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F4】除了宜宾,四川还有哪些地方有流杯池?(补遗)

海纳百航 2025-01-27 11:58:46

曲水流觞的典故出自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的一次盛大聚会。会上,王羲之酒后挥毫作序,乘兴而书,写下了举世闻名的《兰亭集序》,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关于这个典故,我们早已不陌生。但是,你我恐怕只知其表,不知其里,这种高雅且古老的游戏,在古代难道只停留在大雅之堂,民间就真的难得几回闻吗?

恰恰相反,曲水流觞其实正是古代民间流行的一种游戏。

今天的泸州,还保留着至少6处人工开凿的“流杯池”,分布在泸县,合江,纳溪,江阳区。正是酒城泸州民间饮酒文化盛行的见证。

“百子图的石刻文化”,实际上就是泸州地区民风民俗在清朝时的展现,何为“文王百子图”,它雕刻于清代,但从整个雕像中我们看不到清朝统治时的文化形象,这也反映了泸州人民崇尚汉文化的内心世界,“百子图”之所以受到历代泸州人民的爱护,也就是我们中华民族认同的汉文化根基。

百子图内溪水淙淙,一泓瀑布从宏道堂上流出,顺谷底一“王”形的凹槽流下,这就是当时文人雅士在溪边饮酒作乐的地方,用装酒杯从“王”字形上方的水槽往下流,流到哪个人面前不走了就该谁饮酒,当时所谓“曲水流觞”。

泸州倒流河长寿桥流杯池

泸州倒流河为泸州市纳溪区的第三大河流。发源于江阳区分水乡,流经龙车、兰田、棉花坡等乡镇注入长江。全场50公里,蓄水量110万立方米以上,因河流自东向西注入长江,与一般的江河流向相反而得名。

在倒流河靠机场路和二环路内侧,有一座长寿桥

在倒流河长寿桥下,留有历史文化遗迹——流杯池。

这是古代文人墨客们的高雅愉乐方式,曲水流长,将酒怀放在流杯池的流水中,六人对座,酒怀在流杯池的流水中,停流在那一位面前不走,那就该你喝酒迎诗作画。

纳溪区棉花坡陶家花园流杯池

棉花坡的陶家花园,据说是在清道光六年(1826年还有待进一步考证)陶家修建的具有典型的川南民居风格的老宅。是当时陶家老辈陶达夫所建。护国战争期间朱老总曾经在此驻扎指挥。2011年,入选泸州市第一批历史建筑名单。现为护国战争博物馆。

陶家花园有三朝门、三重堂、四合院、八天井。大大小小38间住房杂屋。房顶、房角上可以看见当年象征富贵荣华、福禄寿喜、吉祥如意的反翘屋角,鱼鳌作脊,显其灵秀、气势、堂皇。

有三道朝门可进院子。朝门坐东向西、面迎长江,有财源滚滚而来之说。门前一对大石狮守家护院。进朝门是照壁,壁上大书一个“福”字,壁后是一个大坝子,是秋天晒谷子、麦子、油菜籽的地方,面积200平方米。

左有住房、碾房、杂屋。穿过坝子拾级而上是过厅,厅前石栏上有瑞草莲花、牡丹、兰花和人物石刻。走廊长约五六十米,过厅单檐坡顶式民居建筑,按传统的18柱9开间设计,房梁支柱均有灵兽、瑞草、人物石刻,每组图像都是一个典故、一个故事。

陶家花园内,有一个流杯池,型式和长寿桥流杯池一摸一样的,看来是建造住宅的时候,仿造的。可以不受路途之苦,而享受文人之乐。

合江白米镇龙坝菜河园

白米镇转龙坝菜河园,位于合江县城东北面10公里的白米镇斗笠村的长江北岸,距长江约2公里,该地势南北长,东西狭,北高南低,犹如一条赴江之龙,盘旋回首,故称转龙坝。

菜河园始建于清嘉庆中期(1796年—1821年),竣工于清光绪七年(1882年),总占地面积15298平方米,建筑面积2228平方米,系清中期合江乃至泸州最大的地主庄园,是川南清代庄园的典型代表作。2007年被省政府公布为四川省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

菜河园西边由假山、小溪、水池、幽径等组成,占地面积约1327平方米。水池特引入一道溪水作为水源,流经园区,注入水池,又从水池流出,穿墙而去。据《合江县志》记载:“菜河园林木蓊郁,雅洁宜人。相传陈氏盛时,宴客园中,肴酒自厨置舟,由凿溪流出,园之得名以此。”

有资料说这里也有一个流杯池,但是没有找到具体的资料和图片

仪陇县离堆九曲流斛亭

仪陇县新政嘉陵江离堆位于仪陇县城西南约2公里的新政镇西南,它与都江堰离堆、乐山市乌尤寺岷江离堆、洪雅县岷江离堆,合称四川内河4大离堆。

新政历史悠久,是川北开发较早的一个水乡集市,唐、五代、宋各封建王朝,都曾设县治于此。

仪陇离堆山上有很多历史石刻,在半山腰,有一个九曲流斛亭。厅内有一个曲水流斛

县城停水的日子,离堆山的九曲流杯亭桂花井热闹非凡,居民有序排队打水,人来人往。

0 阅读:0
海纳百航

海纳百航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