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合成生物学:从DNA到细胞工厂,发展迅猛!万亿市场潜力无限

药融之 2025-01-23 11:26:48

合成生物学被认为是“第三次生物技术革命”,市场前景广阔,在中国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和商业价值。本文基于摩熵咨询最新发布的《合成生物产业发展前景及中国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分析》研究报告部分内容,旨在探讨合成生物行业的定义、基本原理、制造工艺流程以及行业发展趋势。

摩熵咨询发布的《合成生物产业发展前景及中国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分析》研究报告,对合成生物学领域进行了深入分析,从国内外行业市场、技术趋势、投融资现状、战略布局和政策等多维度梳理行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深度挖掘行业增长潜力,积极展望合成生物的市场前景。此外,以产业链思维,还从产业链现状、企业特征等角度,对我国合成生物学企业进行深入分析,找准行业发展优势和不足,为促进行业发展提供思路。

一、合成生物产业定义及基本原理

1. 合成生物学被认为是“第三次生物技术革命”

合成生物学(SyntheticBiology)是生命科学、信息技术和工程技术等汇聚而产生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旨在通过基因功能元件和模块的挖掘,对底盘细胞代谢调控网络进行遗传学设计、改造,使其满足人类需求。合成生物学被认为是继“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和“人类基因组计划”之后,以工程化的手段设计合成基因组为标志的“第三次生物技术革命”。

第一次革命:发现DNA结构和中心法则

回顾生物技术的发展历程,历经了几次重大的革命。在二十世纪中叶的第一次革命中,实现了诸多里程碑式的突破,包含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分子生物学“中心法则”的确定,以及“读基因”(DNA测序技术的建立)、“写基因”(DNA重组技术建立)、“编基因”(基因定向突变和敲除)等关键技术的发展。

第二次革命:人类基因组计划

到了二十世纪末的第二次革命人类基因组计划时期,人类成功测出了自身基因组DNA的30亿个碱基对的序列,并发现了所有人类基因,还合成了约100万碱基的支原体基因组,获得可正常生长和分裂的“人造生命”,同时实现了非天然核苷酸、非天然氨基酸的合成以及人造单染色体真核细胞的创建。

第三次革命:生物体系工程化即合成生物学

而进入二十一世纪初,迎来了以生物体系工程化即合成生物学为标志的第三次革命。其采用独特的研究方法——工程学“设计—构建—测试—学习”,借助基因编辑、基因合成等工具,运用工程学“自下而上”的理念,从系统表征自然界具有催化调控等功能的生物大分子,将其转化为标准化“元件”,进而创建“模块”“线路”等全新生物部件与细胞“底盘”,最终构建出具备各类用途的人造生命系统。

2. 合成生物学“工程化”是其区别于其他生物学科的最大特征

合成生物学以“人工设计与编写基因组”为核心,可针对特定需求和用途,利用自然界中已有物质的多样性,从工程学角度设计构建具有元器件或模块,对已有生物系统的重新或优化设计、生命过程的集成式解析,或者设计合成全新可控运行的新生物系统,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生物元件、基因线路、代谢工程及基因工程。

合成生物学有两种不同的设计和构建生物系统的方法:

(1)自上而下(反向工程):目标导向的构建“人造生命”,使用代谢和基因工程技术为活细胞赋予新功能,“人工基因组”是其核心内容,大片段基因组操作、改造以及大规模、高精度、低成本DNA合成是关键技术。

(2)自下而上(正向工程):通过将“非生命”生物分子成分聚集在一起在体外创建新的生物系统,元件标准化→模块构建→底盘适配的线路以及对生命过程的途径、网络组成及其调控、设计与构建是核心内容,人工线路构建平台是其关键技术。

3. DBTL是合成生物学的核心策略

设计-构建-测试-学习(Design-Build-Test-Learn,DBTL)是合成生物学核心研发模式,通过长期、反复的人工实验试错,有效地筛选和优化所需的生物合成装置和系统功能。

设计(Design):利用现有的标准化生物元件对基因、代谢通路或基因组进行理性设计,包括宿主选择和修饰、通路选择和修饰。

构建(Build):在生物系统中对目标基因进行操作,构建细胞工厂,包括DNA合成、大片段组装以及基因编辑。

测试(Test):通过高效、准确和经济的检测,评估构建的细胞工厂的实用性,包括对酶元件的表达、纯化与酶活测试,转录或翻译元件以及非天然途径的体外或体内测试,细胞工厂改造后的时空调控及对生长和代谢的影响。

学习(Learn):利用测试数据,学习并随机搜索更有效地推进循环实现预期目标的原则,为下一个循环改进设计提供指导,包括数据收集整合、数据分析、结果可视化和建模分析。

二、合成生物制造工艺流程

合成生物学从实验室研发到产业化落地,需经过细胞构建、生产规模放大两个阶段。

细胞构建:合成生物学的硬件基础

底盘细胞构建是合成生物学的“硬件”基础,包括底盘细胞的选择、DBTL循环、目标细胞的设计与改造等,涉及基因测序、基因编辑、基因合成等使能技术。

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的关键环节

规模化生产是合成生物学能否实现产业化的关键环节,包括实验室小试、中试、量产,涉及菌种培养、筛选、分离等菌种培育技术,及发酵技术、酶工程技术、分离纯化技术等。

合成生物学以植物油、谷物秸秆、二氧化碳等原料为碳源,通过“设计-构建-测试-学习”(DBTL循环)过程,实现对底盘细胞的改造,成功构建细胞工厂,再通过生物发酵和酶联反应、分离纯化流程,最终获得目标产品。

目前,合成生物学已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化工能源、食品饮料、消费与个护、农业技术、信息技术等诸多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商业价值和市场前景。

结语:

合成生物学作为“第三次生物技术革命”,正在医药健康、化工能源、食品饮料等多个领域展现巨大潜力。摩熵咨询的《合成生物产业发展前景及中国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分析》研究报告不仅揭示了合成生物学的技术进步和市场机遇,还为中国企业在这一领域的战略布局提供了宝贵的参考。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合成生物学将在未来几年内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为人类带来更多的创新和价值。

<END>

0 阅读:0
药融之

药融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