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绿地广场看安万唱戏走!”“你看安万的戏来吗,我看一次哭一次!”这是这两天挂在平凉人嘴边的主要话题。
安万剧团在平凉演出3天,又应崆峒区文旅局之邀特意加演一天,让平凉全城为之沸腾。男女老少齐上阵,亮开嗓门吼秦腔,找到了秦腔最热烈酣畅、最耐人寻味的表达方式。1月5日下午,当安万看到平凉人为了剧团顺利演出而作的细致入微的保障工作时,看到戏迷背着干粮和水守候在冷风里只为看他演出时,这个憨直的汉子感动的一次次落泪。“感谢平凉市委市政府,感谢崆峒区委区政府,感谢我最亲最近的姑舅爸们,你们把我感动的整不会了,我还是和大家唱一曲《潼关》吧……”
一曲终了,来不及擦泪,安万说,“春暖花开时,我还来平凉绿地广场,给咱免费唱戏。”一时欢声雷动。
平凉是给了他艺术养分的地方,也是秦腔艺术的深根厚土,安万说,他爱这里。
平凉的秦腔艺术土壤有多厚?
一座博物馆:打开通往戏曲古典美学的通道
“听说平凉有个戏曲博物馆,有非常多的收藏,特别想去看一下。”1月5日早晨,安万终于圆梦,他来到这里,感受穿越时空的梨园佳韵。
戏曲博物馆位于崆峒古镇。博物馆内设有7个陈列展厅、公共教育区以及文创空间,融合了戏曲主题的收藏、展示、教育研究和演艺功能,全面展现了中国戏曲的发展历程及其重要剧种的独特风貌。
在明清戏服精品展室里,展出着跨越400余年风格独特的戏服,涵盖生、旦、净、丑等各种角色,有蟒袍、裙袄、斗篷、开氅,还有云肩、官服、龙套衣等。每一个细节都体现着中国美学的强大张力。展室里,明末清初的一件白龙蟒戏服吸引了安万的视线。这件戏服质地为丝绸,用金丝线绣制,胸前是两条立龙戏珠,后背一立龙盘踞中央,有稳坐泰山之势,双袖各有行龙吐珠自由飞翔,袖口立龙盘口,下摆深蓝色勾边,内里镶嵌着寿字牡丹及各种吉祥花卉,左右摆绣有“万字不到头”图案,江水之中四朵富贵牡丹绚丽绽放,寓意四季平安。“这戏服太精美了,能找到这样珍贵的戏服,确实是花了心思了。”安万说。
安万在另一件清代纯手工黑蟒袍前驻足赞叹。这件戏服在平淡中见惊奇,上面的十条龙用稀有的手捻金(缠金线)绣制,显得格外的华美神秘。值得细品的戏服还有很多,有一件明末清初三蓝绣捻金黄靠鲜亮唯美,其上的金龙和寿字是用手捻金绣制的,这件黄金靠再配以焰火、云朵、花朵、虎头、铁片(亮片)等吉祥纹样,体现出戏曲人物的刚烈、威武,也深藏着古人的智慧和高超的美学素养。
熟悉安万的人都知道,安万对戏服是有较高要求的,一个是数量和种类,安万剧团有100多位演员,戏服数量庞大,种类丰富,能够满足各种角色的需求;另一个是细节设计。安万剧团的戏服以明代服饰为原型,但在细节上进行了独特性创造,如水袖、靠旗、飘带等,这些设计不仅强化了戏曲的“可舞性”与“观赏性”,还展现了独特的中国韵味。
“看了这么多戏服,我觉得我们在戏服设计上还需要再做调整和改进。之前我去过西安戏曲博物馆,感觉还是平凉戏曲博物馆老货多,有些藏品比西安的还好,好多东西我没见过,希望全国的戏曲爱好者都能来平凉戏曲博物馆打卡!”安万在直播间向全国网友喊话。
戏服、道具、书籍……在戏曲博物馆,安万一次次感受着来自时光深处的审美暴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