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卫组织呼吁:停止食用粗粮,或影响寿命长短,建议管住嘴

若云谈健康 2025-02-13 18:00:37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养生,尤其是粗粮这个话题,大家普遍认为粗粮富含膳食纤维、营养价值高,能有效替代精细粮食,帮助我们保持健康。

于是,粗粮成为了很多人餐桌上的新宠,成为了健康饮食的代名词。

可是,你知道吗?就在我们由粗粮替代细粮的时候,世界卫生组织却发出了警告,建议停止食用粗粮,否则可能会寿命对产生不利影响!

这是真的假的?

一,世卫组织证实:食用粗粮可能会缩短寿命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2020年发布的《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中指出,全球约有2亿人面临食物不安全的状况,导致营养不良和健康问题。

在此背景下,WHO强调了食物中黄曲霉素的风险,特别是在粗粮中。

黄曲霉素是一种由霉菌产生的强致癌物质,主要存在于受污染的谷物和坚果中。

长期摄入含有黄曲霉素的食物可能导致肝脏损伤、免疫系统抑制,甚至增加癌症风险。

WHO建议各国加强对食品中黄曲霉素的监测和控制,确保食品安全。

此外,WHO还关注了粗粮中可能存在的其他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和农药残留。

这些物质可能通过污染土壤和水源进入食物链,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WHO建议各国加强对食品中有害物质的监测和控制,确保食品安全。

随后在2023年10月,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了一项关于饮食与寿命关系的最新研究报告。

报告中,世卫组织明确指出,长期摄入某些粗粮可能与健康风险相关,并建议全球居民在饮食中适量减少某些类型粗粮的摄入。

这项研究的结论基于对多项流行病学研究的分析,特别是在食物对慢性病及寿命影响方面的最新证据。

世卫组织的研究团队发现,尽管粗粮通常被认为富含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对身体健康有益,但并非所有类型的粗粮都能产生积极的健康效果,尤其是某些未经加工或粗加工的谷物。

长期大量摄入可能对身体产生负面影响,影响新陈代谢,增加患慢性疾病的风险,从而间接影响寿命。

报告指出,部分高纤维的粗粮在胃肠道内无法被完全消化,可能导致肠道问题,包括胃肠胀气、腹痛和便秘等消化不良症状。

长期的消化不良会对肠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增加肠道癌症的发生风险。

此外,这些粗粮中的某些抗营养成分,尤其是植酸,可能与矿物质的吸收相冲突,导致铁、钙等重要矿物质的缺乏,从而影响骨骼健康、免疫系统功能及其他生理活动。

二、粗粮会引发哪些疾病?

近几年随着养生文化的传播,越来越多人热衷于以粗粮替代细粮,用于促进肠道健康和控制体重。但你可能没想到,粗粮摄入过多,也有可能引发一些健康问题。

让我们来聊一聊,粗粮到底会对身体带来哪些潜在的影响。

1.肠道不适

粗粮中的纤维含量比较高,这固然对便秘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如果一下子摄入过多,肠道没法迅速适应,就可能引发腹胀、肠胃不适,甚至腹痛。

这些症状的出现,常常是因为肠道内积聚了过多未消化的物质,肠胃工作超负荷,结果就是一系列消化不良的反应。

对于那些肠胃本身就较为敏感或者消化能力较差的人来说,粗粮只会对胃产生负担。

2.营养不良

粗粮中有些成分,像是植酸,虽然对植物本身有保护作用,但它也可能和矿物质发生反应,让我们身体吸收的钙、铁、锌等微量元素减少。

如果长期大量食用某些粗粮,可能导致这些重要营养素的缺乏。

钙对骨骼健康至关重要,铁是防止贫血的关键元素,如果这些元素吸收不够,时间一长,身体的健康就会受到影响,像骨质疏松、贫血等问题都可能出现。

3.代谢问题

粗粮过量还可能导致肥胖和代谢问题。虽然粗粮比精米白面热量低,但它们的高纤维和高碳水化合物含量依然能在体内转化为能量。

如果你吃的粗粮过多,摄入的能量也会增加,最终可能导致体重增加。尤其是在缺乏运动的情况下,粗粮带来的热量就会很容易转化为脂肪堆积在体内,增加肥胖的风险。

对于有心血管问题或糖尿病风险的人群来说,粗粮的过度摄入可能会让这些疾病的隐患加大。

4.肠道菌群失衡

我们的肠道内有大量细菌,这些细菌帮助我们分解食物并吸收营养。粗粮中的大量膳食纤维需要这些细菌的帮助来消化和分解。

然而,如果我们摄入的粗粮种类过于单一,或是纤维含量过高,可能会导致某些细菌过度繁殖,进而破坏肠道的平衡。

这样一来,肠道健康就会受到影响,可能引发腹泻、便秘等问题,甚至影响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

