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老人长寿克子孙”,老祖宗的忠告,为人子女要注意

秦风淡史 2023-05-12 11:52:55

众所周知,中华文化不仅博大精深,还拥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

其中,谚语在生活中最为常见的华夏文化之一。

谚语,也叫俗语,是古人根据自身的经验总结出来的俗话。

例如: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等关于老人的俗语,都道出了老人的重要性。

然而,在很多地方却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老人长寿克子孙”。

在我国传统的思想观念中,尊老、爱老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那么,这句俗语究竟是什么意思呢?老人长寿真的会影响子孙吗?

下面,不妨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

执着于追求长寿

自古以来,长寿一直是永恒的话题,人们也非常执着于追求此,但始终无人能够实现。

特别是在古代时期,由于人们的思想观念很封建,加上科技也比较落后。

因此,人们常常将美好愿望与人生追求寄托给鬼神。

并且,古代人的平均寿命远远不及现代人的,这是因为当时医疗水平非常不发达。

一般活到50-60岁时,就会被称为长寿之人。

倘若活到了80-90岁,则被视为长寿福星,受尽众人的爱戴。

这样一来,古人就格外执着于追求长寿。

说到追求长寿,就不得不提秦始皇。

作为地位至尊的皇帝,为了让自己的寿命能够长寿下去,不惜派遣大量人力和金钱去寻仙问药求长生。

不过,结果却不尽人意。秦始皇不但没有找到长寿的灵丹妙药,还为此走火入魔,最终丢了性命。

秦始皇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在他封建迷信的思维中,神明的寿命往往比人类的寿命长。

所以,他才不惜一切努力去追求。

尽管秦始皇追求长寿失败了,但还是有一代又一代的人不断地探索和追求长寿的奥秘。

有的人执着于寻找长寿丹药的炼制方法。

有的人用尽一生的时间和精力去探索人类生理上的奥秘。

但是,至今都无人将长寿的神秘面纱给揭开。

要知道,世间并不存在亘古不变的事物,就如生老病死一样,有生就有死。

长寿老人的好处

随着生存环境与思想观念的改变,长寿不再是人们期望的事情,反而觉得活到长寿的年龄就行。

相传,广西有一个长寿村,名叫巴马村。

村里有着许多长寿者,最高年龄高达100多岁,最低的也有70多岁。

巴马村,是一个比较偏僻的村庄,但这里不仅环境优美,气候还非常好。

没有炎热的夏天,也没有寒冷的冬天,是一个不错的居住之地。

生活在这个村庄的人们也很淳朴。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即便没有城市的热闹与繁华,但巴马村的人们几乎没有什么压力。

只需维持基本的生活保障就可以。

而且,他们的饮食习惯不但有规律,还很清淡,没有大鱼大肉。

根据研究发现,巴马村之所以能成为长寿村,主要得益于他们饮食习惯。

加上他们经常干农活,有了适当的运动,身体自然而然就少生病。

因此,这个村庄的老人们普遍都很长寿。

同时,一些识字的长寿者还会被邀请去给新生儿起名字,或是过年时请去帮忙写春联、福字等。

人们想以此来沾沾老人长寿的喜气,让家族人丁兴旺。

老人长寿克子孙

既然长寿者有这样的好处,为何还流传着“老人长寿克子孙”这句俗话呢?

这主要是因为赡养的问题。

老人们一旦上了年纪,身体或多或少会出现各种毛病,甚至有些还会患上严重的疾病。

这时,不但需要儿女们花费更多的精力去照顾,还要承担治疗疾病的高昂费用。

如果儿女们的经济条件不错,不仅能让老人接受优越的医疗,还能请人来照顾老人。

如此一来,就能减轻儿女们的压力。

但要是儿女们过着拮据的生活,赡养老人自然成了一大问题。

更别提能给老人提供优越的医疗条件和支付高昂的治疗费用了。

给子女们增加压力的同时,疾病也折磨着老人。

当今社会,最折磨人的老年疾病有: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

这两类疾病虽然不像癌症那样致命,但是后续的康复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实现。

所以,家中有患上以上疾病的老人,儿女们则就需要花费大量心血去照料老人。

除此之外,一些高寿的老人还喜欢对子女们的家庭生活指手画脚。

总将“为你好”这三个字放在口中,要求后辈们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做事。

最为常见的就是在教育方面,由于老人的思想观念过于封建,大多时候不适合用于教育子孙。

可是,一些老人就相当顽固,总觉得自己的想法是对的。

儿女们为了能让孩子接受正确的教育,自然不会按照老人的想法来做。

因为他们接受过更先进的教育,对事物的看法和理解会有自己的角度。

因此,多代同堂通常会因为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不同,而产生矛盾。

老人传统的思想几乎无法改变,几代人生活在一起,如何相处融洽也成了后辈们一大头疼的问题。

很多人认为老人活得太久,不是一件好事,甚至觉得老人会给他们的生活制造一堆没必要的麻烦。

导致他们无法正常工作,这便就有了“老人长寿克子孙”的这一说法。

俗语:“老人长寿克子孙”,这句话虽然表面上看似很薄情。

但如果细究其中真正的内在含义,就会发现只有真正经历过赡养老人的子女们才能说出里边的“苦衷”。

尊老爱幼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长寿文化更是源远流长。

如果老人传统的思想无法改变,那不妨让自己变通一下。

因为家里有一位长寿的老人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更是家族的福分。

人生短短几十年,不要让自己成为“子欲养而亲不在”的人。

一定要在老人的有生之年尽到孝道,而非死后后悔追思。

关注我,为您带来更多精彩内容。

30 阅读:23047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99

用户10xxx99

22
2024-02-20 22:20

生活不能自理的长寿,有谁懂?简直就是折磨自己,还连累子女,要人照顾,不用子女照顾的才叫寿星!

情剩 回复 02-26 17:31
我家附近一个活到98 保姆照顾十几年 对子女是不小的负担

用户10xxx86

用户10xxx86

3
2023-08-09 18:32

我不认同真正长寿是身体无病而长寿,我我知几家人都是后辈可追述的每代人都活九十多岁,长寿家族很多,所以说真正长寿对后辈无害。

清风荷影 回复 02-09 06:43
长寿要 自身会料理,要是躺在床上十年八年 大小便要伺候的,你可曾体会过

吴軍 回复 清风荷影 02-18 09:04
深同感受

陈红卫

陈红卫

2
2024-02-27 09:02

老龄化的中国,面龄的问题,这些不孝子孙,张口就来。

秦风淡史

秦风淡史

走进历史,了解历史,解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