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岁末将至,各方似皆按捺不住,国际局势亦愈发诡谲难测。
作为欧洲的中流砥柱,德国内阁严重“跛足”,总理朔尔茨宣布财政部长被解职,执政联盟破碎,“红绿灯”平衡被打破,政府困难重重。
而在欧洲大陆颇具话语权的法国,其处境亦不容乐观。
62年以来,议会首次推翻政府,中间派遭遇两面夹击,正处用人之际的马克龙又失去了一位左膀右臂。
欧洲的“余震”还未消散,叙利亚局势再度发生突变,地区博弈风起云涌,政局前景不明。
今年最后这两个月为何如此动荡不安?
国际局势迎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究竟是巧合还是前兆?
1
从11月初,德国就已经乱成一盘散沙。
朔尔茨许久未曾发声,如今竟与自民党彻底决裂,还宣告财政部长林纳德下台。
而自民党议会领导人也不甘示弱,大手一挥就搞了波大动作,党内的核心成员纷纷退出执政联盟。
自东西两德统一以来,这种公开的决裂实在罕见。
长久以来,德国执政联盟由社民党、自民党和绿党三大党派构成,素以“稳定”闻名。
可前不久的政府预算问题却成为决裂的导火索,尤其是林纳德曝光的一份政策文件,更是引起轩然大波。
这份文件明确要求德国政府改变经济政策的基本导向,严格执行宪法“债务刹车”条款,削减福利并反对增税。
长久以来,社民党极力主张增加投资与税收,绿党则推崇气候保护和能源转型。三方在主要问题上始终难以达成共识,僵持之时,朔尔茨必定会有所行动。
自民党宣告退出联合政府之后,朔尔茨最先沉不住气了。
执政联盟存在的时候,自己还是举足轻重的话事人,但随着执政联盟的破碎,自家党派甚至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
于是,朔尔茨只得重新任命新的财政部长,还宣布联邦议院将于明年1月15日开展总理信任投票。
此一举动恰似一石激起千层浪,风险系数颇高。
若总理无法赢得信任投票,德国联邦议院或将解散并提前举行新一届选举,朔尔茨似乎已做好背水一战的准备。
但从现阶段开来,他的准备貌似没有特别充分!
依朔尔茨的设想,明年1月的投票亦当发挥重大作用。
可如今野党的关注重点已经转移到了提前选举上,并且基民盟主席默茨横空出世,被推向风口浪尖,影响力水涨船高,又为接下来的局势发展增添了一份不确定因素。
德国政坛发生变化的同时,内外环境也出现大规模逆转。
德国统计局不断公布的数据不仅让民众纷纷担忧,就连众多高层也成了热锅上的蚂蚁。
曾几何时,作为当今世界的工业强国,德国在工业方面的众多领域即便放眼全球都遥遥领先。
可如今呢?工业发展疲软不堪,甚至很多引以为傲的政策如今却成了累赘!
2
德国多支政党争得不可开交,这股火还未熄灭,法国又进入了动荡时期。
12月5日,马克龙批准了总理——巴尼耶的辞呈。
其实巴尼耶的下台并非主动让贤,而是“混不下去”了。
在批准辞呈的前一晚,法国举行国民议会投票,左翼党团提出的不信任议案以331票的压倒性优势通过,巴尼耶内阁旋即迅速垮台。
法国举国轰动,这是自1962年以来议会首次推翻法国政府的事件。
值得一提的是,巴尼耶已经是马克龙今年以来失去的第三位总理,如今即将迈入新的一年,巴尼耶的下台无疑会让明年的预算陷入僵局,法国陷入进退两难境地——既没有总理,还没有预算。
作为马克龙的“先锋兵”,巴尼耶已经倒下,那会不会意味着马克龙将成为新的目标?
如今看起来并不排除这种可能。因此短期内巴尼耶还将担任看守总理,直到马克龙重新物色一位能让左翼和极右翼都满意的新人选。
法国似乎不断向经济风暴接近,政局的动荡已经引起众多邻国的担忧,尤其是德国,其绿党议员安东语重心长地表示道:
希望马克龙能够迅速组建一个稳定的政府,以此推动各党派之间的妥协。
或许欧洲真的离不开法国!为何这样讲?