5.心脏病风险增加

许多人认为粗粮有助于降低胆固醇,但如果吃得不当,粗粮反而可能增加心脏病的风险。

尤其是一些加工过的粗粮产品,它们往往会加入过多的盐和糖,过多的盐会增加高血压的风险,而过量的糖则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进而引发糖尿病。

虽然全麦面包、燕麦片这些食物通常被认为是健康的选择,但如果它们的加工过程不当或是搭配不健康的食材,吃多了也会对身体产生负面影响。

三、食用粗粮时,要注意好这4点

在知道粗粮对身体的坏处后,很多人都以为粗粮是不是就不要吃了。其实不然,粗粮虽然可能会带来一些健康问题,但只要注意好细节,就能获取它的优点。

为了更好地从粗粮中获取营养,以下几个方面一定要留心。

1.控制量

粗粮虽然健康,但并不是吃得越多越好。吃太多粗粮,尤其是纤维含量特别高的那种,可能导致肠胃不适,甚至出现腹胀、便秘等问题。

纤维虽然对肠道有好处,但过量的纤维可能让肠道超负荷,反而引发不适。

每个人的消化能力不同,最好根据自己身体的反应来调整摄入量。合理的饮食比例才能让粗粮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而不是给身体增加负担。

2.选择合适的粗粮种类

粗粮有很多种类,有些种类的粗粮营养丰富,有助于健康,而有些可能含有对身体不利的成分。

比如,有些未经精加工的粗粮可能含有植酸等抗营养物质,长期食用过多,会干扰矿物质的吸收,影响健康。

所以在选择粗粮时,最好选一些经过适当加工或者天然营养成分更平衡的品种,避免一些可能带来负面影响的粗粮。

3.注意搭配

粗粮的营养成分虽然丰富,但它们并不是万能的,单独依赖粗粮来满足身体所需的所有营养是不现实的。

比如,粗粮中的铁、钙等矿物质容易受到抗营养物质的影响,导致吸收率下降。如果长时间食用过多粗粮,可能会导致这些重要营养素的缺乏。

因此,在食用粗粮的同时,配合一些蔬菜、水果、蛋白质类食物,能够确保营养的均衡摄入。

合理的食物搭配,能让粗粮中的营养更好地被身体吸收,并避免出现缺乏其他营养成分的问题。

4.注意食物的加工方式

粗粮本身的营养价值很高,但它们的加工方式会直接影响最终的健康效果。未经精细加工的粗粮可能保留了更多的天然营养成分,但也往往含有较多的抗营养物质或者难以消化的成分。

而经过加工处理的粗粮则在去除某些不利成分的同时,可能会流失一部分营养。

所以,食用粗粮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来选择不同加工方式的粗粮。如果消化功能比较弱的人群,可以适当选择经过加工的粗粮,减少肠道负担。

而对于健康的年轻人,适量选择一些未经过度加工的粗粮,有助于提高膳食纤维和微量元素的摄入。

通过这些细节的调整,既能享受粗粮带来的健康好处,又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健康风险。

四、结语

要记住,粗粮并不是万能的,它有它的优点,也有它的局限。

大量食用不仅不会让我们变得更健康,反而可能因为消化不良、营养不均衡等问题,影响我们的身体。

只有控制好食用量,选择适合自己的粗粮种类,合理搭配其他食物,才能真正把粗粮的健康潜力发挥到最大。

参考资料

[1]联合国发布《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J].中国食品学报,2020,20(07):171.

1 阅读:1087

评论列表

沉默王哈哈

沉默王哈哈

7
2025-02-14 23:36

我想把这孙子打得满地找牙。

若云谈健康

若云谈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