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人,在俄罗斯种地,经过广泛深入地调研,决定转型种植蔬菜

粘豆包儿 2022-11-17 09:19:27

李志新处理完和老婆的婚姻问题,就把更多的时间花在俄罗斯了,至于国内,如果没有什么特别重要的事需要处理,他就很少回去了。

经过不断的经营,李志新现在在远东黑龙江对面的俄罗斯阿穆尔州,已经耕种了将近20000亩土地了,再扩大规模已经不太可能了,因为这些土地相隔的距离还不算太远,在耕种、田间管理和收割的时候还能互相照顾得到,包括工人、农业机械、仓储和其他设备设施能够共享。

现在李志新的这些土地之间的距离,最远的已经相距差不多100公里了,相邻的土地已经租不到了,如果能够给到足够高的租金,也是有人愿意转手的,但是,这样在成本核算上又不合算,所以他就专心的经营自己手里现有的土地。

这些土地他都是签得比较长的租约,基本上大部分都在10年到20年之间,因为吃了一次亏,所以现在,李志新租赁土地的时候,基本上都找土地的所有者,如果是中国人或者其他人因为各种原因想转让土地的租赁权,李志新都要把土地所有者找到一起,按照俄罗斯的法律法规的要求,把原来的租赁权转让过来,然后变更合同的租赁方,到当地公证处公正之后,才放心。

这些土地除了一少部分靠近农场驻地的土地,被中国来的工人种一些蔬菜、五谷杂粮之外,其他绝大部分还是种的大田作物,小麦和大豆,期间也种过一些玉米,总体上,如果没有遇到特别大的自然灾害之外,收入还是远高于在国内种粮的收入的。

李志新有一个朝鲜族的朋友,名字叫做朴正伟,看过前面文章的粉丝应该会有印象,他是在这个地方最先开始种植蔬菜的,主要是两种蔬菜,洋葱和大白菜,除了在本地销售之外,大白菜主要出口到韩国,因为朴正伟懂韩语,在韩国有很多亲戚朋友,大白菜是韩国人做泡菜的主要原料,所以,他种的大白菜在韩国很受欢迎。

李志新当然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了,就经常到朴正伟的菜地取经,也和朴正伟请教种植蔬菜的各种经验,毕竟,李志新在北大荒和俄罗斯的种地经验都在粮食作物方面,虽然对种菜并不陌生,也种过很多种蔬菜,但是,那些都是小规模的种菜,以自己食用为主,和种植大田蔬菜完全不一样。

朴正伟对李志新说,种植蔬菜肯定比种粮食所付出的各种辛劳要多得多,但是,如果正常的情况下,同样的土地,种菜的收益是种粮食的收益十倍以上,还是很容易达到的目标,并且对李志新说,如果他想种大白菜,只要达到质量标准,朴正伟会全部收购,然后出口到韩国。

对于这么高的收益,李志新当然心动了,但是种植蔬菜和种植粮食太不一样了,不论从哪方面来看,都比种植粮食的难度大很多倍。

首先,种菜需要很高的技术含量,不是一个人随随便便的就能够把菜种好,它需要种菜农民具有专门的技术和相关的经验。

其次,种菜是一个劳动密集性的工作,在相同的土地上需要投入的劳动力,比种粮食作物要大上很多倍,对人员的需求数量也更多。

第三,种菜需要持续不间断的田间管理,基本上离不开人,对于采摘、分选、包装、运输和存储也有很高的要求。

第四,就是在俄罗斯,对于蔬菜的种植者来说,相比于在国内种植蔬菜,这里对化肥和农药的使用近乎于苛刻,政府部门会随时进行检测,如果达不到要求,是不能上市的。

第五,在俄罗斯种植蔬菜,就会在当地销售,需要熟悉当地市场的情况,熟悉当地居民的消费习惯,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

带着这些疑问和问题,李志新决定在俄罗斯进行一个充分的市场调查,他从远东开始,到达贝加尔湖畔,再往西到达西西伯利亚平原,穿过乌拉尔山脉,来到了东欧平原,到了俄罗斯的首都莫斯科,最后到达圣彼德堡旁边的波罗的海沿岸。