一旦法国的局面彻底失控,那对于绝大部分欧元国家来讲简直是致命的打击,损害欧元声誉的事件倘若不断发酵,将会不断放大,甚至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
3
欧洲的话事人之一和欧盟最大的经济体陷入困境,其软弱或许将会影响整个欧盟,正当全世界都鼓足精神关注接下来的发展时,叙利亚的后院又燃起了熊熊大火!
本月初,叙利亚境内的反对派武装HTS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对叙利亚阿萨德政府发起了进攻,首都大马士革也是不费吹灰之力就被拿下。
就在大家期盼阿萨德政府反击的时候,却发现阿萨德携家人早就逃去俄罗斯了。
随后不久,叙利亚本国的媒体就正式对外宣布:
以巴希尔为看守总理的政府,为叙利亚过渡政府,从12月10日已经正式接管权力,期限暂时设定在明年3月1日。
从2011年以来,随着叙利亚内战的爆发,整个国家经历了长达十几年的持续动荡。
在此期间,在不同势力的支持下,各种派系的武装力量层出不穷,此起彼伏形成犬牙交错的态势。
然而,此次大规模冲突爆发得猝不及防,仅仅十日之间,叙利亚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不论是同样身处漩涡的以色列,还是原本坐山观虎斗的土耳其,不论是中东重要力量伊朗,还是对叙利亚心心念念的俄罗斯,甚至远在美洲大陆的美国,都开始陆陆续续以花样百出的方式登上了叙利亚的“舞台”。
以色列当然一如既往地道貌岸然,在公开场合大言不惭地承诺不会干涉叙利亚内政,可却开始策划加强对戈兰高地的控制。
仅仅两天时间,以色列对叙利亚发动了足足二百多次空袭,陆陆续续摧毁了其境内多个重要军事设施。
显然是趁人之危,并且首次进入戈兰高地缓冲区。
伊朗、俄罗斯以及土耳其也宣布密切关注叙利亚局势发展,但并未做出过分举动。
和以色列如出一辙的便是老美,他们也曾表示不会介入叙利亚内战,可中央司令部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宣布最新“成果”:
“美国在12月8日当天,对叙利亚境内的极端组织——‘伊斯兰国’麾下的70多个目标进行袭击”。
以色列的干预和伊朗的关注并不出人意料,毕竟长期以来叙利亚被外界广泛认作十一郎主导的“抵抗轴心”成员。
而以色列当然想要趁着这次暴乱扩大控制范围,进而削弱伊朗和叙利亚的密切联系。
但土耳其、俄罗斯以及美国为何率先亮明观点呢?实际上他们各有打算。
土耳其意图明显,就是想要借助此次混乱,来提高自身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塑造有利于本国的地区政治版图;
俄罗斯的想法也很简单,叙利亚发生大规模混乱,他们势必要保证其在叙利亚境内的军事礼仪和安全,美国葫芦里又卖的什么药?
实际上这是他们的惯用伎俩,先下手为强的理念。
不仅能够为以色列“撑腰”,还能趁着国际关注重点转移之际,做出有利于新一届美国政府推动以色列和一众阿拉伯国家实现关系正常化的目标。
结语
百年变局的大背景下,不论是德国的破裂,还是法国的举步维艰,抑或是叙利亚的“多方过招”,都是一个缩影,整个国际都面临严峻挑战。
我们虽然并未卷入混乱之中,但仍要未雨绸缪,做好一切准备来迎接变局。
大变局已经成为无规避的事实,正面应对诚然面临众多不确定性,但务必权衡好利益,做好每一步决策和部署,才能理智对待当下,清醒面对未来。
参考资料:
1.央视新闻客户端:土耳其总统会见美国国务卿 聚焦叙利亚与巴以局势 2024.12.13
2.总台环球资讯广播:马克龙启动二次“组阁磋商”法国组建新政府面临哪些压力?2024.12.11
3央视新闻客户端:德国总理朔尔茨提出信任投票动议 2024.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