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月初,上海麦角硫因生物科技集团自主研发的Dr.Ergo®麦角硫因成功获得了美国FDA的GRAS认证,成为全球第二家也是我国首个通过FDA GRAS认证的麦角硫因产品,引发了业内广泛关注。
据了解,此次通过FDA GRAS认证的Dr.Ergo®麦角硫因实现了纯度达99.99%的品质,超过了此前由Blue California研发的麦角硫因产品纯度(99%),在应用安全性方面达到世界领先的水平。不难发现,近年来GRAS几乎成为本土大健康企业出海的首选,有人不免好奇这背后的原因何在。
01 为什么GRAS认证成为国产原料出海必选项?
在后疫情时代,随着国产原料出海热的持续走高,全球市场对于食品原料安全性的严苛要求正在令本土企业从低价竞争向技术竞争进行转型。作为西方世界自由市场的重要准入证明,美国FDA的GRAS认证正在逐渐成为对国产原料企业技术力与全球化竞争力的双重考核,这个准入证明已不再只是打开美国市场的钥匙,更是赢得全球产业链话语权的战略筹码。只是,要成为这样的合格者,所要付出的远远不止决心二字。
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截至去年年底,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共受理1194个GRAS申请,其中超过两百个为自2021年以来的新申请。在超过千余个申请之中,有911个最终获得批准,获批率为76%。
尽管这一数字看上去不错,但在2024年上半年取得FDA GRAS认证的物质数量由以往同期的29个锐减至6个,这样的降幅差距不免让业内人士推测,FDA GRAS认证存在着收紧趋势,应申请者要求停止评估(即撤回申请)的情况更有所增加。
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在商务部WTO/FTA咨询网中的一篇文章中找到了佐证。
作者通过整理近五年来GRAS公告清单发现,在2019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FDA共停止了对62份GRAS卷宗的评估,其中涉及问题最多的是安全性叙述因素,涉及频率达到了79.6%,具体原因包括缺乏足够的数据和信息支持,没有足够数据证明本物质与已发表物质相同/相似等;其后分别是饮食暴露量(50%)、制造方法(31.5%)、物质鉴别(22.2%)等。
这些数据暴露出了一个真相,即存在相当多的企业将GRAS认证简单理解为交材料、等结果,这显然低估了FDA对申请者生产工艺、科学实证、安全性证据链以及规模化生产能力的隐性标准。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看,GRAS认证也正在倒逼我国部分企业从代工模式转向技术驱动模式。谁能用合成生物学、绿色化学等创新技术解决成本与安全的矛盾,谁就能在全球化竞争中占据市场先机。
02 如何击破GRAS认证的三大痛点?
在2024年年末,环特生物重磅推出了GRAS国际认证服务,为新食品原料企业提供美国GRAS认证可行性分析、GRAS独立专家报告、向FDA提交GRAS申请、FDA问题回复、原料相关实验及定制化咨询合规等一站式服务。(延展阅读详见环特生物微信公众号:GRAS认证丨美国InnovHope携手环特推出FDA GRAS国际认证一站式服务,助力企业扬帆出海!)

FDA GRAS Notice认证的一般程序
其中高亮部分代表需要委托方参与认证的环节
凭借着覆盖多元跨学科的多维生物技术、顾问网络和顶级专家智库,立足于中国数字经济创新中心杭州并放眼于世界的环特生物对于中美科技转化、本土企业出海有着自己独到又深入的理解。我们认为究其原因,GRAS认证难获批源于三大因素:
① 文献数据≠自有数据
2022年,国内一胶原蛋白企业引用已获GRAS认证的牛源胶原蛋白毒理数据,试图为其海洋鱼皮胶原蛋白申请认证。然而,FDA却在审查中指出,其产品无论在原料还是工艺方面都与该文献数据存在差异,二者毒理评估逻辑亦存在较大差异。最终,FDA要求企业补充90天亚慢性毒性实验,这直接导致认证周期延长了14个月,造成经济损失逾800万元。
根据《2023全球食品原料合规报告》,因数据来源不匹配导致的GRAS认证失败案例中,65%涉及原料或工艺变更。许多申请者将文献数据用于自身申请的科学背书,却忽视了FDA对原料来源、生产工艺、应用场景的全链路验证要求。在FDA GRAS Notice 950中明确规定:文献数据仅适用于与申请产品完全相同的来源、工艺和用途。这就需要申请企业在申请前建立一套拥有完整科学通路的产品科研体系。
② 实验室成果≠工业化能力
2023年,某益生菌企业的实验室菌种在50L发酵罐中活性达10^11 CFU/g,但放大至5000L罐时,因溶氧效率不足导致活性骤降至5×10^10 CFU/g,无法达到FDA对活菌数的要求(需≥1×10^11 CFU/g)。这导致该企业被迫投入超千万元重新改造发酵系统。
实验室小试样品可通过优化条件实现高纯度,但规模化生产时,设备放大效应、批次稳定性、运输耐受性等问题会集中发生。据中国合成生物学产业联盟调研,40%的企业因技术无法量产导致GRAS认证失效。
③ 隐性成本
根据《国际食品科技联盟FIA 2024年成本分析报告》记载,一功能糖企业计划以上百万元左右的预算进行GRAS认证,却因受聘毒理学家缺乏FDA评审经验、实验数据反复修订和认证周期延长等因素造成实际支出近千万,损失订单额高达数千万欧元。
根据计算,GRAS认证流程所需要的隐性成本在近年来一直都有走高的趋势,而前期大量繁琐复杂的手续使得当中任意环节的失误都有可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作为多维生物技术的领导者,环特生物深知其中的难点所在。身处美国生物科技硅谷波士顿的合作方InnovHope曾协助国内知名微生物企业完成美国FDA GRAS Notice认证,并在遴选技术、对接专利持有人、商务谈判、专利转化过程,落地专利产品、菌种和发酵生产技术等环节均有着出色的经验。
因此,我们相信基于环特生物多维生物技术服务平台的深厚科研实力和全案服务经验,能够将丰富的新食品原料成功申报经验及产品安全性评估实践相结合,为中国企业走向世界提供强大助力。
03 如何以GRAS认证辅助品牌价值提升
1
从单一合规背书到品牌故事升级:前面我们提到,如今GRAS认证已经不再只是简单的准入证明,更是能够打造产品高附加值,以认证数据反哺品牌营销内容的关键点。通过将FDA的评审结论中的关键语句转化为宣传卖点,再与产品生物技术概念相结合,许多顺利拿到GRAS认证的企业都在消费端建立了独树一帜的话语权。
2
用GRAS认证撬动渠道巨头合作:长久以来,头部渠道商有着这样一个共有规则,即它们会要求供应商提供GRAS认证+GMP认证+社会责任报告,三者缺一不可。富祥药业就凭借近年拿下的GRAS认证,与益海嘉里联合开发了功能性食用油,直接切入了年增长率21%的北美健康食品市场。
3
做长期主义者:创新和发展是一件久久为功的事情,在GRAS认证过程中所积累的毒理研究、工艺参数等数据,企业又可复用至欧盟、东南亚市场申报,从而能够降低后期二次认证成本,建立资产化的实验数据库。此外根据观察,以莱茵生物为例的获证企业也深受二级市场的追捧,企业估值溢价平均增长2-3倍。因此,GRAS认证对于今天已成红海的大健康市场而言,不仅关乎现在,更是关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