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列宁格勒战役,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125克黑面包”,这点微不足道的面包是当时一个列宁格勒平民每天所能拥有的全部食物。现代人恐怕很难想象一个人要如何靠125克黑面包来填饱肚子,可在这已经是列宁格勒能为平民提供的全部食物了,因为当时就算是军人每天也只有500克黑面包而已。处于围困和饥荒中的列宁格勒几乎是用尽一切方法去保证面包的供应,为此他们不得不采用一些在当下会被视为是“科技与狠活”的方案。
比如说,用纤维素粉作为粮食代用品制作黑面包,靠这个方式列宁格勒得以勉强维持面包的供应,可惜这种面包并不能让人吃饱,甚至无法正常提供营养和热量,最终这种用纤维素粉制作的面包就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死亡面包”。而有关于纤维素粉和“死亡面包”的背后又是一个悲剧式的真相。
1941年9月8日,德军对列宁格勒的巴达耶夫仓库展开了为期三天的大轰炸,此次轰炸直接让列宁格勒失去了原本足够近三百万人使用一年的物资储备。在德军的轰炸结束后,列宁格勒的粮食储备只剩下半月之用,尽管列宁格勒方面军极力想要保证城里的每个人都能吃到面包,哪怕是用来续命的一口都好,可就当时的绝望情况来看这已经是不可能的了。纵然苏联统帅部已经展开了空运和水运措施,但能送到城中的粮食还是杯水车薪,粮食在不久之后就可能消耗殆尽了。
有没有什么办法能保证粮食的供应呢?答案是有,那就是尽可能的寻找粮食代用品作为面包原材料,比如说巴达耶夫仓库遗址里挖掘出来的,在烈火中已经碳化的粮食,这些东西虽然已经不能提供人体所需的热量和营养,但至少可以为人提供一种饱腹感,而饱腹感将有助于人们在饥荒中坚持的久一点。除此之外,如墙粉、木屑、棉絮,甚至是贝壳磨碎后的粉末都被一股脑的充作制作黑面包的原材料。
很明显,用了这些东西只做出的黑面包所能提供的热量已经是大打折扣,但眼下的列宁格勒已经没有了更多的选择,能让全城人吃上一口这样粗劣的面包已经是他们的极限了。然而,就算是这样粗制滥造的面包,也不可能保证长久的供应,列宁格勒方面军必须找到一种更好的粮食代用品,否则列宁格勒要不了多久就会断粮,到时候德军就可以不战而胜了。
幸运的是,国防委员会的粮食专员德米特里·巴甫洛夫向列宁格勒方面军报告,声称列宁格勒的科学家们已经找到了将植物纤维素转化为粮食的办法。这听上去是个天方夜谭的说法,但在当年确实存在有相关研究,当年的科学家们试图找到一种可以直接用锯末或是纸张制造出食物的办法,希望能制作出一种可被人类直接吸收且富含的代用食品。相关研究在20世纪30年代曾风靡一时,苏联自然也有展开这方面的研究,而且研究地点就在列宁格勒。
这是一个化学和生物学的问题,植物的主要成分是植物纤维素,也就是葡萄糖的聚合物,理论上可以提供营养和热量。可问题在于人类无法吸收这些纤维素,因为我们的胃部无法产生将其消化的酶,反刍动物本身也没有这样的酶,可细菌和微生物在它们的胃中生活,自然也就可以产生此类酶并分解纤维素。尽管有些时候在人类的胃部也能发现一些这样的酶,但遗憾的是这并不能让人类具备消化纤维素的能力。
地球每年能生产出上千亿吨的植物纤维素,而人类却完全无法将其利用起来,究其原因是因为这是一种我们无法消化的东西,某个意义上讲人类是被饿死在海量的葡萄糖之中。而当年列宁格勒的科学家们想出了一个“绝妙”的方案,利用列宁格勒的水解厂和斯捷潘·拉辛啤酒厂,原本要运往造纸厂的富含植物纤维素的1.6万吨纸浆在这些地方被煮沸,并通过过滤和烘干等工序得出了酷似面粉的纤维素粉,它看上去和面粉没有太多区别,可以被作为粮食代用品投入到黑面包的生产工作中去。
在当时列宁格勒生产的黑面包中普遍要加入10%至15%的纤维素粉,有时甚至高达20%,而黑麦粉和面粉则只有15%-20%,剩下原材料则是水。那么,这种纤维素粉真的可以被当做粮食吗?它能够使纤维素中的葡萄糖被人体所吸收吗?答案是否定的,根本就做不到。含普通代用品的125克黑面包能提供325大卡的热量,而掺杂了纤维素粉的黑面包就只能提供60-85大卡的热量了。
这种面包根本不可能保证一个人的热量需求,它唯一能提供的只有微不足道的饱腹感,如果把这种面包放到现代它就是绝佳的减肥食品,一定会有大把想要减肥的人去购买它。但这是在处于饥荒之中的列宁格勒,使用纤维素粉制造出来的面包不仅无助于让人果腹,反而会让一个人的身体越来越虚弱,摄入的热量连正常需求的十分之一都没有。那么,当时就没有办法把纤维素变成人类可食用的葡萄糖吗?难道一定得用纤维素粉吗?
事实上,当时并非不能将纤维素转化为葡萄糖,把纤维素水解为葡萄糖的办法有,比如说高温下稀硫酸可对纤维素造成影响,并最终将其水解为葡萄糖,这个办法早在1935年之前就发现了,而列宁格勒本身有一家可以生产葡萄糖浆的工厂,虽然是通过热稀硫酸在压力釜中生产出来的充满了杂质的糖浆。那既然如此,为什么不用葡萄糖呢?很简单,因为当时的条件下根本没法采用水解法制造葡萄糖。
前面说过了,即便采用水解法来制造出人类可食用的葡萄糖浆,也需要使用硫酸、甲酸、磷酸和盐酸等材料,可列宁格勒的仓库区刚刚被德军炸毁,这些东西不是被毁了就是所剩无多。更别说硫酸和甲酸都是制作炸药的原材料,处于被围困中的列宁格勒更需要这些东西来制作抵御德军进攻的炸药,试问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能将其用于制造葡萄糖?答案是根本不可能,列宁格勒需要粮食,但同样也需要武器,因此只能放弃制造葡萄糖。
也因此,列宁格勒别无选择了,他们只能选择生产纤维粉这种代用粮食,即便它无法为人体提供任何一丁点热量。可至少这些东西看上去像是面粉,也真的能被做成面包,并且能够为人提供一点微不足道的饱腹感。如果搭配通过拉多加湖送来的物资,那么就算纤维素粉无法代替粮食的价值,可至少它能让列宁格勒的人有那么一点饱腹感。在饥荒中人们每多一点饱腹感再加上一点热量摄入,那么就可能让人有多一点活下去的可能。
后世的许多人抨击着这一决定,拿着一些纸面的数据抨击苏联害死了更多人,可他们忘记了列宁格勒是一座被合围的城市,在物资供应彻底好转的1943年初之前,列宁格勒的物资实际都处于紧张状态,根本不具备生产葡萄糖的条件。没办法,当时的列宁格勒有太多紧缺的东西,一座被合围的孤城不可能把事情做得面面俱到,那个添加了纤维素粉的“死亡面包”,真的已经是当时的列宁格勒所能拿出的最好方案了,有数十万人没能挺过战争,但至少“死亡面包”帮助剩下的人挺过了这段日子,这已经是列宁格勒能做到的极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