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
在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新闻发布会上,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束为发言称:
将针对社会集中反映的“仅退款”问题,约谈主要电商平台。就平台利用“仅退款”规则压榨商家生存空间,助长低质低价竞争风气等问题,提出具体整改要求,落实平台主体责任。
国家意志的“靴子”落地。
意味着在过去两三年里,激烈内卷的电商平台,终于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了,各平台也开始纷纷出台保护商家、治理营商环境的办法。
一个小卖家被“仅退款”折腾的经历!
一个从事电商行业小卖家的讲述:
买家收到货后来索要好评返现红包,我店里从来没搞过好评返现的活动,所以所以就拒绝了,买家反手就是一个仅退款(质量问题,未上传任何凭证)。
平台呢,反手就是一个同意退款。
退款页面的申诉不通过,打官方热线。
客服看了我提供的聊天记录,确定是有先问了有没有好评返现,后面才申请退款的,他这种行为符合恶意索取好评红包的行为。
但是因为他是某某vip会员,享有“特权”,所以就直接给他退了。
客服还怪好人的,说给我打开申诉窗口,再申诉一下。
结果一申诉就是失败。
后面每次打客服热线都是同一句:“对不起,我给你打开申诉窗口”。
为了这一单,我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在里面跟客服“扯淡”,但每次都是同样的结果,证件齐全,质检合格,打包视频全部都有,就是不给你申诉成功 。
还有收到货后,找网图申请仅退款一半的钱,平台立马同意。
申诉提供所有证据,证件,质检,打包视频,就是不给你申诉成功,最后没有办法,跟买家联系,告知他如果不退货就起诉他。
后来买家只能该申请退货退款。
寄回的东西还未收到,就投诉说不给她退款,体验感不好,平台立马退钱。
等收到快递一看,就是一包垃圾,上传所有证据申诉,还是不给你申诉成功,我继续重复操作扯皮扯蛋的事,谁有那个精力无休止的去做这些事,最后大部分都只能是不了了之!
“仅退款”要落实平台主体责任!
最开始的“仅退款”出现只使用于生鲜类目。
比如一些水果收到都已经坏了,退回去没有任何意义,所以给买家仅退款好了,后面“仅退款”才被玩坏的。
而且还说为了照顾买家的购物体验,不需要商家同意,可以秒退款。
这跟“抢”有什么区别呢?
这一次市监总局的话讲的很重,也希望相关的平台能悬崖勒马:
“就平台利用“仅退款”规则压榨商家生存空间,助长低质低价竞争风气等问题,提出具体整改要求,落实平台主体责任!”
其实还有一刀切的品质问题退款,买家啥都不用上传,系统秒审支持退货,运费判卖家承担。
买家为了不用承担邮费,破坏产品退货,有发货视频,退货拆包视频,合格证,质检报告,没用!
人家啥都不用直接被判退款,邮费扣保证金(东莞发广州,70克15元)。
问买家快递费怎么会这么贵,反手一个举报骚扰成立。
投诉买家恶意退货不成立,包裹拒签后申诉不成立,还计入纠纷率!
然后这笔订单,卖家资质齐全,旗舰店,打包拆包视频完整,就因为买家不想承担邮费,损失货+发货邮费+15元离谱邮费,得到一个所谓的首退品质率,平台求助率+2,退款纠纷率1。
就这样,还做百年企业?
我看做电商的小老板们,能活一天算一天差不多。
结束语。
今年还出现了一条,与电商无理由退货有关的娱乐新闻。
1月7日,某国潮男装品牌发帖称,当红乐队“五条人”在他的品牌旗舰店网购了两款西装外套,收到之后穿着上了某卫视跨年晚会的舞台,劲歌热舞之后大汗淋漓,下台之后立刻申请了退货退款。
根据品牌旗舰店信息,两件衣服的售价分别为2926元和3459元。
话题迅速冲上热搜,当晚造型师公开致歉。
这些还是能摆上台面来的事情,还有多少小卖家,表演服装道具卖出去后,被无理由退货回来,最后只能吃哑巴亏的。
都说现在电商好赚钱。
但赚钱的是商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