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为什么不喜欢张廷玉,且变着花样的把这位老臣逼到墙角?

大大的读文 2024-12-06 22:05:59

《张廷玉:三朝重臣的荣辱兴衰与乾隆朝的风云变幻》

嘿,各位历史爱好者们呀!今天咱们可得好好唠唠张廷玉这位在清朝历史上极具传奇色彩,却又满是坎坷波折的人物。

乾隆十四年(1749 年)正月,那对于张廷玉而言,就像是人生的一个分水岭呀。这位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都留下深深印记,担任宰相长达 27 年之久的重臣,终于决定致仕了。想他这一生,历经了多少朝堂上的风风雨雨,本以为致仕能给自己的仕途生涯画上一个还算圆满的句号,可哪成想,后面发生的事儿,那真是让人唏嘘不已呀。

乾隆当时御制三首诗作为赏赐,按说这该是多荣耀的事儿呀,要是搁在别的帝王那儿,臣子估计得激动得几宿睡不着觉,把这三首诗当成传家宝一样珍视呢。可乾隆是谁呀?那可是文采了得,作诗对他来说就跟家常便饭似的,三首诗?哼,哪怕一天写上几十首、几百首,那都不带喘气儿的呀。所以张廷玉心里呀,其实就该明白,这赏赐看似是恩宠,实则可能没那么沉甸甸的分量呢。在这种情况下,他就该洒脱点儿,麻溜儿地致仕回老家,安享晚年去呗。

但人呐,就是这么复杂,尤其是上了年纪,经历了太多事儿之后,有时候就容易犯糊涂。张廷玉这位有着“清廷第一汉臣”光环的人物呀,接下来的操作,那可真是一错再错,直接把自己推进了万丈深渊,想爬都爬不出来喽。

咱们不妨把时间线往回拉一拉,好好看看张廷玉的前半生。他生于清康熙十一年(1672 年),安徽桐城那可是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呀,而他家更是了不得,父亲张英那可是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妥妥的朝廷栋梁。有这么个厉害的老爹,张廷玉打小儿那就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官二代呀。不过人家自己也争气,康熙三十九年(1700 年)就中了进士,顺利进入翰林院,从此开启了他那一路开挂般的仕途之旅。

到了康熙五十九年(1720 年),他已经官至刑部左侍郎,随后更是步步高升,迁为吏部左侍郎。这升迁速度,那在当时的官场也是让人刮目相看的呀。等雍正继位后,张廷玉更是迎来了他仕途的高光时刻。一方面,父亲张英曾是雍正的老师,这层关系那自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呀;另一方面,张廷玉自己的能力那也是有目共睹的,是金子到哪儿都发光嘛。于是乎,雍正元年,他就迈进了内阁,成了文渊阁大学士,还陆续兼任礼部尚书、户部尚书这些个重要职位呢。

在这期间呀,他干了两件特别漂亮的事儿,一件是通过和平手段解决了棚民问题。您想啊,这棚民问题可复杂着呢,涉及到人口安置、土地分配、治安管理等等诸多方面,朝廷为此头疼了好久,可张廷玉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谋略,硬是把这个难题给化解了,这得是多厉害的本事呀。还有啊,在朝廷对准噶尔部用兵的时候,他在后方那也是出谋划策,发挥了赞画之功,就好比是战场上的幕后军师一样,对战事的顺利推进那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呢。

也正因如此,张廷玉的政治生涯那是一路飙升,很快就坐到了内阁首辅(领班大学士)兼首席军机大臣的位子上,成了当时朝廷里汉臣的头把交椅,就算和那些满臣比,除了怡亲王胤祥,其他人那都得对他礼让三分呢,真可谓是“二人之下、亿人之上”,那风光无限的劲儿,想想都让人羡慕呀。

张廷玉有句座右铭,叫“万言万当,不如一默”,从这话就能看出来,他虽然身处权力核心多年,历经三朝,可为人还是挺谨慎的。不过呢,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呀。他从康熙末年就进入权力中枢,在雍正时期那更是成了大臣里的第一人,再加上父亲张英在康熙年间就在内阁宰辅的位子上待了好些年,他自己又多次担任乡试主考官、会试总裁官、殿试读卷官这些重要角色,那门生故吏可不就遍布天下了嘛。到了乾隆时期的朝堂上,出现“张党”的说法也就不足为奇了。说起来,这也不是张廷玉自己想结党呀,他或许也想低调来着,可树大招风,这地位和影响力在那儿摆着呢,有些事儿还真就由不得他了呀。

