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长辈送茶具,请问是紫砂的好?还是陶瓷的好?怎么送更体面?

小陈茶事 2025-03-15 10:14:43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大鱼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几年前,在别处看到过一种说法:

“喝茶的尽头是普洱茶,泡茶的尽头是紫砂壶。”

每当这话出现在社交平台上,总能激起一场热烈的论战。

总有那么一群人,习惯以个人的主观感受为标尺,衡量和评判整个世界,令其他人倍感无奈。

毕竟,每个人的口味喜好和喝茶习惯各有不同。

哪怕是六大茶类中相对冷门的黄茶,也拥有一批稳定的受众群体。

茶圈里百花齐放,为大家带来更丰富、更多样化的选择,又何必强硬将它们分出三六九等呢?

再来说说茶具,早年间紫砂风潮席卷而来,身边不少朋友也跟着入手。

然而,因为价格太贵平时舍不得用,更多时候只是将它们当做收藏品观赏,或是作为赠礼,送给重要的对象。

送礼,讲究的是投其所好,对方如果是经常喝茶的人,送茶具往往不会出错。

这两天就有茶友陷入了纠结,本打算挑几件茶具送给长辈,却在紫砂和陶瓷的材质选择上颇感苦恼。

其实,除非对方有明显的偏好,大多数情况下,选择陶瓷茶具更不容易出错。

都说紫砂茶具更名贵,为什么不推荐作为送礼首选?通过以下方面的考量,相信大家就能明白其中缘由。

《2》

第一点,不懂行的人买紫砂,很容易踩坑。

当下市场,紫砂茶具虽然不再是炙手可热的存在,但依旧有着不小的影响力。

要想买一把泥料上乘、做工精细的紫砂壶,上千的价格对不少人来说,也是不小的开销。

当然,也不乏预算充足的茶友认为,送给长辈的礼物,价格贵一些也无妨。

但问题在于,即便是愿意为紫砂壶买单,也不一定能买到真正物有所值的作品。

尤其是那些不懂行的茶友,在挑选过程中被有心之人误导,早已不是个例。

曾经有段时间,圈子里曝出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化工壶”事件。

紫砂壶用的泥料较为特殊,一些商家为了降低成本,将普通陶土经过调色处理后,就冒充紫砂进行销售。

检测结果显示,这些紫砂壶存在严重的重金属超标问题,对人体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即便不提实用性和美观性,在最基本的安全方面都存在隐患,怎么能让人买得放心?

除了廉价的“化工壶”,还有一些泥料较次的紫砂茶具,价格也不算低。

如果经验不足,单凭商家的介绍和图片展示,很难看出问题所在。

身边就有朋友表示,从前听别人介绍,也跟风买了一只紫砂壶。

当时泡了几次茶,每次都有明显的灰尘味和土腥味,直接打消了喝茶的兴致。

虽然表面有着精美的书法雕刻,但泥料有问题,如今只能摆在架子上默默落灰。

显然,要是买到了这样的紫砂茶具送给长辈,即便花了大价钱,中看不中用也落不到实处。

《3》

第二点,在日常打理方面,紫砂壶比瓷质盖碗更费劲。

在茶道六君子里,有一样形似毛笔的小物件,名为毛刷。

湿泡台盛行的那些年,泡茶结束后,茶盘雕花处若需要精细清理,少不了它来发挥作用。

同时,有养壶习惯的茶友们,还要专门备一只毛刷,用茶汤沾湿之后,细致拂过紫砂壶的每一处表面。

在紫砂圈里,众人将这特殊的爱好称为“养茶山”。

据说,一把养护得当的紫砂壶,即便仅注入清水,也能从中品味到丝丝缕缕的茶香。

说到底,那些被茶友们视为珍宝的厚厚茶垢,实际上是对紫砂壶长期不进行彻底清洗的结果。

表层不上釉的紫砂壶,手感比瓷质茶具更粗糙。

特别是深色的紫砂壶,一旦内壁粘附上茶渣也不容易被发现,再加上壶口小,打理起来有一定难度。

在壶嘴内壁、壶盖与壶口的合缝处,这些部位平时如果没有勤快打理,很快就会积累起黑褐色的茶垢。

而瓷质盖碗表面光滑,碗口直径足够大,内部情况看得清清楚楚。

除了泡茶时能观察茶叶具体的情况,清洗时也不易残留茶渣和茶渍。

用清水冲一冲、拿纳米海绵擦一擦,瓷质茶具瞬间就能恢复原有的亮洁与光泽,日常打理更省心。

《4》

第三点,紫砂吸附性强,瓷质茶具冲泡效果更还原。

总有人认为,盖碗泡茶容易烫手,送礼选紫砂壶更周到。

实际上,要论起冲泡效果,瓷质盖碗的风味还原性,可不是其他茶具能轻易企及的。

单单是茶水分离的表现,不管是快客杯、飘逸杯还是紫砂壶,都不如瓷质盖碗干脆利落。

另外,在紫砂圈里,还有着“一壶侍一茶”的说法。

无论是盖碗还是茶壶,只要是紫砂材质,表面的双气孔结构都赋予了它们吸附性。

如果先泡过普洱,再用来泡白茶,茶汤中便会不可避免地混入前茶的香气。

原有的滋味也明显减淡了不少,整体风味变得混杂。

一壶泡一茶,便是目前最可行的解决方式。

只有在冲泡熟普这类容易产生杂味的茶叶,紫砂茶具才能真正体现出优越性。

不仅削弱茶汤中陈味、闷味的存在感,茶汤口感也顺滑,留下更纯粹的滋味体验。

对比之下,瓷质茶具没有那么多的讲究,效果也更公平公正。

大大小小的茶叶评审会上,所使用的泡茶用具,几乎都是清一色的白瓷盖碗。

用清水清洗干净,再借助沸水烫一遍,去除茶具表面附着的杂质和水味后,便正式开启泡茶的步骤。

不吸香不吸味的材质特性,使得瓷质盖碗冲泡任何茶都能体现出真正风味,实用性无可替代。

《5》

喜欢喝茶的老茶客,往往每天喝过两三回才觉过瘾。

能让对方用着习惯、用着顺手,送礼更能体现实际价值,提升在长辈心里的形象。

建立在器型和材质恰到好处的基础上,再挑选带有美好寓意的茶具,也更显贴心。

作为晚辈赠送的礼物也好,作为单纯的泡茶用具也罢,最重要的便是能满足需求和喜好。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0 阅读:5
小陈茶事

小陈茶事

小陈姑娘陪你一起分享好茶!分享喝茶带来的种种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