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F4】四川自贡有哪些值得一看的古塔

海纳百航 2025-02-08 12:00:46

自贡虽然成立不到一百年,但是原来的富顺和荣县都有千年以上历史,自古人杰地灵,物华天宝。人文古迹很多。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自贡有哪些值得一看的历史古塔。

富顺双塔的传说

“半壁插南斗,榜花明远汀。天开图画碧,山对学宫青。双塔远横笔,一峰悬作屏。里中绵甲第,吾辈泄坤灵。”清咸同年间,江安举人宋迩先在《拟甘少保江阳十景诗》中这样称赞富顺古十景之一的“翠屏天榜”。诗中的“双塔”,就是今天仍分别矗立在县城东、西山头,隔江相望的回澜、文光二塔。

据清同治《富顺县志》载:“陈长墉,号勤斋,广东揭扬(阳)拔贡,道光二十五年(1845),由开县调任。博识图书,捐制钱五百缗,倡修回澜、文光两塔,以培文风,自为碑记。升雷波抚夷通判。”近20年间,陈长墉先后历任四川新繁(今成都市新都区)、蒲江、荣县、开县(今重庆市开州区)等知县,于清道光二十五年任富顺知县。

从开县调任富顺的陈长墉,虽然有多地任职经验,但在面对全县的经济社会状况时,还是相当小心谨慎。“甫下车即谆谆然以敦土物、培文风为先务,谓‘邑之东有山自巽而入者,旧有塔已就颓坍,宜复而增之;邑之西有江自东而下者,水势奔放,宜建塔以镇之。’其说虽近于形家之琐言,而其意实本诸立政之大体也。”清道光朝的30年间,富顺唯一考中进士的朱坚在《回澜塔记》一文中如实记述了陈知县的履新表现——不是上请下迎吃喝玩乐,而是重农兴教,“以敦土物、培文风为先务”。

或许受家乡建塔以兴文风的启发,经过一番实地考察之后,陈长墉决定先在城西建塔,以镇“势过奔放”的西流之水,为富顺实现“水所聚”“气所钟”。可惜那时经济困难,地方财政没钱,陈知县于是率先捐出自己的薪俸,作为建塔的启动资金。他的同僚和当地乡绅见此情形颇受感动,纷纷解囊献爱心,很快得钱二万一千余缗。凑齐建塔经费后,陈知县迅速择定良辰吉日,在城西大佛岩上掘地挖基,历时9个月建成镇水之塔。因有感于“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之语,陈知县为这座“江阳之砥柱”取名“回澜塔”。因夕阳西下时,该塔塔影横锁沱江,所以老百姓称之为“锁江塔”。紧接着,陈知县又马不停蹄地赶往城东同心山,对建造于前朝的废塔“文笔塔”加以修复,并改名、题刻“文光塔”三字,以示“文章兴盛,光耀四方”,一时被视为富顺之“文笋”。

富顺回澜塔

回澜塔位于富顺县邓井关镇锁江村大佛岩上,座西南向东北,俯视奔流不息的沱江。取韩子"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到"而得名。

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修建。

富顺文光塔

文光塔在富顺县东湖乡同心村的同心山上,座东向西。有“富顺文笋”之称。

文光塔位于东湖街道办同心村7组,坐东北向西南。建于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建筑占地面积50平方米。

该塔七级阁楼式,砖石建造,塔基条石砌筑,八边形,每面浮雕卷草吉祥图案,底层正面开弧顶门洞,门额横匾刻知县陈长墉题“文光塔”三字楷书大字,门柱题刻“七级重光喜毓俊钟英书启秀,三台上映看经文纬武天榜题名”,乃县进士张震撰书。塔内经113级螺旋踏道可登顶层。

塔身青砖建造,八边形,每层八面,八角飞檐,檐下泥塑花草人物、龙纹及装饰斗拱,塔顶层为宝珠盔顶盖。其建筑历史悠久,建造雄伟,石刻、泥塑图案丰富,工艺精湛,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2012年7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富顺怀德白塔

怀德白塔位于自贡市富顺县怀德镇司湾村10组的沱江岸边,坐东北向西南,始建年代不详。该塔为密檐式白色方塔,现存八节(原为十一)塔身,塔身由条石建造,造型古朴。现为自贡市文物保护单位。

