系,让大家放心,内需和消费的问题自然就解决了,毕竟消费是人性,谁不喜欢花钱购物和享受呢?

经济的正向循环是大势,必须佩服东哥的觉悟和眼光,他是跟着潮流走的——想一想,如果我们有10000个东哥这样的企业家,那对经济的贡献有多大?

商战新趋势:价值观打败价值观!

作为东哥的对手,兴哥也不是吃素的,他对于商业竞争有非常深刻地认识。

“我们犯了很多错误,交了很多学费才知道了这个世界没有神话,只有一些很朴素的道理:便宜的打败贵的,质量好的打败质量差的,认真的打败轻率的,耐心的打败浮躁的,勤奋的打败懒惰的,有信誉的打败没信誉的......”

处于历史的窗口期,企业要想乘势而上,就必须自我变革,与时俱进。否则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那就麻烦了。

一流的企业必须是能践行社会责任的企业,没有社会责任感,就还是唯利是图的平庸之辈。古话说厚德载物,没有道义的旗帜,一个企业是做不大、做不强的。

所以企业不能说把企业文化和核心价值观当成虚的,在这个时代,就是“价值观打败价值观”的逻辑,好的价值观打败不好的价值观,良币驱逐劣币,谁能够站在人心一边,谁就能赢。

想一想这次东哥为什么一呼百应?问迹不问心,还不是因为东哥之前多少年就在尽力为社会做贡献,大家因为看见而相信?

从某种意义上讲,“好人有好报”是有道理的。虚的要变成实的,这是需要所有创业者和企业家必须注意的地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打仗才有精气神!

老板要有全局观点,外卖这个事表面看很难赚钱,5%的纯利其实不容易拿到,你必须要有足够大的规模(商家供给、骑手等)才能摊薄成本,当然主要还有消费者的规模,一天8000万单与一天1000万单是不一样的概念。

后者可能是亏500万,而前者可能就是赚500万。所以有时候“大”和“强”是一码事,要么是做到第一,要么是一败涂地。

外卖这个生意表面看门槛低,谁都可以做,但它必须是“内功深厚”才行,就是说你有精细化的运转体系,能够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因为利润很低、难度很大,有资本进来的竞争对手容易望而却步,而进来后如果在“内功”上差了火候,也难以胜出。

但外卖又是高频的生意,每天都有大规模的订单量,它实际上就是个流量的入口,由它可以延伸和拓展其他商业的规模。比如奶茶店一杯柠檬汁或一个冰激凌保持微利,甚至不赚钱,但带动其他产品的销售就弥补了利润。

所谓兵家必争之地,正是因为知道外卖在消费市场意味着什么,所以很多公司和平台都想分一杯羹。

不过商战就是这样的,有仗打对于消费者、行业和员工来说都是有好处。消费者增加选择,落得个实惠,行业也能良性发展,有竞争才有压力和提升。至于员工呢,打仗就意味着建功立业的机会,新人要出头,就是要上战场。当一个企业内部的队伍进入战时状态的时候,队伍的精气神最足,老板的威信也是最高。

至于东哥最后能不能赢,还是看时间吧,没有不败的英雄,一直能够自我变革,一直站在正确一边的企业,就会胜算多一点。

0 阅读:6

评论列表

雾雾

雾雾

1
2025-04-28 13:08

刘强东亏钱做慈善?能坚持多久?美团开始烧钱抢市场也得人心,在美国刘强东这叫不正当竞争,倾销抢市场,在中国可以低于成本价抢市场。

老方说老方说

老方说老方说

互联网创业者,喜欢分享一切有价值的人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