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太空歌剧,什么西方科幻?为何某些人眼中《三体》碾压了一切

能否归途讲历史 2022-12-09 17:27:26

文|令狐伯光

这个《三体》动画版马上就要开播了,再加上现实“疫情”政策的关系,刘慈欣《三体》和《流浪地球》都又火了一把,前几天我还写过《三体》和《星球大战》现阶段还是输的。这和《三体》是不是硬科幻没有关系。

因为和《三体》一样的西方硬科幻也有很多,两者作品压根不是一个赛道的。

我们现在最缺乏的反而是没有西方传统文化的“太空歌剧”,并且用强大的工业化去包装,再用强大的国力向全世界输出这种文化软实力。如果我们这种作品多了,建立了成熟完善的科幻文化产业链,中国科幻流行文化才会发展壮大,未来才有可能诞生更多的《三体》。

当然,毫无意外读者都是铺天盖地在骂什么《星球大战》与配和《三体》比较。现在国内网络上只要是涉及到刘慈欣和《三体》,这种现象可以说比比皆是。

《三体》确实是中国唯一的科幻史诗,放到世界上也是顶级科幻巨著。但中国观众如此推崇《三体》的原因,甚至把它当成唯一的神,对于其它作品,甚至刘慈欣自己都学习的西方科幻都不屑一顾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流浪地球》牛试小刀,《三体》yyds,刘慈欣科幻强在哪里?

这个问题如果要展开讲会非常的复杂,特别是以科幻和科学知识的角度讲的话。这个不是我个人擅长的就不讲了,这里还是以科幻影视文化和作品本身在科幻作品的定位,再到影响力角度来讲吧。

实际上,中国观众对于《三体》这么推崇无非从两个角度吧。

首先肯定就是“硬科幻”的层面,西方当然是有硬科幻的,而且影响力非常深远。中国终于出了刘慈欣,出了世界级的《三体》本来就给人鼓舞,何况现在西方科幻整体水平下降厉害,被超级英雄和太空歌剧占据了。

西方科幻关于外星人的硬科幻也不是没有,但是要么作品比较早,要么比较文艺。而且,有点讽刺的点是西方似乎没有关于外星人的科幻系列史诗。

《三体》是在2015年,这前后十年美国硬科幻星空探索有《星际穿越》《火星救援》,再到《地心引力》什么的,再往推是赛博朋克和虚拟现实的《黑客帝国》系列,机器人有《终结者》系列。

但是你说到什么外星人和地球人的关系,大众印象里就是《星球大战》《星际迷航》,再到《独立日》《洛杉矶之战》,再到去年的《沙丘》那类作品。

观众看惯了西方作品里外星飞船说来就来,说走就走,直到看到《三体》,强如三体舰队,极限速度也只能提到光速百分之一,三体星系(比邻星)离太阳系近如4光年,也要飞400年。

而且要考虑惯性,还要计算加速多少年,匀速飞多少年,减速多少年,因为一不小心就飞过了。哪怕不考虑死神永生后面的剧情,三体人从头到尾都没出现过在地球(因为被逼中途转向了)。

三体舰队仅有的证据也只是太空望远镜里突然发现的一些宛如彗星般的亮点而已,以及一些不知真假的广播信号和不明真相的地球人在内斗,仅此而已。这种内敛而深沉的描写,接地气,不遥远,让人存疑又愿意去相信是不是真的?

并且,现在美国主流“科幻电影”已经衍生成披着科幻皮,却包着中世纪大航海殖民时期的内瓤。《阿凡达》都是一部描写殖民经历的电影,因为加入了外星人元素就变成“科幻”了?那不还是殖民侵略、白男深入殖民地“拯救”懵懂善良原住民美少女的故事么?

还有《沙丘》《星际迷航》《星球大战》,再到超级英雄电影,我更愿意称之为“玄幻小说”,因为它们讲的还是中世纪的故事,古代的故事,神话的故事。披着各种科幻设定的皮,结果最核心冲突全是打架,而且是中世纪骑士,军人和外星人的王八拳互殴。拍得是眼花缭乱的,但是经不起细想,一细想就觉得很侮辱智商。

硬科幻并不是说小说中一定要把科技参数写一大篇之类的, 而是能让你明确感受得到这种科技进步对于整个社会的影响。而软科幻就是那种你把科技进步的背景板拿掉, 换成中世纪或者航海时代, 基本上故事也能讲的那种。

中国观众对于现在西方科幻,特别是太空歌剧和超级英雄的吐槽已经够多了。

《流浪地球》《三体》名言警句反复被引用,刘慈欣到底伟大在哪里

如果说太空歌剧,还有超级英雄和打外星人等等西方作品,本质上就是把过去陈旧的那套披着科幻的皮,刘慈欣学习美国科幻作家克拉克,再到融合本土化的中国科幻,那就是走的迎合科幻展开,再到社会、政治、文化、历史、哲学等等寓言式作品。

