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诺贝尔文学奖公布了,很遗憾,中国女作家残雪再一次落选,没能创造奇迹。
当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可能很多人都会发出疑问:这个残雪是谁啊?怎么从来没听说过?
确实,连我这个多年从事文字工作的人,也只是知道她的名字,却没有看过她的书,也不能说一点都没看过,当年上大学时,在图书馆看过她写的《黄泥街》,但看了几页就放弃了,实在是看不下去啊!
很多人说,要是评选中国最晦涩难懂的作家,残雪肯定能排第一。
所以,虽然残雪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但大多数普通读者还是对她不了解的,即使买她的书,也基本上看不了几页,不要有太多期待。
不过,她的书虽然难懂,但她说的话却很通俗易懂,我特地挑选了一些她说过的话,来了解一下残雪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对于自己成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残雪是这样说的:“诺贝尔文学奖并不意味着什么,它只不过是一个奖项,并不能代表作家的水平,我不会太看重这个奖项。人们把诺贝尔文学奖捧得太高,实际上有很多没有入选诺奖的作品同样成就经典,诺贝尔文学奖就像身前的挂饰,有它自然耀眼,无它也难掩光辉。”
不得不说,残雪的态度还真是超脱啊,境界不是一般的高!
对于自己的作品晦涩难懂,残雪也作过解释,说:“我的作品的一个特点,就是必须要研究才能叫做‘看’,非得要研究,才能叫读我的作品。等有一天人们富裕了,去寻找生命的意义时,才会真正去读我的小说。而真正要读懂,可能要到一个人真正经历了世事沧桑,能够彻悟人生的时候。”
可见,残雪也不建议普通读者去看她的作品,要有研究的精神、求道的精神才行。
对于写作的意义,残雪是这样说的:“功名利禄对我意义不大,我只需要专心对艺术、文学本身负责。文学给了我丰美的精神生活,也让我的日常生活感到畅快。日常生活中,我连买个菜、跟物业打个交道,都有幸福感浸透。因为文学与生活,已经互相渗透,既有小市民的快乐世俗生活,精神上又有高级的极致享受。”
看到这段话,我好像想起了王小波,另一个有趣的灵魂,都主张精神的自由,不要去追求什么功名利禄,而要去追求精神上的极致享受。
对这个问题,残雪还说过:“一名纯文学作者的真实突破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他的作品所达到的精神深度。”
在短篇集《从未描述过的梦境》中,残雪介绍了自己的写作经历,说:“我到过了那种异境,我看见了,有时看见的是一条鱼、一个香炉,有时看见的则是可以在其间长久跋涉的大山。小的异物透明而精致,放到耳边,便响起宇宙的回声。这样的异物可以无限止地变换,正如人在异境中可以无限止地分身。既令人眼花燎乱,又万变不离其宗。
“每天,我有一段时间离开人间,下降到黑暗的王国去历险,我在那里看见异物,妙不可言的异物。我上升到地面之后,便匆匆对它们进行粗疏的描述。我的描述的工具是何等的拙劣。然而没有关系,明快的、回肠荡气的东西会从文字间的暗示里被释放出来——只要作品同精于此道的内行读者相遇。”
所以,残雪的作品已经超出了文字的范畴,而是用精神在交流,一般人自然很难看得懂。
另外,残雪对中国的一些作家很不屑,曾经说:“对中国文坛,我早就说了,不抱什么希望了,也懒得评价了。因为我搞这一套,他们不欣赏我,我也不欣赏他们那一套。许多作家都在文坛混,同那些所谓批评家抱成一团来欺骗读者。因为现在大多数读者还不够成熟,分不出作品的好坏。”
是不是骂得很痛快?反正残雪也不跟他们来往,自然也不用给他们留面子,而且,残雪说的也确实有道理,现在那些中国的作家确实很丑陋,只会抱成一团互相吹捧,像贾平凹的女儿贾浅浅,写那么丑陋的诗,还被吹捧成“著名诗人”,名利双收!
残雪对中国人也提出过批评,说:“中国人对日常生活的态度缺乏一种自我意识,就是不善于分析自己,只是大家这样做我就跟着做了,一窝蜂。到世界各地的留学生都要成堆,‘个性’这些东西对于中国人来说还是遥远的事情,一窝蜂就是我们这个文化最大的特点,没有自我意识。”
应该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残雪也说过:“我们的救赎应该靠我们自己。中国人过去是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精神的,我们也不看重这个东西。但到了今天,靠宗教来拯救人的努力早就失败了,我主张用艺术和哲学来拯救。纯艺术与纯哲学发源于西方,现在呈没落趋势,唯一的出路应该是同东方传统结合,让东方文化来给它输血。”
可见,残雪并不是一味地看低中国,而是认为东方文化能够拯救西方世界。
残雪对自己在这方面的努力也很自信,说:“把作品和西方文化的融合方面,我应该是中国作家里做得最好的,所以国外读者能把我的作品作为文学来接受,我觉得这是很少有的。因为我的方法和其他作家都不同,我很谦虚、很努力地想去理解、认识西方文化,并且将其很好地同中国文化结合起来,老老实实做了几十年的工作。然后把我作为中国人的优势在西方发挥出来了,所以他们觉得我的作品很新奇。要不然那么多外国人都没有得奖,为什么我的作品能被选中呢?如果我的作品类似他们曾经诞生的那些文学风格,比如卡夫卡、但丁、塞万提斯等,那他们就没什么新奇感了。”
对于大家对自己的不理解,残雪也说过:“湖南是一个奇怪的地方,是怪人多的地方,如果说得不客气,湖南人乖僻,说得好一点,是认真追求,而且一旦开始便停不了了。”
最后,用残雪的一句“金句”来作为结束吧——“我想,我们都不是天才,所以才会有这样的差距。”
(参考资料:《湖南日报》《北京晚报》《新闻天地》《中国文化报》)
用户10xxx84
批评谁都会,正如一个孩子总是向别人埋怨父母这样不成那样不成,这缺点那缺点,而自已却衣食无忧,对家庭无半点建设!
