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令夕改?一天后微信被移除黑名单,美国在印度化的道路上狂飙?

竹子芳草湾 2025-01-12 16:54:06

1. 腾讯,军工企业?微信,脱黑?

1月6日,美国国防部一纸声明将腾讯控股列入所谓的“中国军工企业”黑名单,声称其“与中国军方有关联”。同一天,宁德时代等其他中国知名企业也被列入这份名单。

仅仅三天后,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却宣布将腾讯旗下的微信从“恶名市场”名单中移除。是与不是全凭人家一张嘴啊。

2. 黑名单荒唐且随意?

腾讯上榜“军工企业名单”的理由着实离谱。腾讯,作为一家全球领先的互联网和软件企业,主营业务是社交、游戏、云计算及金融科技。

无论怎么看,这都和“军工”扯不上关系。如果非要“扣帽子”,难不成是因为美军士兵在用微信聊天?还是因为《王者荣耀》成为了军方的秘密训练工具?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USTR却在几乎同一时间宣布,将微信从“恶名市场”名单中移除。这意味着,美国官方承认微信不再存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问题。

腾讯为了摘掉这个“恶名市场”的标签,曾积极游说美国监管机构,提供了详细的证据,证明其在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研发上的努力。结果表明,腾讯在这一点上确实“赢了”。

但是,当一家公司在一天之内既能被污名为“军工企业”,又能从“恶名市场”中洗白时,美国真是越来越像印度了,也符合川普的意识流形态。

3. 权力之争引发的黑名单闹剧

如果说这些矛盾的举措背后有什么逻辑,那只能是美国权力部门之间的“内斗”。这两份名单分别由美国国防部和USTR主导,代表了不同利益集团的声音。

这些部门之间并没有统一的协调机制,每个部门都试图扩大自己的话语权,利用“黑名单”工具展示存在感。尤其是在当前美国政坛分裂、权力交接敏感的时期,不同部门更是频频出招,既有任性挥霍权力的表现,也有向新政府递投名状的意图。

比如,国防部的清单显然是一种“打压中国企业”的政治动作,但其效力相对较弱,更多是象征性的。相比之下,“恶名市场”名单则是由总统办公室背书,影响范围更广,背后也有更强的商业考量。两种黑名单的矛盾表明,美国在政策制定上不仅缺乏统一性,还存在严重的割裂现象。这种割裂,实际上是美国内部权力斗争的缩影。

4. 美国“印度化”?

印度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经常上演政策冲突,而如今,美国的联邦部门之间似乎也正在走向同样的道路。

美国的政策制定,早已不再是一个统一、理性、高效的过程。以腾讯的遭遇为例,两个部门的矛盾导致了企业被反复折腾,不仅影响了市场信心,也让外界看清了美国治理的混乱本质。这种“精神错乱式”的治理方式,不仅让企业感到无所适从,也让盟友对美国的可靠性产生怀疑。

5. 美国心虚了?

美国对中国崛起的战略焦虑。从华为到大疆,从阿里巴巴到宁德时代,中国的顶尖企业一个接一个地被美国列入各种黑名单。这些名单的出现,表面上看是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实际上却是对中国企业快速崛起的反应。

通过污名化和打压中国企业,美国试图阻碍中国科技和经济的崛起。这种手段虽然短期内能够给中国企业带来一定压力,但从长期来看,这种不公平的竞争策略不仅无法阻止中国的发展,反而会削弱美国自身的国际形象。

7. 美国的黑名单闹剧何时收场?

腾讯事件的反转,可能只是美国“黑名单闹剧”的冰山一角。未来,我们很可能看到更多类似的戏码:今天将某家公司列入黑名单,明天又将其移出;这边宣称要制裁,那边却主动求合作。这种自相矛盾的行为,既暴露了美国政策的混乱,也让人们看清了其双标的本质。

正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所说,美国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滥用出口管制和黑名单,实质上是其霸权衰落的表现。

美国的内部分裂、政策失控,以及对中国崛起的焦虑,已经开始改变全球经济的格局。而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未来,谁将主导国际规则?谁能在变局中掌握主动?腾讯事件之后的戏码还未上演,但我们已经看到了答案的一部分。且让我们拭目以待,这场大戏的下一幕会带来怎样的“反转”。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