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让宝宝自己吃饭?超过这个年龄别再喂了,自主进食很关键

阿布提看育儿 2025-04-09 22:06:54

我们小区门口有家店铺,每天午饭时间都能看到奶奶在追着小孩喂饭,一边喂还一边哄着孩子“再来一口”。其实,很多奶奶都心疼小孩子吃得不够多,所以宁可自己辛苦一点哄着喂,也要让孩子多吃那么一点,好像多吃一口就能多长一斤肉。

我们家奶奶也是一样,那时候孩子在农村给她带,她都是一手端饭一手拉着孩子满村走,孩子看到稀奇的事物停下来她就赶紧喂一口。有一次我看不下去,跟婆婆说,她要是不吃你就别喂了,这样多累呀,让她自己坐着吃。

婆婆听完我说的很不高兴,她说“你孩子连拿调羹都不会,怎么自己吃,喂着吃多快呀,她还能多吃一口呢”。

既然婆婆这么说,我也不再说啥,谁让自己没本事自己带着孩子呢。我知道,虽然对于正处在快速生长发育阶段的孩子来说,吃饭确实是头等大事。但是,我们也不能过度代劳吧,总是这样喂饭,孩子将来去幼儿园怎么办,老师是不可能一个个喂饭的。

事实证明,我这个女儿从幼儿园开始吃饭就慢,很多时候饭在嘴巴里就是不吞,骂了几次也没用,看她吃饭的“态度”真得很让人生气。所以,我们在孩子开始吃辅食的某个时间段就要训练孩子自己吃饭了,这其中的细节很是重要。

那么,宝宝究竟多大开始自己吃饭合适?

儿科医生通常建议,孩子到8个月就可以开始尝试吃手指食物,10个月时便要引导其自己吃饭。在欧美国家,如英国、美国,从孩子6个月添加辅食起,就鼓励他们用手抓取食物进食,目的便是让孩子尽早学会自己吃饭。

为啥要让孩子自己吃饭呢?

过早喂饭,可能剥夺孩子探索食物和学习进食技能的机会;过晚培养孩子自己吃饭,容易让孩子养成依赖心理,甚至可能影响其自信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将来还有挑食的习惯。

所以,妈妈们可以在10个月-1岁之间开始培养孩子自己抓握吃饭,不要在意孩子吃多少,也不要在意到处弄得脏兮兮,更不用担心孩子吃不饱。

因为,孩子自己吃饭有以下几个好处:

1、宝宝6个月左右开始添加辅食,此时他们的口腔肌肉和吞咽能力逐渐发展,小手也开始有了抓握意识,是培养自主进食的萌芽阶段。从用手抓食物,到10个月左右尝试用勺子进食,这个过程顺应了孩子的成长规律。

2、自主进食能锻炼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因为在抓取食物、将食物准确送入口中的过程中,宝宝的手部精细动作得到不断训练,眼睛与手部的配合也日益默契。

例如,让宝宝抓握小块的水果、蔬菜,能锻炼他们手指的灵活性,为将来写字、绘画等复杂动作打下基础。

3、自主进食让宝宝有一种掌控感。当宝宝能够自己决定吃什么、吃多少时,他们会感受到自己对生活的支配能力,从而增强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每次成功将食物送入口中,都是对自己能力的一次肯定,这种积极的反馈会激发宝宝探索世界的欲望。

此外,在自主进食过程中,宝宝会接触到不同形状、质地、颜色的食物,通过触摸、观察和品尝,他们对食物的认知不断丰富,感官体验也更加多元,这对大脑发育和认知能力提升大有裨益。

4、让宝宝自己吃饭有助于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月龄稍微大点的宝宝,他自己吃饭就能感受到什么时候吃饱,从而避开了被大人过度喂养,减少了肥胖的概率。

而且,让宝宝坐在餐桌前与家人一起进食,能营造温馨的用餐氛围,帮助他们建立规律的进餐时间,还能学习餐桌礼仪。在与家人共同进餐的过程中,宝宝通过观察和模仿,学会正确使用餐具、如何与他人交流互动,这对其社交能力发展至关重要。

当然,也不是每个宝宝都能乖乖坐着自己吃饭的,但我们作为父母一定要有让宝宝自己吃饭的觉悟,可以从一开始就培养,也可以中途培养,尽量不要追着他们喂饭。为了让宝宝顺利学会自主进食,家长们可以从提供合适的食物开始,选择软烂、易抓取的食物,如蒸熟的胡萝卜条、香蕉块等。

总结

培养孩子自己吃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一课。它不仅关乎孩子的身体发育,更对其心理、认知和社交能力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家长们应把握关键时期,积极引导。

0 阅读:439
阿布提看育儿

阿布提看育儿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