仙袂一再飘举 回复 10-12 15:05
你父母有你这样一个孩子,三生有幸。
枏木
缺乏独立思考是伪命题只是有些人,很多事物没有朝着自己想像的那样发展预期,所以一些人用此话来作为嘲笑或攻击别人的工具,以彰显自己与众不同。如果中国多数人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就不会发展出几千年丰富灿烂的文化与文明,我们中华文明只是最近一百年多年才落后,其余朝代都是我们俯视世界各方。
格萊娒德林 回复 10-15 14:01
看了宣传,然后反思我们为什么比不上西方,这就是有独立思考能力。[吃瓜]看了宣传,觉得宣传的有问题,然后拿出反例,质疑虚假宣传,这个就是没有独立思考能力。
打狗不看主人
很多就是骗子,怀念过去农村,现在让它去都不去
用户10xxx63
今年诺奖必须颁给韩国人,因为尹锡悦上台后,充当美欧的狗,给韩国和东亚带来了极大创伤。美欧需要施舍一个奖项,治愈一下韩国,因为这条狗现在蔫了,不利于美欧大战略!需要刺激一下让他狗叫!
用户10xxx63 回复 10-12 12:35
今年诺奖也得想办法给日本好一个,因为日本叫的也欢!所以搞了一个和平奖,笑死人[滑稽笑]
用户10xxx63 回复 10-12 12:36
今年诺奖也得想办法给日本好一个,因为日本叫的也欢!所以搞了一个和平奖,笑死人[捂脸哭]
没有昵称
都什么牛鬼蛇神?
信州司马
比管谟业强一些
岭南燕赵
有事儿没事儿总想着如何去国外获奖的作家不是脑残就是坏了良心,例如汉奸莫言,因为美帝等西方反华势力看不得中国有一丁点好,只有糟践中国、诬陷中国、丑化中国和妖魔化中国才能取得西方的认可,大家看看是不是这样,莫言不就是靠这样获的奖吗!
感恩的心
她的逻辑思维与我们大多数人不同,比如说独立思考,我反而觉得她说的有道理,每个人都有独立思考能力,但她说的独立思考能力,是个性的创造力,我们国人执行力很强,个性化的东西反而不多。我们的教育是模式化教育,国外的是个性化教育。所以是各有所长,不能一概而论。大家一起讨论,不要先入为主的人身攻击,要考虑对方逻辑分析的问题出在哪儿?她的分析有没有一定的道理。她既然说是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她的文学根基。那我们看到她的作品,就有些启发了,作品中哲学思想,精神层面的东西很多,现实与虚幻的相融合。照本宣科真的是看不懂她的作品,不是她在故弄玄虚,是她的感受转化为作品。所以外国人反而更能理解她的作品,问题是精神层面的感受。一家之言仅,供参考[祈祷]
HHF 回复 10-31 00:04
一个中国人,作品只有外国人能看懂,从而责怪中国人,这个逻辑确实有点奇葩。
用户10xxx95
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都是一些看不下去的东西,全是神经病人写的
星宇之魂
没达到西方主子的要求,你看莫,由日本鬼子一路保送,甚至国内得奖都是由日本人牵头让李嘉诚出面。呵呵,现在玩文字的都是资本游戏了,学阀
小筑听涛
第一次听说这么个人,其作品也没看过。查了一下是中国作协会员,也是一个吃饭砸锅的家伙
用户11xxx48
装逼犯而已
东邪
想得诺贝尔文学奖,先得出卖自己的祖国
用户10xxx17
修_行时间短,还要继续努力,名字还是不错的。
yinic
诺贝尔文学奖发给哪个非西方国家,就是对那个国家的羞辱。至于诺贝尔和平奖则是对世界的羞辱!
云姿无式
没有读过这位作家的大作,不知道是不是为了与美国西方争夺话语权,“讲好中国故事”的优秀作品。
W57红色G
喷,谁都会,小孩子刚学会说话的前三句,肯定有骂人的[呲牙笑][呲牙笑]
智慧小赖皮
卖国奖
听雨
一个卖字的罢了,
怼怪物的魔鬼
进入工业时代以后,文学可以大致理解为 精致的废话。
添酒回灯
中国的作家,有对诺贝尔文学奖不屑一顾的人吗?有吗?若有,那就肯定不是中国作家了!
HHF 回复 10-31 00:13
中国作家如果对诺奖趋之若鹜,那他已经死心沦为西方的侧翼,不是中国的作家了。
用户52xxx41
原来是只有一些画画的,写字的妖魔鬼怪。现在连写文章的都出来了,非得精神病才能看
用户18xxx75
没人骂离死不远了
用户21xxx16
超凡脱俗[点赞]
白菜花
我独立思考后觉得她幻视+幻听[得瑟]
HHF
残雪,一个自命不凡,故弄玄虚的女巫。
就不喝奶茶
没看过她的作品,也不一定看得懂,就不看了!
暗恋桃花源
没看过,还是喜欢容易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