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日绝句》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是宋诗中以小见大、借古讽今的典范之作。
原文。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译文。
活着应当做人中的豪杰,死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直到现在人们仍然怀念项羽,因为他宁肯战死也决不再回江东。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南宋建炎年间(约1129-1130),正值“靖康之变”后山河破碎、宋室南渡之际。李清照亲历国破家亡,丈夫赵明诚在江宁知府任上临阵脱逃的行为,更令她痛心疾首。诗中“不肯过江东”的项羽,正是对怯懦南逃的南宋君臣的尖锐反讽。
赏析。
诗的前两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语出惊人,直抒胸臆,提出人活着应当做人中俊杰,为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死了也应该做鬼中的英雄,方才不愧于顶天立地的好男儿,深深的爱国之情喷涌而出,震撼人心。后两句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作者通过歌颂项羽的悲壮之举来讽刺南宋当权者不思进取、苟且偷生的无耻行径。全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英雄的崇敬和对懦弱者的批判,体现出诗人鲜明的人生价值观和强烈的爱国情怀。
全诗短短二十个字,却连用三个典故。“人杰” 出自《史记・高祖本纪》,“鬼雄” 出自屈原《九歌・国殇》,“项羽不肯过江东” 是楚汉相争时期的历史故事。这些典故的运用,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还使诗歌的表达更加含蓄委婉,耐人寻味。
诗人将项羽的英雄气概与南宋当权者的苟且偷生进行对比,突出了两者之间的巨大反差,使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诗人对南宋朝廷的失望和愤怒。同时,也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正义的坚守。
这首诗的语言风格与李清照的词风大不相同,显得刚健有力、掷地有声。诗中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等句,以豪迈的语气表达了诗人的人生理想和爱国情怀,展现出一种雄浑悲壮的艺术风格,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靖康之变后,北宋灭亡,南宋朝廷偏安一隅。李清照经历了国破家亡的痛苦,在这种背景下创作了《夏日绝句》。她通过对项羽的歌颂,批判了南宋统治者的软弱无能,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悲愤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同时也展现了一位女子在乱世中所具有的高尚气节和爱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