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开始反向消费了,这是怎么回事,你知道什么是反向消费吗?

生远谈历史 2024-08-22 10:30:53

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多年前的一部电影,叫做《小时代》,这部电影在艺术上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但有一点,却是令人惊叹,那就是里面对于奢侈品的描写,贯穿了整个电影的始终。

而正是这种奢靡的场景构筑,也给了当时的年轻人足够的视觉冲击,有人渴望也有人跟随着电影的热播,而投身于奢侈消费之中不能自拔。

但是有没有注意到一个变化,那就是这股奢靡的风气在最近几年悄然退去,更加注重实用,性价比的消费行为逐渐占据了上风。

什么是“反向消费”?

“反向消费”,听起来似乎有点摸不着头脑,但不妨举几个例子,你就能一清二楚了。

比如最近几年,有一种商业模式突然火起来了,就是如雨后春笋一般突然冒出来的很多零食店。

零食,作为一个大类的快消品,原本大多是集合在超市,便利店这样的场景中,且售价并不便宜,因此,在早些年做零食生意的,其实是能够保证比较高的毛利率水平的。

而且,喜好吃零食的人,大多是年轻人。

但是,突然之间,风口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超市中的零食区吸引力不再,反而是零食专门店遍地开花,夺走了大部分客户。

在很多地方,零食店几乎时刻都在排队结账,生意红火的不得了。

为什么呢?无他,只是因为价格被打下去了。

零食店里的很多商品的零售价格,甚至只有超市的一半,比起更加贵一点的便利店甚至仅相当于30%-40%的情况都偶有发生。

可以想见,零食店是贯彻了薄利多销的原则。

但反过头来说,零食店从超市和便利店的一个品类,几乎直接独立出来变成一个专门店,成了一个单独的生意,跟年轻人追求性价比的消费观念的转变脱不开关系。

其实,早些年,年轻人的消费观念,并不属于价格敏感型,反而更多的靠近品牌敏感或者设计敏感,相较于性价比,年轻人在早些年更愿意关注品牌价值,设计价值,稀缺性。

而现在,很明显,性价比成了年轻人关注的一个焦点。

为什么消费的风向出现了变化?“反向消费”的风潮是如何出现的?

为什么?为什么消费行为发生了变化?

其实任何一种现象的发生,都不大可能是某一个群体突然开悟的结果,相反转变的原因往往来自于环境的变化。

而眼下,所谓环境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是更大的社会压力,迫使消费降级。

事实上,我认为所谓的反向消费,就是一种消费降级的体现,一个显而易见的逻辑是,如果你很有钱,那么你对价格的敏感程度就会降低。

比如,一个人收入有3000块,那么他不大会对去菜场买菜是不是多收了一毛钱有概念,因为1毛钱相较于3000元实在太微不足道;

但一个月收入只有3000元的人,一定会对一件衣服是100元还是200元有明显的感知,因为这个价格对于这个收入来说占比不算小。

但同样的100元和200元,对于一个月收入有3万元的人来说,就不大感知的出来了。

所以,当年轻人开始逐渐关注生活中每一样商品的价格的时候,这并不是消费变得理性了,而是赚钱变的困难了,来自社会和生存的压力增加了,这就是消费降级。

第二个是从众心理。

其实多数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尤其是年纪小的时候这种体验一定更加强烈。

比如,班级里,突然有人穿了一件很潮的衣服,往往会带来一个现象,那就是很多同学会哇噻,会羡慕,然后就会出现效仿者,最终成为一股风潮。

如果你不信,可以回忆一下你的学生时代是否有这样的现象。

如果你实在回忆不起来,那么我给你一个线索,90后的孩子们,可以翻翻自己初中高中时代的老照片,看看杀马特的打扮是不是非常普遍,甚至构成了独属于那个年龄段的文化现象。

这就是典型的从众心理。

别人有,所以我也要有,其实这是很正常的现象。

在这波年轻人年纪尚小的时候,其实也正是经济大环境最佳的一个阶段,老百姓手头比较宽裕,也有更多的能力去做一些额外的,奢侈的消费,所以很多十多年前的孩子消费还是比较大手大脚的。

一个人大手大脚,带动一群人大手大脚,从而构成了整体消费力增强的特征。

但是当这波十多年前的孩子走向社会之后,大环境开始变差,生存的压力开始增加,人们的消费开始谨慎,而其中一部分人开始节俭,并因此减少了生活压力,相对从容的时候,同样可以影响旁边的人,最终形成一股风潮。

这是从众心理,反正别人都节俭着活,跟别人一样挺好,这就是最近一段时间有这样一个观点,上班穿那么漂亮干啥,能遮羞就够了。

第三个则是自我意识的觉醒。

这对于过去几十年的社会心理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变化,以前我们强调集体观,凡事,要从上往下的看,自我满足往往是放在最后去考虑。

这个思维的模式里,个人被放置在靠后的位置上,也形成了一个思维惯性,那就是个人的好坏并不在思考的范畴之中。

所以当集体观逐渐转化为自我的时候,往往会经历两种阶段。

第一个阶段就是自我意识刚刚觉醒的时候,怎么才叫做自我满足呢?往往是来自于他人的评价。

譬如一个人喜欢黑色的衣服,但所有人都说黑色不吉利,于是这个人勉强自己买了白色的衣服,结果是他得到了他人的赞赏,从这个角度说来自社会的认同给了他一定的满足感,但真正的自我却没得到满足,因为他喜欢的是黑色。

这其实是自我觉醒,只是这个阶段的自我觉醒并不是自己满足自己,而是需要他人来满足自己。

但到了第二个阶段,自我意识的觉醒就不再依靠他人了,而是依靠自我的认同,一个人喜欢黑色,哪怕全世界告诉他黑色不吉利,他也要穿黑色的,只要他自己开心,全世界哭泣都无所谓,这是更深度的自我意识的觉醒。

所以,更为年轻的群体,更在意的是我是不是舒服了,而非他人的看法。

从表象上看叫做个性,从内核来看,就是真的自我。

所以,反向消费严格意义上不能说是奢侈对应平价,铺张对应节俭,他并不完全是这个含义。

而是,年轻人更多的注重个性的展示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我喜欢的才是我需要的,不管他是昂贵的还是便宜的,哪怕是普普通通的地摊货,架不住我喜欢。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了一个跟以往都不太一样的消费现象。

以前名牌,昂贵的是最受追捧的,因为曾几何时,人们的压力小,消费的能力强,别人都有好的,我也要有,我有好东西才能让别人高看一眼。

但现在,我喜欢的才是最受追捧的,因为现在人们压力大,消费能力减弱,需要更理性的消费,别人有没有与我何干,别人怎么看我又与我何干?

其实,社会本就是多元化的,社会又本身就是由若干不同的个体组成的,那么真实的情况不就应该是与众不同才是主流?

所以哪有什么反向消费,不过是跟上一辈人的消费观念不同罢了,可是,上一辈人的消费观念不也跟上上一辈人不一样吗?



0 阅读:0
生远谈历史

生远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