一是其科幻概念的展开绝不仅仅是个设定,而是根植于较为硬核的科学幻想。

《三体》《球状闪电》《流浪地球》《赡养人类》《全频带阻塞干扰》《地火》这类。看《完球状闪电》,我相信很多读者总觉得也许作者说的是把球状闪电武器化可以实现呢。还有庄羽驾驶着万年炎帝号冲向太阳的那一幕,真的有种目睹人类史诗的感觉。

至于《三体》看完之后,多少人只觉得这是从宇宙角度看到的生命史诗,一开始,三体人仿佛不可战胜觉得他们好厉害,两个星球要开战了!宏伟!然后镜头拉远一点,原来还有歌者文明,跟歌者文明比起来地球和三体都不值一提。

再拉远一点点,还有高维生命的战争,它们居然是从高维空间降下来的。跟四维、五维生命比起来,歌者文明也只是小蚂蚁。再拉远一点点原来还有神级文明可以重启宇宙。宇宙之外还有无数的宇宙,无边无际,无穷无尽。简直让人震撼到无语,这才是终极的科幻啊。

二是刘慈欣很多科幻作品达到了哲学的层次,在现实里套到任何时代可能都是社会寓言。

《三体》因为是刘慈欣唯一的系列史诗长篇,热度最高,流传最广,声誉最大,它本身确实是一部伟大深刻的悲剧,刘慈欣说明了人类作为整体就是一个悲剧,就像现在地球这个烂样。

很多人都在想刘慈欣在电厂时经历了什么,做了如此深刻的思考?

经历这三年我相信很多人都发现了,绝大数人都是烂人,愚蠢和不长记性是一致的。逆境时软弱奴性放弃,还莫名出现一些自毁的降临派。顺境时又烂好人,圣母心泛滥和作死之心蠢蠢欲动。

人类统治地球不过几千年,对地球几十亿年的历史来说就是沧海一粟,从物种统治力来比较还远比不上恐龙和草履虫。近百年科技发展越来越快,但人的精神修养远远跟不上科技的发展,人类却依靠互联网这个科技手段得以放大争议。

刘慈欣的作品最伟大之处,不是对未来科技和对外星人的预测,而是对人性的洞察和直白剖析。我们看看”疫情“三年发生的种种事情,大家发现刘慈欣无疑是对的,简直是对于整个社会,整个中国社会,甚至是全世界的精准寓言,甚至比我们想象的还要烂得多。

这些再结合刘慈欣描写的是中国社会,中国角色,还有和我们的历史文化,很多精神层面共通和联合,这种给人带来的震撼就显得更大了,我们读刘慈欣的小说经常有两种震撼。

一种是脑洞大开但又不是无的放矢的科学概念,很硬又很符合科幻逻辑。

一种是对于整个人类社会哲学式的科学寓言,很让人震惊但又很精准。

《三体》是科幻史诗,刘慈欣堪称伟大,但中国科幻远远谈不上“崛起”

最后,《三体》也好,刘慈欣其它科幻小说也罢。小说毕竟是小说,我们在现实中不能指望刚好发生氦闪这种巧合的事情来让所有人相信和找到正确的方向,在濒临最大危险前挽回人类社会。所以,不要把小说当现实。

实际上,绝大部分的人根本就区分不了硬科幻和软科幻。比如说,有多少人能正确认识到《海底两万里》是硬科幻?又比如说,有多少人能正确认识到《三体》系列其实是更着眼于社会学的软科幻?

回到《三体》和刘慈欣科幻意义之内,中国科幻文化的发展就远远不足了。也就是我之前写的中国有《三体》很好,但相反非常缺乏《星球大战》这种用影视工业包装传统文化的作品,因为只有成熟完善的科幻产业链,我们能赚更多的钱,孵化更多的科幻作品,最终才会吸引更多的人才进入行业。

最终才可能诞生下一个刘慈欣,还有《三体》,当然到时就不是刘慈欣了。

现在很多云书粉借着《三体》四处出征并且优越感爆棚,倒不是刘慈欣和《三体》不优秀,相反中国最优秀的,也是唯一的世界级别科幻了。问题是对于整个中国科幻流行文化发展没啥用。

希望中国科幻越来越好吧,中国流行文化越来越好吧!

0 阅读:366
评论列表
  • 2024-03-22 23:21

    废话真多,面壁吧[捂脸哭]

  • 2024-04-03 00:09

    中国对星球大战不感冒的原因大概率和老外对三体不感兴趣的理由是一回事(老外也有喜欢三体的,就像中国也有喜欢星球大战的,但相对来说都是少数)

  • 2024-04-11 19:56

    三体强在:作者脑洞大、人性刻画深刻、故事格局强大[点赞]而西方的所有科幻均停留在弱等生物的战争层面上,格局还是太小。无论是星球大战还是沙丘,均停留在如人类这样的弱等生物之间[笑着哭]不像三体,涉及到了高等文明甚至宇宙大神文明[笑着哭]

能否归途讲历史

简介:能否归途讲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