怀德白塔始建年代不详,县志记载明万历壬子举人陈盟在《喜至怀德镇》诗中写有“神霄关下下仙班,刷羽惊还白塔湾”诗句,故推之该塔建在明万历以前。又根据该塔造型结构,暂定在宋代年间建造。

怀德白塔为密檐式白色方塔,现存八节(原为十一)塔身,塔身由条石建造,表层抹白灰,通高9.6米,塔基边长3.42米,高0.5米,塔身上半部毁损严重,塔刹残存铁杆,表层石刻人为损毁。

第一、二层琉廊,上面层层密集,每面底层设弧形门洞,但不通塔内,造型古朴。

怀德白塔下方即是沱江岸边,据当地人介绍白塔也是沱江上的航标塔,足见怀德白塔当年的作用和影响不小。

荣县镇南塔

荣县镇南塔,俗称白塔,历史悠久,建于宋代。因其建在自贡市荣县旭阳镇城区龙头山上,故荣县旧志称其为“龙头插笔”,又被誉为“文峰塔”,是荣县十二景之一。

镇南塔承载着古荣州深厚的历史文化,是荣州大地的标志性建筑之一。2013年3月,被正式确立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荣县镇南塔为方形十一层楼阁式砖塔,通高23.85米,占地面积60.84平方米。素面塔基,覆盆顶,塔内五层,有塔柱、心室、66级石蹬道。

1989年,为保护塔身安全,将入口封闭,自此,无法进入塔内。明嘉靖、清嘉庆、民国年间曾进行过三次维修,2006-2007年对塔体及塔基进行了维修加固。

字库塔,四川叫“字库”或“惜字宫”,其他地区亦有叫“敬字亭”、“惜字塔”、“焚字炉”等的,它是古人专门用来焚烧字纸的建筑。据史料记载,字库塔始建于宋代,到元明清时已经相当普及了。

李白河字库塔位于自贡市大安区大山铺镇大山村十三组(现为自贡市东部第二污水处理厂内),坐西向东。始建于清光绪初年(1875),占地面积大约四平方米,建筑为六方砖塔,共五层(现残存四层)第一层边宽一点一米,高一点四五米,边宽依次往上递减。目前为大安区文物保护点。

字库塔塔龛中多供奉仓颉、文昌、孔圣等神位,并配以相应的楹联、吉祥图案等,别致精巧。李白河字库塔东面为字库塔门额,门额上有一扇形字匾,写有“惜字所”三字。门额两边有联:“残篇同灭迹 大众尽延年”。现已字迹模糊,砖塔墙面彩绘丰富,色彩艳丽。

自贡彩灯公园灯塔

自贡灯会享誉天下,在老一辈人心中,彩灯公园绝对算得上是城市地标。在这里有一座塔,虽然建成时间不长,但却让人印象深刻,是自贡彩灯文化的重要标记之一,这便是耸立在公园最高处的自贡灯塔。

自贡灯塔,位于四川省自贡市自流井区五星街新民街社区。

自贡灯塔是一个当代塔建筑,是建筑与设施主类中景观与小品建筑亚类中的塔型建筑基本类型。灯塔是于2003年在钟鼓楼的旧址之上修建而成,总高48米,共12层。整个塔为八角仿古造型,以泛光灯、追光灯、旋转灯、激光灯等灯具作为装饰 。

塔体以巨大的宫灯形状造型,塔是一座灯,灯是一座塔,同时亦考虑到实用功能,内有综合厅,可展示自贡文化的自贡小三绝、“自贡大三绝”的精品,充分体现自贡文化名城之内涵。 [1-2]灯塔是彩灯公园的制高点,是自贡彩灯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自贡老城的地标性景观。

塔是一盏灯,灯是一座塔。

当年,自贡灯会还在彩灯公园举办时,此塔与不远处的彩灯公园大门灯组遥相呼应,是很有特色的标志性建筑物,在整座公园皆可望见。登上灯塔最高处,凭台眺望,灯会美景尽收眼底。五彩缤纷、星光闪烁的灯火盛景,犹如银河坠落人间。

-----------------------------------------------------------

以上根据网上资讯整理,如有侵权,秒删。

0 阅读:0
海纳百航

海纳百航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