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颈椎病和腰椎病十分常见,给众多患者带来困扰。由于二者症状存在相似之处,常使患者混淆,延误治疗。今天,咱们就深入了解一下这两种疾病的鉴别与诊断知识。

颈椎长期劳损是颈椎病的重要诱因。如今,很多人长时间低头看手机、电脑,保持同一姿势工作,致使颈椎承受巨大压力。例如,办公室职员小张,每天对着电脑工作超 8 小时,长期低头,颈部肌肉持续紧张,久而久之,颈椎间盘退变加速,最终患上颈椎病。此外,外伤、颈椎先天性椎管狭窄等也可能引发颈椎病。
腰椎病病因腰椎病多与腰部负荷过重相关。重体力劳动者,如搬运工人,长期弯腰搬运重物,腰椎间盘承受的压力远超常人,易造成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进而引发腰椎病。另外,腰部急性扭伤未及时治疗、腰椎退行性改变等也是腰椎病的常见病因。

1. 颈部症状:颈椎病患者常感颈部疼痛、僵硬,活动受限。转动颈部时,可能会听到 “咔咔” 声。比如,司机老王,因长期驾驶,颈部不适,转动脖子时响声明显,这就是颈椎病的典型颈部表现。
1. 上肢症状:上肢放射性疼痛或麻木是颈椎病的显著特征。这是因为颈椎病变刺激或压迫神经根,导致上肢出现异常感觉。患者可能感觉从肩部到手指有放电样疼痛,或手指麻木,拿东西不稳。
1. 头晕、头痛:部分颈椎病患者会出现头晕、头痛症状。这是由于颈椎病变影响椎动脉供血,导致脑部供血不足。患者在转头、抬头或低头时,头晕症状可能加重。

1. 腰部症状:腰椎病患者主要表现为腰部疼痛,疼痛程度因人而异。轻者可能仅在劳累后出现腰部酸痛,休息后缓解;重者则可能出现持续性剧痛,影响正常活动。比如,农民老李,长期从事田间劳作,腰部疼痛难忍,严重影响了日常劳动。
1. 下肢症状:腰椎病常引起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无力。当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时,患者会感觉从臀部沿大腿后侧向下肢放射的疼痛,如同有根筋被扯着。同时,下肢可能出现麻木感,行走时感觉腿部沉重,甚至出现间歇性跛行,即行走一段距离后,下肢疼痛、麻木加重,需休息片刻才能继续行走。
诊断方法全揭秘体格检查1. 颈椎病体格检查:医生会对患者进行颈部活动度检查,观察患者颈部前屈、后伸、侧屈及旋转的情况,评估是否存在活动受限。还会进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即医生一手握住患者手腕,另一手推患者头部向对侧,若患者上肢出现放射性疼痛或麻木,则为阳性,提示可能存在颈椎病。
1. 腰椎病体格检查:对于腰椎病患者,医生会检查腰部压痛部位,判断病变位置。直腿抬高试验是诊断腰椎病的重要方法,医生将患者下肢伸直抬高,若在 60° 以内出现下肢放射性疼痛,则为阳性,高度怀疑腰椎间盘突出症。

1. X 线检查:X 线可观察颈椎和腰椎的整体形态、骨质情况。通过 X 线片,医生能发现颈椎或腰椎是否存在骨质增生、椎间隙狭窄等问题。例如,从 X 线片上看到颈椎椎体边缘有骨刺形成,可能提示颈椎病;腰椎椎间隙变窄,可能与腰椎病有关。
1. CT 检查:CT 能更清晰地显示颈椎和腰椎的骨性结构、椎间盘情况。对于颈椎病患者,CT 可准确判断颈椎间盘突出的程度、方向,以及是否压迫神经根、脊髓。在诊断腰椎病时,CT 能清晰呈现腰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大小,对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 MRI 检查:MRI 是诊断颈椎病和腰椎病最敏感的影像学方法。它可以清晰显示脊髓、神经根、椎间盘等软组织的病变情况。通过 MRI,医生能准确判断脊髓是否受压、水肿,神经根是否受到侵犯,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详细信息。
了解了颈椎病和腰椎病的鉴别与诊断知识后,希望大家能提高对这两种疾病的认识。若出现上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颈腰椎疾病,让我们的身体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