再说说雍正驾崩那事儿,遗命张廷玉、庄亲王允禄、大学士鄂尔泰为顾命辅政大臣,还特意留下遗诏让张廷玉配享太庙。这可不得了啊,整个清朝,汉臣里能有这待遇的,独他一份儿呀,满臣想得到那也是难如登天呢。人要是太顺了,哪怕心里再谨慎,难免也会有点儿飘。张廷玉也没能逃过这人性的弱点呀,一辈子顺风顺水,功名利禄就跟主动往他怀里钻似的,位极人臣对他来说就跟玩儿似的,时间长了,心里多少会有点儿放松警惕了呗。

可乾隆可不这么想啊,张廷玉那巨大的政治影响力,在乾隆眼里那就是根刺儿呀,扎得他心里不舒服呢。倒不是说乾隆担心张廷玉谋反,就凭张廷玉那性格和实力,就算有那个心,也没那个胆儿,更没那个能力呀,就是把一千个张廷玉捆一块儿,也翻不出啥大浪来。关键是张廷玉有时候爱对朝堂上的事儿指手画脚,像科举改革、均田限田,还有乾隆视察太学这些事儿,他都要发表发表自己的看法,提提建议啥的。这在乾隆看来,那就是挑战自己的皇帝威严呀,乾隆又是个小心眼儿的主儿,能乐意吗?肯定不乐意呀,所以打心眼里就对张廷玉有了抵触情绪。

这不,乾隆就开始出招整治张廷玉了。乾隆三年(1738 年),特旨加封张廷玉为三等伯爵。这可不得了呀,要知道清朝那可是向来没有文臣封爵的规矩呀,明朝的时候,文人能封爵的也就四个人,诚意伯刘基那是跟着开国打天下的功勋,靖远伯王骥、威宁伯王越、新建伯王守仁那可都是在对应的正统朝、成化朝、正德朝有实打实的显赫军功在身呢。所以张廷玉这个三等伯,那含金量可不低呀。清朝的爵位本来就难拿,皇室宗亲看着都有爵位,可除了那几个铁帽子王能世袭罔替,其他的都是降等袭爵,几代下来就剩个奉恩将军爵位,也就勉强能糊口,没啥实际权力了。正常情况下,甭说是汉臣了,就是满臣想弄个爵位,那都得脱层皮呀。就拿雍正朝平定准格尔的大战来说吧,北京城的满人那是家家戴孝,付出了多大代价呀,可战后能封爵的也就那么几个人而已。张廷玉之前就因为雍正遗命配享太庙,已经让不少汉臣眼红了,这次又封爵,好家伙,汉臣们的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满臣们也都酸溜溜的,心里别提多不服气了。乾隆这一招,明眼人一看就是捧杀呀,把张廷玉架在火上烤呢。

这张廷玉捧着封爵诏书,心里那叫一个五味杂陈呀,纠结得不行。为啥呢?因为乾隆没明确说这三等伯是世袭还是不世袭呀。要是不世袭的流爵,对张廷玉来说,那真就是个虚名,没啥实际用处呀。您想啊,张廷玉在雍正朝那可是内阁首辅(领班大学士)兼首席军机大臣,那地位在整个清朝都是独一无二的呀,除了皇帝和常务副皇帝(当然清朝没这正式称呼,就是打个比方哈),其他人,哪怕是亲王,在他面前那都得矮半截儿呢。他要是给亲王行个礼,估计亲王得琢磨好几天,晚上都睡不好觉,觉得受不起呀。在张廷玉眼里,这伯爵要是不世袭,可不就跟蝼蚁似的,不值一提嘛。

但要是世袭罔替的三等伯,那可就完全不一样了呀,这可是能传家的宝贝呀,虽说他自己厉害,他爹也厉害,可谁能保证儿孙后代一直都那么有出息呢?有了这个世袭的爵位,那就能跟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家族荣耀就能世世代代延续下去了呀。所以张廷玉心里那个纠结呀,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可又没办法直接去问乾隆,毕竟这事儿太敏感了,问不好那就是自找麻烦呀。而这恰恰就是乾隆玩的小心思,故意放个诱饵在那儿,就等着张廷玉上钩呢。

结果呀,张廷玉终究还是没经住诱惑,利令智昏了,他上疏请求将爵位直接赐给自己的儿子,这不明摆着就是想变相把爵位落实成世袭的嘛。人一旦有了贪念,有了所求,那破绽就露出来了呀。群臣本来就对他羡慕嫉妒恨,这下可好,更是抓住把柄了,那眼神里的不满都快溢出来了,就跟兔子眼似的,红得吓人呢。后来刘统勋上疏,说张廷玉权势太显赫了,建议在三年之内停止其子弟门生的升迁。乾隆虽然没同意这个提议,可他倒好,把这奏疏给群臣公开了,这下朝堂上可就热闹了,大家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张廷玉这脸可算是丢大了,被当众打了脸呀,那面子往哪儿搁呀。

