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毕业生谭超的故事如同一股清流,横扫了2025年依旧喧嚣的社会对学历与职业的刻板印象。
一位34岁的历史学博士,为何在学术道路上行走多年后,依然选择奔波在城市的角落送快递?
八年的快递生涯究竟是命运的无奈,还是他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当谭超面对“脑子有病”的指责,他用冷静且有力的话语回击:
“职业不分高低贵贱,只要推动生产力发展,就是好职业。”
2007年,谭超从烟台大学毕业,心中充满期待,然而现实并没有按照他的计划发展。
作为新闻系毕业生,他手中的本科文凭在那个毕业生如潮水般涌入职场的年代,显得有些乏力。他的专业并不是市场的宠儿,用人单位投来的目光屈指可数。
连续几次面试无果后,谭超开始明白,凭这张文凭很难获得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
他的家庭并不富裕,四川农村的父母几乎掏空了积蓄供他上学,他们希望谭超能用知识改变命运。然而,当家人问起未来计划时,他却坦言自己想考研。
谭超认为,学历是他摆脱困境的唯一出路。而考研,不仅能让他进入一个更高的平台,也能暂时规避社会的压力。
这个决定看似有远见,却也让他背上了更大的经济包袱。
考研之路漫长而艰辛,而经济问题更是当头棒喝。
他不得不四处寻找兼职赚钱糊口,他做过玻璃清洁工,跑过房产中介,还蹬着三轮车穿街走巷收废品。
那时候,他一天连轴转,饿得眼冒金星的时候,就啃一个冷馒头充饥。
他的每一分钱,都用来支付生活费用和考研所需。没有人能轻松度过这样的日子,但谭超咬牙坚持了下来。
清华大学是他的目标,这个中国最高学府代表了无数学子的梦想,也是谭超拼尽全力想要站上的舞台。
从第一年的备考到初试落榜,他并未放弃。第二年,他熬过了初试,却在复试被淘汰。第三年,他更加努力,凭着前两次的经验,终于再度闯入复试。
然而清华终究还是没有向他敞开大门。导师更倾向于选择本专业的学生,而非一个跨专业的“陌生人”。
第四次,他做了最充足的准备,甚至提前联系了目标导师。
当录取名单公布时,他依然榜上无名。
那一刻,他心中的清华梦彻底破碎。回家过年的时候,他无意中发现,父母为自己买了商业养老保险。
他愣住了。这是一份沉默的告别,父母似乎已经不再期待儿子能为家里带来荣耀,而是默默为自己安排未来。
谭超的心情难以言表,清华梦的坚持在亲情的面前显得如此微不足道。
他终于决定放下执念,选择报考母校烟台大学的历史学硕士研究生。
他清楚,这并不是他最想要的结果,但对于家庭,对于现实,这或许是最合适的选择。
硕士期间,他在校园里找到了一份保安兼职。偶然间,他接触到快递行业。
那个时候,快递刚刚起步,堆积如山的包裹堆满了保安室,这些零散的快递需要一个人管理,而谭超正是那个人。
快递行业的灵活性让谭超看到了新机会。
和其他工作不同,送快递可以为他留出更多时间学习。于是,他决定转行成为一名兼职快递员。
这并不是一条轻松的路。刚开始,他不熟悉路线,经常迷路,耽误送货时间。
为了提高效率,他发明了一套快递编号法,大大缩短了找包裹的时间,送货量也从每天几十件飙升到几百件。
快递工作给了他一份经济保障,同时也让他对社会有了更深的观察。
硕士毕业后,他并没有就此停止学术之路,而是决定继续考取博士学位。
最终,他成功进入延边大学历史系攻读博士。
在博士期间,他仍然没有放弃快递工作,而是将这份兼职变成了一份小型事业。
他不仅代理了多个快递品牌,还经营着一家干洗店。这些年下来,他靠自己的努力买了房子,经济上早已脱离了家庭的支持。
然而,他的选择也引发了不少争议。
有人认为,高学历者送快递是在浪费教育资源,也是在挤压低学历者的生存空间。
亲戚、朋友甚至导师都无法理解他的做法,导师甚至直言“脑子有病”。
谭超对此并不在意,他认为,只要靠双手劳动,无论是什么职业,都值得尊重。
他用自己的经历反驳了社会对职业的等级化认知,提出“推动生产力发展,就是好职业”。
谭超的故事在2025年依然引发广泛讨论。
许多人开始思考,成功的定义是否真的只和职业地位挂钩?
随着社会竞争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职业的多样性和个人的选择自由同样重要。谭超的经历并不是一个失败的案例,而是一种新可能的探索。
博士毕业后的谭超没有停下脚步。
他希望未来能进入高校,成为一名教师,将知识与经历传递给更多人。
他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努力”这个词的真正含义:无论是送快递还是做学问,他始终在自己的轨道上不断向前。
职业没有高低之分,只有价值不同的贡献。
他的选择让我们看到了更多可能性,也为现代社会注入了一份关于自由与尊严的思考。
谭超的故事不是每个人都能复制,但它为所有人提供了一个启示:成功并非单一标准,它是多样化的存在。
只要用自己的方式去努力,哪怕是不被主流认可的道路,也能走出自己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