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不顺时,主动丢弃这3样旧东西,才会越来越好(不是迷信)

寒香情情 2024-07-06 12:59:15

哲学家西塞罗曾说:“顺利的时候,生活的河川会随我们的意愿流淌,但此时我们切不可骄傲自满,得意忘形。”

一帆风顺的境遇固然美好,但它不是生活的常态。

命运时不时会抛出一些难题,让人们处于不顺的境地。

这是它给我们释放的信号,提醒人们重新审视当下的状态。

当你察觉生活不顺时,记得主动丢弃以下3样东西,生活会越来越好!

无效的社交

诗人爱默生曾说:“我们应该知道,交际是一门艺术,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其实每天要做的事情就是交际。”

每个人都活在一套社交关系网里,或多或少都会与他人建立起联系。

若是把全部的目光都放在混圈子上,只怕对我们的帮助并不大。

作家李尚龙分享了自己读书时的经历:

刚上大学时,身边人都教他,要多学习和人打交道。

他没有多想,便在学长学姐的建议下,报名了吉他、摄影和舞蹈三个社团。

每次社团有活动,他都积极地报名,脏活累活都抢着干。

等大家离开后,他还在默默地收拾桌椅、板凳,将房间清理干净后才离开。

忙活完一天,看到新加了20多个好友,他觉得非常开心。

在李尚龙的潜意识里,通讯录里好友的数量越多,意味着手里的人脉资源越丰厚。

有次活动,他遇上了一位老师,两人聊了很久。

他以为和老师的关系更近了一步,以后可以找老师帮忙。

后来,他需要填写一个材料,但不知道模板是什么?

那时的他比较稚嫩,并不知道要去上网搜索,便主动向老师发微信求助。

没想到,收到的却是老师冷冰冰的回复:“我没空。”

这件事给他浇了一盆冷水,也让他明白,平日里热闹非凡的社交其实是一场空。

那些三言两语的交情算不上有效社交,真正有价值的是那些一起交过心、扛过事的人。

有句话说:“低效的社交就像拥堵的交通,看似忙碌但却毫无意义。”

有的人,痴迷于拓展人脉,关键时刻却无人问津;

有的人,平日独身一人,却把生活过得有声有色。

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我们要把它放在更重要的事情上。

与其为了维护表面关系忙忙碌碌,不如将时间匀出来。

远离无效的社交关系,去维护好对自己而言重要的人,才能把生活过得风生水起。

旺盛的物欲

三毛曾说:“一个美丽的生活,并不需要太多的金钱便可达到。”

但如今,商家打着美好生活的旗号,吸引人们疯狂下单。

大家一边享受着物质丰富带来的美好,也要面对钱包被掏空的尴尬局面。

小艺上大学时,十分羡慕同学们可以自由地买想要的物品。

因为家里的经济条件有限,母亲给她的生活费只能满足日常基本开支。

她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同学们讨论精美的衣服、化妆品,默默地将它们记在心底。

小艺毕业后,第一件事便打算好好补偿下自己。

她下班后,喜欢在网站上看各种测评。

看到博主种草的好物,她会一股脑都买回家。

尤其是之前想买,但又不舍得买的名牌衣服和化妆品。

尽管买了很多东西,每到换季的时候,小艺还是觉得衣服不够穿。

她会蹲在直播间,买十几件心仪的衣服,回家试完以后,将合适的留下。

等到需要搬家时,小艺才发现,房间里堆砌了太多的物品。

她最先收拾的是衣柜,让人惊讶的是,牛仔裤竟然有30多条。

还有各种化妆品,好多都已经过期了,都要统统丢掉。

小艺这才意识到,为什么每到月底自己的口袋总是空空如也?

如今,朋友们早已不再追逐名牌衣服和化妆品了。

他们下班后,学英语、游泳、架子鼓。

小艺摸着空空的口袋,心底暗暗发誓要降低物欲,用技能来富养自己。

从此以后,她有意识地减少消费,把省下来的钱花在学英语上。

不仅提升了英语能力,整个人也变得开朗许多。

曾看到网友评论:“成年以后,我们都有机会将自己重新富养一次。”

在下单极为便捷的当下,曾经心心念念的物品,现在只需伸伸手指,它们就会来到你身边。

付费的那一瞬间,快乐达到了顶峰。

人们的幸福不仅仅是因为即将获得物品,更重要的是补偿了曾经无力捍卫需求的自己。

买东西固然是快乐源泉,但是房间堆砌的东西太多,也会成为焦虑之源。

凡事向内求,学会给自己的内心找一方天地,让它能够安下心来。

不再执着于物品本身,而是学会创造精神的富足。

不休的抱怨

翻译家傅雷曾说:“一个人发泄两句,是为了心理健康,不是使自己越来越苦闷。”

偶尔的抱怨,其实没什么不好。

有些事情堵在心里,我们吐槽两句,可以把这份情绪疏解出来。

但习惯性抱怨,则会把自己放在受害者角色里,久久不能释怀。

知乎网友小可,分享了自己的成长故事:

小时候,她跟着奶奶一起生活,但奶奶并不喜欢妈妈,经常向她抱怨妈妈的各种不好。

等她大一些,父母便将小可接到身边。

父亲和母亲经营着小生意,虽然辛苦,但生活还算过得去。可母亲却经常跟小可吐槽赚钱的不易。

后来,家里又有了弟弟、妹妹,她自觉地想要替父母承担更多。

别的小朋友放学后,坐在电视机旁看动画片。

小可放学后,一溜烟跑回家,帮父母看店,收拾家务。

但是,母亲脸上的愁容并没有减少,还是会跟她抱怨:“爸爸这一大家子的人很难相处。”

不知不觉地,小可也像奶奶和母亲那样,动不动就唉声叹气。

和朋友相处时,她刚开始会表现得很热情。

一旦关系熟络起来,小可就忍不住向外倒苦水。

刚开始大家还会听她抱怨,附和她的声音。

时间久了,大家发现小可的抱怨就像一个无尽的漩涡,怨天尤人又不愿改变自己。

身边的朋友渐渐离她远去,小可也变得不爱交朋友了。

作家古龙曾说:“人生并不是永远都是想象中那般美好,生命中本就有许多无可奈何的悲哀和痛苦。”

曾经的我们,面对烦扰,无能为力,便借由牢骚将情绪释放出来。

但是,抱怨并不解决深层次的问题。

那些悬而未决的难题,不会因为抱怨而消解。

若抱怨成为一种习惯,它还会将身边人越推越远。

因为它在释放一股负面情绪,身处其中的人都会因此而情绪低落。

面对不如意,不妨换一种思路,少一些抱怨,多去利用身边的资源,看能否找到解决方案?

诗人汪国真曾说:“顺境,可用来发展事业。逆境,可用来磨练意志。”

当你察觉不顺时,不妨将它视作一个“放下游戏”:

放下无效的社交,创造平等、共赢的人际关系;

放下旺盛的物欲,享受极简、纯净的物品法则;

放下不休的抱怨,迎接积极、主动的思维方式。

愿你能在人生路上放下不必要的牵绊,轻装上阵,收获惬意、喜乐的人生。

作者 | 紫翘·妮悠天天,白天职场打工人,夜晚独立干稿人,在不确定的世界,用文字提供一份确定性。

0 阅读:68

寒香情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