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喜欢点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

男人的身子骨,就像一座老旧的水车,年轻时吱呀吱呀还能转,年纪一上来,没油了、轴松了、木槌打得也不准了,转得慢不说,有时候还干脆罢工。
乡下人常说:“男人不行,十有八九是肾亏。”但这话虽顺耳,却未必就贴理。
真要细抠起来,肾是老大,肝和脾也不是好欺负的。

这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
不少人羞于启齿,明明夫妻生活出了问题,却老装作若无其事。可日子久了,夫妻感情、心理状态、身体健康全都跟着走下坡路。
更可怕的是,背后的疾病信号被耽误了,才是真正的隐患。
肾虚是锅?肝郁是火?脾弱是根?
有个三十来岁的年轻人,平时看着精气神挺足,饭量也不错,就是晚上在床上“赶集”时力不从心,事儿还没开始,鼓点就停了。看遍了大小医院,吃过一堆补肾药,效果不见起色。

后来遇上个老中医,一问情志,再查舌脉,说他是“肝郁犯脾,脾虚生湿,湿困下焦”,不是肾虚的问题,补得越猛,火气越旺,反而更伤。
这不是个例。
医学上早就发现,所谓“阳痿”“疲软”“早泄”之类,不是一味“肾虚”就能解释的。肝主疏泄,脾主运化,两者一出问题,人体精血生化、气机运行都会乱了套。
就像一锅汤,火候不对、料放错了,味道自然变。
情绪是“隐形杀手”

男人不是铁打的,尤其在如今这社会,压力大得人喘不过气。家里的房贷车贷,单位的升职考核,朋友间的应酬应对,哪一样不让人焦虑烦躁?而这焦躁忧郁,不就是“肝郁”的源头?
现代研究证实,情绪与性功能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2018年《国际性医学杂志》一项研究指出,焦虑与抑郁是导致勃起功能障碍的主要心理因素之一。
长期情绪低落,会通过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PG轴)影响性激素分泌,进而导致性欲减退、功能下降。
老话说:“肝气不舒,阳气就不升。”这话在现代也站得住脚。

情绪不畅,激素分泌紊乱,血管收缩紊乱,血流量减少——这些都是男人“力不从心”的生理基础。
肝脾不好,肾更难独善其身
肾是个“藏精之府”,可精从哪儿来?不是凭空变出来的,而是靠脾胃运化水谷精微,再由肝疏泄调畅气机,最终才能送到肾里储存。
现代医学中讲的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其实就是肝脾肾三者的合力演出。
一位来自南京中医药大学的研究团队就曾在2021年发布研究成果,指出慢性疲劳、性功能障碍等症状,与“肝脾不调、肝郁脾虚”密切相关。他们提出“肝脾轴”失衡是影响男性荷尔蒙代谢的重要机制之一。

这一理论打破了以往“肾主性”的一元论,认为只有三者协调,才能真正恢复男性功能。
换句话说,往肾里猛灌药,等于往干涸的池塘里倒水,却忘了修渠补源。
肝气不疏、脾胃不健,肾就像个被断水的水库,干打雷不下雨。
“补肾”不等于“硬来”
市面上那些动辄“猛男回春”“一夜七次”的广告,听着热血沸腾,实则危机四伏。
很多所谓的“补肾壮阳药”,含有西地那非、他达拉非等成分,短期内或许真能“挺起身板”,但长期依赖,不仅会形成心理依赖,更会扰乱自身激素调节机制。

更有甚者,一些来路不明的偏方、野药,肝肾毒性巨大,轻则头晕恶心,重则肝衰肾竭。
2020年《中华男科学杂志》曾报道一起病例,一中年男子长期服用民间“壮阳酒”,导致急性肝功能衰竭,最终进行肝移植才保住性命。
“补肾不辨体质,等于给死马喂草。”这话虽狠,但是真理。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不是“阳痿就是肾虚”,也不是“早泄就该壮阳”,而是要从整体入手,看气血、察舌苔、听脉象,再决定是该疏肝理气,还是健脾补中,抑或温补肾阳。
饮食起居,才是根本

老百姓常说:“吃得好,睡得香,才能干得强。
”这话放在这问题上,再贴切不过。
肝喜欢疏,最怕闷。
日常生活中,要学会“顺气”。别总窝在沙发上玩手机,多出去走走,哪怕是公园转圈,也能让肝气顺畅。
尤其是江南水乡一带,湿气重,容易影响脾胃,这时候适合喝点薏米红豆粥、陈皮煮水,健脾祛湿,肝脾通了,肾才有力。

而北方人饮食偏咸偏辣,容易“上火”,肝火旺则阳亢不固,反而欲望强而力不从心,虚实夹杂,更要小心。
可以适当吃些绿豆汤、菊花茶,清肝火、降虚热。
此外,还需要注意一个冷门但重要的角度——肠道菌群与性功能的关系。
2022年欧洲泌尿学协会一项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失衡会通过影响炎症水平、激素代谢间接影响性功能。换句话说,肚子好,男人才硬气。
多吃点含益生元的食物,如洋葱、大蒜、香蕉,小小改变,可能就有奇效。

运动方式也有讲究
南方潮湿,北方干燥,不同地区适合的运动方式也不同。比起高强度健身房撸铁,适当的太极、八段锦反而更适合脾虚肝郁体质的调理。
尤其是晨起后,阳气升发之际,做些缓和运动,有助于调畅气机、振奋阳气。
同时,还应注意睡眠节律。熬夜是“掏肾”的捷径,尤其晚睡不睡,肝得不到休息,脾也无力运化,肾精更是跟着“加班”消耗。
中医讲“子时养肾”,夜里十一点前入睡,是对肾最好的补法。

结语:三分补七分调,肝脾肾共养才是长久之计
男人的事儿,不是一味“顶”,也不是靠一把药就能“扛”。
调理身体,得从肝说起,从脾做起,最后才是肾。肝是将军,调兵遣将;脾是粮仓,供给充足;肾是后勤,储精固本。
三者如车之三轮,缺一不可。
真正的补,不是猛补,而是“养”。“养肝气如调琴弦,养脾气如烹小鲜,养肾气如蓄甘泉。
”身子调好了,心气顺了,床上这点事儿,自然就水到渠成。

参考资料来源
1. 《中华男科学杂志》2020年卷,某案例报道
2. 南京中医药大学2021年《肝脾轴调控机制在男性性功能障碍中的作用》研究
(免责声明)本文所述内容,均基于现有科学知识和中西医理论整理而成,旨在为读者提供健康科普信息。图片都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任何健康问题请咨询专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