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革命历史上,黄永胜战功赫赫,曾是四野虎将,林彪的心腹,解放后官至总参谋长,九一三事件后被隔离审查,并与1981年被判处有期徒刑18年。
晚年,黄永胜回顾自己的一生,感慨地说道:“如果罗荣恒元帅没走,也许我不会走到今天这步!”
黄永胜为什么会这么说?这还得从罗荣恒在中国革命早期和新中国成立后对他的帮助教诲说起。
黄永胜希湖北省咸宁县人,原名黄叙钱,于1910年11月17日,出生于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从小受尽生活的磨难。
1927年,黄永胜加入革命队伍,一开始就在罗荣桓的麾下,参加了著名的秋收起义,罗荣桓不仅是黄永胜的上级,更是他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
在土地革命时期,年轻气盛的黄永胜常常行事鲁莽,但每次都得到罗荣桓耐心的指导和教诲,并凭借着过人的勇气和指挥才能,在战场上屡立战功。
他带领部队参与了中央苏区反“围剿”、长征、抗日战争等重大战役,1933年,还获得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颁发的三等红星奖章。
罗荣桓深知黄永胜性格中的优缺点,欣赏黄永胜的勇猛果敢,却也担忧他容易冲动的性格。
每当黄永胜在带兵打仗时过于冒进,罗荣桓就会严厉地指出其中的风险,这种严师慈父般的教导,让黄永胜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军事指挥官。
在解放战争时期,黄永胜曾先后担任多个解放军重要部队的指挥员,并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巨大努力。
在辽沈、平津等重大战役中,黄永胜都发挥重要作用,这期间,罗荣桓始终在关键时刻给予他指导和帮助,包括在他与政委发生矛盾时,也是罗荣桓从中调解。
新中国成立后,黄永胜的军旅生涯达到了顶峰,率领部队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1963年,罗荣桓元帅离世,让黄永胜失去了给他敲警钟的贵人;即使在罗荣恒临终前,他还要黄永胜谨言慎行,这仿佛是对黄永胜未来人生道路的一种预见。
正像罗荣恒预见的那样,黄永胜失去他这位良师益友的约束和指引,在后来的政治漩涡中逐渐迷失了方向。
“文化大革命”期间,黄永胜勾结林彪,达成重要的政治盟友关系,当时的他已经身居高位,担任解放军总参谋长。
正是这种政治上的依附,最终将他推向了深渊,1971年林彪事件发生后,黄永胜作为林彪身边主要成员之一被审查,1981年被判处十八年有期徒刑。
在黄永胜暮年,常常回忆起罗荣桓的教诲,感慨地说:“如果罗荣恒元帅没走,也许我不会走到今天这步!”道出了他内心深处的悔恨。
1983年4月,因病保外就医在外的黄永胜在青岛去世,带着对罗荣恒元帅的懊悔,结束了他这段跌宕起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