市场调研的对象包括各地的超级市场、街头菜市场,还有很多种植蔬菜的农田和农场,这些农场有俄罗斯人经营的,也有中国人经营的。

历时两个多月的时间,李志新基本摸清楚了俄罗斯蔬菜市场的情况,后来的情况证明,皇天不负有心人,李志新这样认真地调研,给他后来从事蔬菜种植带来了诸多的好处。

要想知道俄罗斯人喜欢吃什么蔬菜,首先得知道俄罗斯人的饮食特点和他们喜欢的口味。俄罗斯菜肴特点为选料广泛、讲究制作、加工精细、因料施技、讲究色泽、味道多样、适应性强、油大、味重。俄罗斯人喜欢喜欢的味道以酸、甜、辣、咸的菜居多。因此,俄罗斯人不论是在餐厅还是在家里,在烹调中多用酸奶油、奶渣、柠檬、辣椒、酸黄瓜、洋葱、白塔油、小茴香、香叶作调味料。

俄罗斯人对肉类的食用量远远大于蔬菜的食用量,各种肉类普遍比蔬菜便宜,有时候蔬菜只是作为一个点缀而出现在餐桌上。俄罗斯人喜欢食用各种肉类,牛肉、猪肉、鸡肉为主,羊肉除了穆斯林之外的普通俄罗斯人食用不多,至于我们中国人常吃的鸭肉、鹅肉、兔肉等这些肉类,在俄罗斯几乎看不见。俄罗斯人特别喜欢鲑鱼、鲱鱼、鲟鱼、鳟鱼、红鱼子、黑鱼子、烟熏过的咸鱼、鲳鱼等。但肉类、家禽菜肴和各种各样的肉饼,非得要烧得熟透才吃。俄罗斯人也喜欢吃用鱼肉、碎肉末、鸡蛋、蔬菜做成的包子。

相对于俄罗斯人种植粮食来说,俄罗斯人种植蔬菜的水平实在不敢恭维,即使俄罗斯有大片肥沃的农田,蔬菜的种植规模也偏小,本地生产的蔬菜根本满足不了当地的需求,分不同的蔬菜品种,都需要从国外进口,以弥补当地市场的缺口,向俄罗斯出口蔬菜最多的竟然是弹丸小国荷兰,其次是中亚国家,最近一些年中国也向俄罗斯出口蔬菜,主要在远东地区。

俄罗斯人所习惯食用的蔬菜种类极其稀少,相对于我们中国人餐桌上成百上千种蔬菜而言,俄罗斯人食用的蔬菜极其单调,最主要的蔬菜包括甘蓝(俄罗斯人特别喜欢紫甘蓝)、胡萝卜、甜椒、黄瓜、番茄、马铃薯、红甜菜、洋葱、西葫芦、西瓜、南瓜、菜豆等。

俄罗斯人对蔬菜的品质要求还是很高的。就拿他们长期食用的胡萝卜和洋葱莱说,首先要个头适中,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颜色要鲜艳,看起来很新鲜,才能够卖出好价钱。黄瓜也是俄罗斯人吃得最多和最喜欢的蔬菜之一了,一般要控制在20厘米之内,必须是鲜嫩的黄瓜,否则销售就会很困难了。此外,还有俄罗斯人最喜欢吃的土豆、紫甘蓝、西红柿等这些蔬菜,也必须在外形上好看,并且大小一致,才是它们最喜欢的。

李志新在种地的时候,就已经知道或者说领教过俄罗斯对化肥和农药的控制使用态度,一路调查下来,发现俄罗斯政府对蔬菜种植的监管是更加的严格,不但严禁大量使用农药,即便是低毒的农药也要控制使用,对待化肥的态度也是一样。

