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反华一通操作,伤害约等于零?德媒:美国损失比中国大7倍

历史局面喵酱子 2025-04-23 11:50:45

尽管近期特朗普将大量精力投入到促成俄乌停火,但其外交战略的重心始终围绕制约中国展开。实际上,他急于调解俄乌冲突,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腾出更多资源集中应对中国。然而,过去一个多月,特朗普针对中国的强硬策略,连美国的盟友都表示难以认同。

特朗普试图通过贸易战遏制中国的策略,并未得到盟友的认可,反而遭到质疑。

在近两个月内,特朗普的主要政策集中在两方面:一方面,他试图通过提高关税和发动贸易战,利用经济和金融手段向中国施压,迫使中国在谈判中做出让步;另一方面,他致力于推动美国国内经济的复苏和重建。这些举措旨在强化美国的经济地位,同时在国际贸易中获取更多优势。

特朗普试图通过双重策略针对中国的关键产业。首先,他指责中国在协助美国打击芬太尼问题上表现不佳,并以此为理由对中国商品额外征收20%的关税,旨在削弱中国的消费品制造能力。其次,他以振兴美国造船业为名,计划对中国制造的商船在美国港口停靠时收取高昂服务费,以此打击中国的造船业。这两项措施均旨在通过经济手段限制中国相关产业的发展。

计划一开始就碰上了大麻烦,中国在关税问题上直接摆出了强硬姿态。他们既没打算向美国的不合理要求低头,也没准备为美国的零售企业分担成本。中国明确表示,如果美国想玩贸易战、关税战,那就奉陪到底,直到彻底胜利。特朗普原本想靠威胁和施压来占上风,但这条路走不通,现在只能正面硬刚了。

特朗普政府坚持长期高关税政策的想法,立刻引起了盟友德国的质疑。德国一家数据公司最近发布的研究显示,虽然特朗普挑起的关税战可能让全球大部分国家经济受损,但中国受到的影响相对最轻。

研究数据显示,若特朗普政府持续实施高额关税措施,中国经济增速可能放缓0.1%,而美国经济将承受更大冲击,预计下滑0.72%。从相对影响来看,美国经济所受的负面影响约为中国的7倍。

当前美国的经济形势,已经严重削弱了特朗普在贸易战中的应对实力。

德国方面分析认为,美国对中国发起的贸易战措施,对中国的冲击并不显著,相比之下,美国自身经济遭受的负面影响反而更大。因此,特朗普采取关税手段来推动贸易战的策略,很难取得预期效果。这种判断合情合理,同时也反映出德国对特朗普提出的制造业回流美国计划持怀疑态度。

在当前美国高利率的背景下,明智的投资者不会选择投入利润微薄、融资成本高昂且对供应链要求极高的制造业。事实上,美国的贷款利率已经超过了许多制造业的盈利水平,再加上美国本土供应链的不足,除非有人不惜血本、宁愿亏损也要投资,否则美国的制造业复苏几乎无望。

谈到降息问题,美国目前的高利率环境下,通胀依然居高不下,如果迅速降低利率,很可能会直接引发经济危机,陷入美国人最不愿面对的滞涨困境。因此,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特朗普实际上并没有多少操作空间来进行大国对抗、推动制造业复兴或实现所谓的“让美国再次伟大”的计划。

在无法通过提高税收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来重构供应链的情况下,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的代价只能转嫁给美国消费者。原因很简单,美国本土产品不仅供应有限,价格也比加税后的中国货更高,这种局面无疑令人无奈。由于美国制造业难以振兴,国民总收入又固定不变,而中国出口的商品中包含大量日常必需品,这种政策必然会对美国经济产生深远的负面影响。

中美之间生产力的差异,使得美国在各个领域都难以占据优势。

普通美国人的月收入通常在4000到5000美元之间,扣除联邦和州税以及各类债务后,实际可支配收入所剩不多。随着生活必需品价格的上涨,社会消费能力必然大幅下降,这种影响会迅速从零售业蔓延至整个第二和第三产业。对于中国供应商来说,利润可能会减少,但美国消费者的损失将更为显著。因为即使不直接从中国进口商品,美国消费者最终还是会购买通过越南或墨西哥贴牌后进入美国市场的中国制造产品。

简单来说,美国政界精英一直用同一套说辞批评中俄等国:你们不能只在市场经济和开放政策对自己有利时,才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核心地位。既然美国曾受益于全球化带来的经济繁荣,如今就必须面对“资本无国界”这一现实带来的所有后果。

美国在贸易战中并未取得预期胜利。即便特朗普调整策略,转而采取其他方式遏制中国,也无法扭转美国在经济对抗中的不利局面。数据显示,美国在贸易战中遭受的损失是中国的七倍。无论美国如何变换对华策略,其在经济领域的相对弱势地位依然难以改变。这种结构性困境并非单纯依靠战术调整就能化解,美国在与中国较量中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

这种观点显然站不住脚,就像一些旧日本帝国的追随者所幻想的那样,他们认为日本在二战期间应该选择北上攻打苏联,而不是南下对抗英美。但问题是,即使选择了北上,难道日本就能避免惨败的命运吗?历史已经证明,无论选择哪个方向,日本在当时的情势下都难以逃脱失败的结局。这种假设性的讨论,更像是事后诸葛亮,而非基于现实的合理分析。

美国在经济和军事领域对中国的对抗策略,本质上都是基于其自身生产力的整体较量。当前,美国的生产力相对衰退,这种背景下,选择经济对抗虽然可能引发严重的经济危机,但相较于军事冲突带来的直接破坏,其后果显然更为可控。因此,在经济与军事对抗之间,经济对抗尽管风险不小,却仍被视为一种相对“温和”的选择。

0 阅读:4
历史局面喵酱子

历史局面喵酱子

历史局面喵酱子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