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青龙不抬头,就怕大地不抬头,为啥?二月二龙抬头,有啥讲究

乡土山人 2023-02-17 09:42:43

二月将至,农历的二月初二为龙抬头,这个节日到底是怎么来的?有什么习俗?俗话说:不怕青龙不抬头,就怕大地不抬头,青龙抬头到底有什么意义?

龙抬头的来历

人们把夜晚的星空划分为四大区域,东方为青龙,西方为白虎,南方为朱雀,北方为玄武。各由七宿组成,共二十八宿。二十八宿绕天一圈,就像天空的坐标一样。随着地球的公转,四大星区也在跟着斗柄的指向而运转,一年一圈,被称为“斗转星移”。

《天官书》中说: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乡。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皆系于斗。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西,天下皆秋。而北斗星的斗柄永远指向青龙七宿的心宿,所以心宿之位就是斗柄的指向,心宿在东,天下皆春。

心宿二星就是大火星,也就是斗柄的指向,所以人们根据这颗星还制定了“大火历”,并设有“火正”一职专门观测此星。此时心宿即将东升,也就意味着角宿已经从东方升起,角宿为青龙第一宿,就像龙头从东方升起一样,被称为“龙抬头”。

龙抬头的意义

所谓龙抬头,也就是青龙七宿即将从东方升起,最先升起的就是龙头,也就是角宿,其象为见龙在田。青龙七宿的心宿之位,就是斗柄的指向,青龙东升,也就意味着斗柄东升,阳气生发。万物的生长都是在阳气的催动下才发生的,所以青龙东升,万物生长。

夏季青龙七宿升至南天正中,谓之飞龙在天,此时阳气已强,少阳转为了老阳,万物已经长大,因此夏为大。秋季青龙西落,阳气隐藏,少阴收敛,万物成熟而枯萎。冬季青龙七宿沉于地平线以下,潜龙在渊,万物凋零。

所以龙抬头的表象为青龙东升,底层力量为少阳生发,而阳气的根源就是太阳,因此龙抬头原本是祭拜太阳,迎接阳气生发,万物生长的节日,被称为“中和节”。中者摇三阳之中,和者酌二气之和,气至中和,天地交泰,万物生长。

《燕京岁时记》说:二月二日,古之中和节也。今人呼为龙抬头。是日食饼者谓之龙鳞饼,食面者谓之龙须面。闺中停止针线,恐伤龙目。所以二月二,龙抬头,就是阳气抬头,万物抬头,地气升腾的标志。

如果用两个字来描述传统文化,那就是“中”和“气”,这个“中”字可谓博大精深,不东不西,不南不北,不上不下,不多不少,一切都刚刚好。如果五行之气达到中和,那就是五行均衡,不强不弱,季节当令,气候平顺,一切安康。

人们之所以看生辰,就是看生辰中所包含的五行之气是否均衡,弱者帮扶,强者抑制,其目的也就是达到中和的目的。所以“气”为一切力量的根源,中为一切力量的标准,黄帝内经中最重要的概念就是“气”,因此“中和节”这个名字很高大上,龙抬头只是一个表象。

二月二龙抬头,有什么习俗?

1、接龙气

龙抬头也就是阳气抬头,少阳生发,天地之气逐渐相通,万物开始生长。所以龙抬头,也就是万物抬头,大地之气开始抬头。人生活在地表的大气之中,当然也要顺应气候的变化,以迎接龙气,其实就是迎接阳气。

所以在龙抬头的早晨,第一缕阳光洒下之后,人们面朝太阳升起的方位,也就是朝东深吸一口气,谓之“采龙气”,也就是吸收阳气。并将手掌朝向太阳,在手上写一个顺字,借着东升的太阳,驱逐晦气,让自己四季顺利。

人们在此日剃头,也是顺应龙抬头的一种表现。其实真正的“采龙气”之日是卯月的第一个卯日,迎接卯时的太阳东升。因为太阳就是万物生长的力量,是阳气生发的根源。迎接青龙东升,也就是迎接少阳生发,万物生长。

2、吃龙食

在龙抬头这一天,人们为了讨个吉利,就将所吃之食物称之为“龙食”。人们在这一天吃猪头肉来代替龙头。用青菜做成菜团,被称为“青龙蛋”。此日吃面条被称为“龙须面”,吃烙饼就为吃“龙鳞”,饺子则代表“龙牙”等。

因为青龙七宿就是斗柄的指向,决定着阳气的生发,而阳气生发就是万物生长的力量。阳气生发,天地交感,普降甘露,所以飞龙在天之时,就是雨季最多的时候。人们在这一天吃龙食,也是希望自己顺着阳气的生发而健康成长。

3、拜土地

二月二青龙抬头,也就是阳气生发,万物生长。然而万物生长都离不开土地,土生万物,也是万物之库,所以龙抬头也是祭拜土地的日子。祭拜土地也就是希望土中长出的万物可以顺利成长,也就是祈求庄稼丰收。

东方鳞虫,以龙为长,龙抬头,则万物抬头,也是各种虫子抬头之时。于是龙抬头之时,也是驱虫的日子。人们在这一天将家里打扫干净,用蜡烛照亮墙角和房梁,并用小木棒敲打门窗,谓之“敲龙头”。

俗话说: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二月二,敲门框,金子银子往家扛。这些习俗都是人们对生活的一种美好的愿望,就像是过年贴春联,放鞭炮一样,至于有没有用处,不必在意,算是一种仪式感吧。

二月二,青龙抬头,其真正的意义在于阳气抬头。如果青龙已抬头,而阳气依然不抬头,也就是天寒地冻,河面不结冰,地气不升腾,那就不“中”也不“和”了。所以“不怕青龙不抬头,就怕阳气不抬头”,阳气不抬头,也就是地气不升腾,天地不通,则气候反常。

4 阅读:351
乡土山人

乡土山人

传统文化,节气节日,民间习俗,农谚俗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