他们是怎么控制和监管呢?就是在整个蔬菜生产周期全周期闭环监管,对种植蔬菜的土地,每隔一段时间进行取样化验,检验土壤里面的化肥和农药是否符合标准,对于生长的蔬菜也是一样,从小苗开始,一直到上市,也会不定期的取样进行化验,符合他们的质量标准,才允许上市销售,对于亚硝酸盐或者农药,化肥残留超标的农产品,是一律禁止销售的。

所以,李志新在调研过程中对俄罗斯严格的食品监管也有所感受,是从我们中国同胞那里感受到的,有很多中国种菜的农民和农场主,到了俄罗斯之后,还沿用在国内种菜的习惯,种出来的菜又大又好,产量也很高,但是因为农药和化肥残留超标等因素,产品不能上市,所以赔了很多钱。

那些中国农场主对李志新说,如果你想种植蔬菜的话,一定要把当地的食品监管政策了解清楚,我们国内的很多习惯方法在这里是不适用的,相对于我们国内菜农不择手段的追求蔬菜的高产不一样,这里面更加关心蔬菜的品质,更加关心消费者的健康。

那些中国农场主还告诉李志新,俄罗斯人对种菜不是很在行,恰恰中国人对种菜太在行了,所以很多中国农场主甚至俄罗斯农场主都喜欢雇用中国人来种菜,但是劳务输出是有门槛的,需要国内有资质的公司才能办理,需要审批费用和代理费用。然后,到了俄罗斯之后还需要办理生产许可证和劳务工作签证,再包括落地签证、回国之后的返回签证,以及定期的健康检查,都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还有,俄罗斯种植蔬菜落后,还体现在一系列的涉及到蔬菜种植的工业产品和育种技术的落后,比如蔬菜种植所需要的地膜,搭建蔬菜大棚的设备设施,给蔬菜大棚保暖保温的设备设施,在俄罗斯都需要从中国进口。俄罗斯的蔬菜育种技术极其落后,绝大部分蔬菜种子都是从欧洲进口,自从中国人到俄罗斯种菜的多了以后,很多蔬菜种子都是从中国进口,所有这些都需要进口,就是一笔很大的费用,造成种菜的成本上升。

李志新把俄罗斯的市场情况摸得差不多了,需求和供给情况也算是了解得比较透彻了,决定再回到国内把国内的情况调查一下,或者说了解一下。

李志新在国内选择了两个地方进行调研,一个地方是他的老家黑龙江的北大荒,那里也有很多种植蔬菜的菜农,还有就是那里的气候和水土条件和黑龙江对面的俄罗斯非常相似,具有可比性,另一个地方是大名鼎鼎的蔬菜种植大省山东省的寿光市,这里有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先进的蔬菜种植技术,和最好品质的蔬菜,国内尤其是北方地区的蔬菜集散地也在这里。

经过在国内的调研,给了李志新很大的信心,那就是俄罗斯的蔬菜种植技术确实太落后了,俄罗斯蔬菜的缺口太大了,俄罗斯的蔬菜价格太高了,这些都是很多机会,只需要把中国的种菜技术和当地的市场和需求有机的结合起来就可以了。

这次回到国内做市场调研,李志新顺带拜访了一些种菜的老把式,也向他们发出了邀请,有几个人对他的邀请很感兴趣,但是表示先到俄罗斯先看一看,然后再做决定。

回到俄罗斯之后,李志新决定先在自己熟悉的阿穆尔州试水,因为这里他已经辛勤耕耘好几年的时间了,对这片土地的习性非常的熟悉,还有重要的一点,这里虽然说人口不是很多,但是蔬菜供应缺口很大,出了土豆基本上能够满足需求之外,其他所有的蔬菜都需要进口,当然,也都是从对面的黑龙江进口。

因此,李志新综合各方面的信息,也和自己农场的工人们,包括俄罗斯的工人和中国的工人,决定在2014年,从田间管理相对容易的土豆、洋葱和红甜菜开始种植,然后评估情况,再进行大面积推广。

1 阅读:128

粘豆包儿

简介:东北农村有趣的人物故事,作者的随笔、小说及散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