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古为鉴,莫让酒色财气乱人生

泉城客幽梦 2025-03-13 03:09:20

在岁月长河的流转中,酒色财气,这四个字贯穿古今,宛如四股无形却有力的暗流,深深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轨迹,牵引着无数人的命运走向。古人对它们的态度与感悟,犹如一面面明镜,映照出人性的弱点与光辉,也为当下的我们敲响了声声警钟。

酒,向来是文人墨客的心头好,亦是寻常百姓生活里的常客。“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在白居易笔下,酒是冬日里与友人围炉夜话的温馨慰藉;“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王翰诗中的酒,承载着边关将士即将奔赴战场的豪迈与悲壮。然而,酒若过度,便成了伤人的利器。商纣王“以酒为池,悬肉为林”,日日沉醉于酒池肉林之中,奢靡无度,最终导致国破家亡,为天下人所唾弃。这警示着我们,酒虽能带来一时的欢愉与放松,但一旦沉溺其中,失去节制,就会如脱缰的野马,冲破理智的牢笼,让我们在迷醉中迷失自我,忘却责任与担当,陷入无尽的混乱与灾难。

色,乃人之大欲,却也常是祸乱的根源。妲己,那位有着倾国倾城之貌的女子,迷惑纣王,致使朝堂昏暗,忠良被害,百姓苦不堪言,殷商江山在她的魅惑下摇摇欲坠。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虽被后人传颂,却也因“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导致“安史之乱”爆发,大唐盛世急转直下,陷入动荡与衰败。这些故事无不告诫我们,美色虽诱人,但倘若不能以理性和道德约束欲望,任由其肆意蔓延,就会如同飞蛾扑火,在短暂的绚烂之后,迎来的是毁灭的深渊。

财,是生活的物质基础,无可厚非。“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司马迁一语道破了世人对财富的追逐。然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石崇,西晋时期的富豪,以奢靡炫富著称,他与王恺斗富,生活极度奢华,却最终因财招来杀身之祸。相反,范蠡在助越王勾践成就霸业后,深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毅然弃官从商,凭借着卓越的智慧和诚信经营,三次散尽家财又三次重新致富,被后人尊称为“商圣”。他对待财富的态度,是一种超脱与豁达,明白财富并非人生的终极目标,适可而止,方能善终。当下,我们在追求财富的道路上,切不可被贪婪蒙蔽双眼,忘记了道德与法律的底线,否则,财富将成为束缚我们的枷锁。

气,是人的脾气秉性,也是情绪的外在表现。韩信能忍胯下之辱,不逞一时之气,最终成就一番大业,成为一代名将。而周瑜,虽有雄才大略,却因气量狭小,被诸葛亮三气之下,吐血而亡,留下“既生瑜,何生亮”的千古长叹。这鲜明的对比告诉我们,气大伤身,冲动易怒往往会让我们做出错误的决策,失去理智,破坏人际关系,甚至错失成功的机会。保持平和的心态,学会控制情绪,是人生的必修课。

回首古人的经历,酒色财气并非洪水猛兽,它们本身并无善恶之分,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把握。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诱惑众多的时代,我们更应从古人的故事中汲取教训,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内心的原则与底线。莫让酒成为麻痹自我的毒药,莫让色成为侵蚀灵魂的迷障,莫让财成为贪婪的诱饵,莫让气成为冲动的导火索。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行稳致远,不被世俗的纷扰所左右,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1 阅读:12
泉城客幽梦

泉城客幽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