乾隆见这招挺管用,又接着使坏,诏令内阁行走列名的时候,让满臣讷亲在前;吏部行走列名的时候呢,让汉臣张廷玉在前。这一下可就乱套了呀,本来好好的官场秩序,被他这么一搅和,全乱了分寸了,就好像大家正玩儿着游戏呢,他这个庄家突然改规则、掀桌子,让人猝不及防呀。这时候的张廷玉,都已经年过古稀了,对那些官场职位啥的,其实早就看淡了,他心里就惦记着一件事儿,就是自己死后,乾隆能不能遵守雍正的遗命,让自己顺顺当当配享太庙呀。

于是,张廷玉就上疏以老病乞休,想着自己都这把老骨头了,身体也不好,就回老家养老去吧,也不给皇上您添麻烦了。可乾隆呢,回了个谕旨说:“岂有从祀元臣归田终老之理?”您听听,这话听着是挽留,可实际上呢,那意思就是在暗示张廷玉,配享太庙这事儿,可还不一定靠谱呢,说不定哪天就黄了呀。这乾隆可真是把张廷玉的心思拿捏得死死的呀,太精明了,也太让人无奈了。

就因为乾隆这话,张廷玉估计也是急糊涂了,居然做出了要挟乾隆给出一个凭证,以保证自己配享太庙的荒唐事儿。这可犯了大忌了呀,哪有臣子敢要挟皇帝的呢,这不是自寻死路嘛。不过乾隆当时还真给了凭证,可没过几天,就以“不知进退”为由,把张廷玉的爵位给剥夺了。但张廷玉这时候也顾不上爵位了,他就想着只要能配享太庙就行呀,别的都不重要了。

到了乾隆十五年(1750 年),张廷玉又请求归乡,心里估计想着,我知道您看我不顺眼了,那我躲远点总行了吧,眼不见心不烦呗。可这倒霉事儿啊,就跟商量好了似的,一件接着一件。这时候皇长子永璜刚去世,而张廷玉之前当过永璜的老师呀,乾隆就以“张廷玉对永璜没感情”这么个牵强得不能再牵强的借口,罢去了张廷玉配享太庙的资格。这理由简直太荒唐了呀,学生病逝了,老师回乡养老,这能有啥关系呢?难道非得让老师陪葬才叫有感情呀?这也太不讲理了吧,可乾隆就是这么任性,谁也拿他没办法呀。

等张廷玉回老家之后,乾隆还不放过他,又以“张廷玉的亲家——四川学政朱筌犯罪”为由,要求张廷玉把之前宫廷赏赐的器物全都交上来。您说这张廷玉冤不冤呀,辛苦了一辈子,风光了大半辈子,到老了,啥都没落下,被折腾得够呛,那心里得多难受呀,真是晚景凄凉,让人看了都忍不住叹气。

乾隆二十年(1755 年),张廷玉在无限懊恼和遗憾当中,病逝于安徽桐城老家,享年八十四岁。本来这事儿到这儿也就结束了,可让人更无语的是,张廷玉都死了呀,乾隆又下令让他配享太庙了,还在牌位上写着“三等伯张廷玉”。这乾隆到底想干嘛呀?这么做,看似是自己落了个宽容大度的好名声,可实际上呢,张廷玉活着的时候因为这些事儿受尽了折磨,懊恼了一辈子呀,这不是典型的杀人诛心嘛。

其实呀,仔细想想,乾隆倒也不是单纯地讨厌张廷玉这个人,而是他作为皇帝,坐在那至高无上的龙椅上,容不得有像张廷玉这样“门生故吏满天下”的三朝重臣呀。皇帝嘛,都希望权力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谁愿意身边有个影响力这么大的臣子呢,哪怕这个臣子忠心耿耿,那也不行呀。再加上乾隆本身性格就比较小肚鸡肠,又爱跟老爹雍正较劲儿,老爹认可的事儿,他就想反对,老爹反对的事儿,他偏要认可,就这么拧巴着呢。所以呀,张廷玉在乾隆朝,那注定了只能走上晚景凄凉这一条路了,这就是命运的无奈呀,也是封建王朝权力斗争下,臣子的悲哀呀。

咱们站在历史的角度来看,张廷玉这一生,有辉煌的成就,也有令人惋惜的结局。他的谨慎、他的才能,让他在康熙、雍正两朝得以大展拳脚,为朝廷做出了诸多贡献。可到了乾隆朝,却因为种种原因,陷入了这样的困境,这也给咱们后人提了个醒呀,在权力场中,哪怕再小心谨慎,有时候也难以抵挡那复杂的局势和帝王的心思呢。

各位朋友,你们觉得张廷玉的一生是不是充满了无奈和悲哀呢?欢迎大家一起讨论讨论呀,毕竟历史就是这样,越品越有滋味呢。

0 阅读: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