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我提着一篮祭品,独自踏上了回老家的路。
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野花的混合香气,让人不禁想深吸一口。
母亲去世已经五年了,五年来我每年清明都会回老家祭拜她。
母亲的墓在山腰上,那里视野很开阔,可以俯瞰整个村庄。
父亲说,这样母亲能永远“守护”我们。
我独自一人走在湿滑的山路上,看着比记忆中更显破旧的村庄,心中涌起阵阵酸楚。
母亲的墓碑上长满了青草,我蹲下身开始清理。
雨水浸湿了我的裤脚,但我没在意,专心打理着母亲的墓地。
正当我把祭品摆好,开始祈祷时,身后传来一阵轻轻的脚步声。
表姐的突然来访我转过身,看到个熟悉而又陌生的身影站在不远处。
她穿着深灰色的风衣,手里拿着一束白色的菊花。
“小鹏?”她试探地叫了我一声。
原来是表姐李芸。
我们已经好多年没见了,自从她大学毕业去南方发展后,我们的联系变得少了。
表姐走到母亲的墓前,鞠了一躬,说:“每年清明我都会来看大姨,只是今年刚好撞见了你。”
表姐比我大六岁,从小她就备受母亲的疼爱。
母亲去世时她没能及时赶回来,这成了她心里的一个结。
一同完成祭拜后,表姐忽然提出要去我家坐坐。
尽管我一开始有点犹豫,毕竟老家早已无人居住,灰尘堆积。
表姐却坚持,说有些话想对我说,提到了母亲。
我想她应该是有重要的话要说,最终便答应了。
回到老家,表姐开始在厨房忙碌。
她竟然很熟练地做起了几道母亲生前的拿手菜。
我震惊地看着那些熟悉的菜肴,清蒸鲈鱼、红烧茄子、炒青菜,还有我最喜欢的排骨汤。
她解释说,这些都是妈妈教她的。
晚饭后,表姐急匆匆地离开,她说第二天还有重要的会议。
我送她到村口,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夜色中,心里竟然有一种久违的暖意。
回到家里,我收拾着桌上的餐具,忽然看到抽屉里露出一封信。
这抽屉我平时都是锁着的,不知道什么时候露了出一角。
信封里是一沓崭新的钞票,还有一张字条,是表姐写的。
她说这是当年母亲供她上学的钱,现在把这些钱还回来。
她希望我们以后能多联系,别再像这些年一样疏远。
那一瞬间,我仿佛看到了母亲温暖的笑容。
表姐的举动不仅仅是归还金钱,更是一次心灵的和解和联系的重建。
重拾失落的亲情表姐的来访让我重新回忆起了许多被遗忘的记忆。
从前她也是母亲最心疼的孩子之一。
年轻时我一心扑在事业上,忽略了家人,母亲的担忧和牵挂现在想起来分外清晰。
曾经母亲为了表姐的学费,不惜和大姨夫大闹一场。
而表姐这些年的感恩与愧欠,如今终在一封信里得到了解脱。
母亲用她的善良影响了我们每一个人,即使她已经不在了,这份爱依旧在我们之间传递。
这个清明节让我明白,亲情是无法割舍的纽带。
那些曾被忽视的关爱,依然在心底深处默默地影响着我们。
表姐的到来不仅让我重拾了亲情,也让我对母亲有了更深的理解。
结尾:清明节不仅是祭拜逝去亲人的时刻,更是我们与过去和解,与亲人重新建立联系的契机。
那些在生活中细致入微的关爱,往往因为平日的忙碌和忽略被遗忘。
这些关爱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会重新回到我们眼前,带给我们温暖和感动。
表姐的来访和她留下的信,让我不仅重新认识了她,也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与母亲的关系。
母亲的爱不仅局限在她在世时的点滴关怀,更深深地贯穿在我们的生活中,影响着我们的每一个选择和行动。
雨水渐渐停了,我走在回城的路上,心中的那份温暖和亲情倍加珍贵。
当我们怀念已故的亲人时,不妨也重新审视自己与家人的关系,那些未曾说出的爱与感激,或许就在这一刻得到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