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新年来到了,辽宁省铁岭县晓明公社某生产队家家户户都改善生活,包饺子,蒸馒头。刚刚经历了三年严重自然灾害,第一次有了较好的收成,人们的心情自然十分高兴。节日前夕,村里一派忙碌景象,那几盘石碾一刻也不停,从早到晚都在碾米磨面。
李振兴和吴海涛这两户人家,在村里虽然算不上富裕户,生活上也过得去。1964年1月1日元旦这天,两家也都改善伙食,老李家做了黄米面油炸糕,老吴家包了白面饺子。两家老小围桌而坐,吃得香极了。可是,没想到却出了事:吃完饭后,李、吴两家8口人都吵吵肚子疼,上吐下泻,全病倒了。
有人去报告公社干部,公社干部感到此事蹊跷,怀疑他们两家人吃的东西有问题,一面找人将病人送到当地医院抢救,一面向县公安局做了报告。
1965年1月2日这天,是沈阳市公安局法医组的徐功伟代替别人值班,接待了铁岭县公安局刑警队派来的技术员。技术员带来了李、吴两家吃剩的饺子和炸糕,要求化验是否有毒。鉴于当时条件所限,毒物化验只能送到市公安局技术部门来做。
人们熟悉旧戏舞台上的蒙汗药和小说《水浒》中武大郎被奸夫淫妇药杀的故事,说明很早以前,在食物、饮料中投放药物而致人昏迷或死亡就已成为常用的一种犯罪手段了。由于投毒杀人手段多样化,作案又很隐蔽,侦破这一类案件并非像戏曲、小说中所描写的那样轻而易举;加之,生活中发生中毒事件并非就一定是有人投毒杀人,往往也包含着自杀或意外事故等多种可能性。所以,法医判断某一起中毒事件的性质,找出致毒原因,查明毒物来源,直至确认责任者或犯罪分子,着实要费一番工夫。
徐功伟听那位技术员讲完,立即和女化验员富淑濂对送检的饺子和油炸糕作毒物化验。化验结果很快就出来了,在饺子皮和油炸糕皮里都检出了大量的砷!
显然,李、吴两家人是砷中毒。
砷,是一种非金属元素,旧名“砒”,灰白色,是有金属光泽的结晶块。砷本身无毒,但它的化合物一般都有毒。三氧化二砷,俗称白砒、砒霜、信石等,有强烈的毒性,自古以来就是常见的自杀或投毒杀人的毒物。中毒的症状为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大便像淘米泔水似的,有的混着血;严重时兴奋、躁动不安、四肢疼痛性痉挛、意识模糊、昏迷数小时至数日内即可死亡。
徐功伟、富淑濂等人将铁岭县公安局刑警队送检的饺子和炸糕等所含的毒物检验出来后,按说已经完成了任务,但徐功伟考虑到两家8口人都已中毒,情况严重。是意外毒物污染还是他人投毒呢?尚不清楚。如果是他人投毒,必须尽快协助侦查,找出毒物来源,确定投毒地点,并获取罪证,抓获案犯。于是,请示上级批准,派另一名法医和富淑濂乘坐吉普车上路了。到了晓明公社后,他们立即对李、吴两家磨面的经过进行调查。
由于抢救及时,李、吴两家8口人有7人脱离了危险,64的李家老人因抢救无效死亡。
12月30日那天,本村有包括李、吴两家在内的6户人家在同一盘石碾子上磨过面。在李、吴两家磨面时,还有另外两家磨了面,但食后并无中毒反应。这说明,如果是有人投毒,目标是针对李、吴两家的。
接着,法医们对李、吴两家的黄米面和白面做了检查和化验,发现:李振兴家的黄米面里和盛面的笸箩缝隙中都有大量的砷。
可是,前后挨着李振兴家在同一盘石碾子上磨面的那两家的面粉里,经过化验却没有砷。这表明,李振兴家的黄米面里的砷是直接投入笸箩里的。
对吴海涛家装在袋子里的白面的检验,按富淑濂的建议,是分层进行的。检验结果,袋子底部无砷,袋子中部以上及挨着吴家磨面的下一家的白面里都有砷。不过下一家的白面里含砷量极少,所以他们一家人吃了饺子后只感到恶心,没发生较严重的症状。这说明,吴海涛家白面里的砷,是在他家磨面时,有人将砷投到碾盘上的白面里的。
根据调查了解到,李、吴两家在磨面时都没有自己污染砷的可能。两家人中毒,是有人蓄意投毒加害所致。投毒是针对这两家分别进行的。
由于法医工作认真细致,一丝不苟,对当天磨面各户的剩余面粉分层采取,终于找到了李、吴两家被人投放毒物的场所,不仅确定了案件的性质,而且弄清了投毒的时间。这对缩小侦查范围,认定或否定嫌疑人,都有重要价值。否则,就没有确凿依据肯定是污染还是投毒。案件性质确定不了,必然影响侦查工作的进行。
既已认定是投毒,那么,投毒的犯罪分子是谁呢?
刑侦技术人员通过两方面展开调查:一是查清毒物来源,二是调查和李、吴两家有仇怨的人。
徐功伟认为,公安机关的法医不同于司法系统和医学院校的法医。医学院校的法医可以不到现场勘查,法院的法医审理案子的时候也已事过境迁。可是,公安机关的法医必须作现场勘查,应当懂得并学会侦查,在侦查中发现罪证和线索;不仅要懂得自然科学,还要懂得社会科学,甚至风俗民情,生活习惯。这些都是有用的。他在工作实践中身体力行,也要求青年同志这样做。
这一次,在侦勘晓明公社投毒案件中,法医们同样注意对现场的勘查。他们听说李振兴和吴海涛两个人都是生产队的饲养员,生产队拌种子用的白砒粉放在生产队的仓库里,便让生产队长领着,到仓库里进行检查。
开仓库的钥匙挂在生产队的办公室的墙上,谁用的时候伸手就可能拿到。
仓库里装的东西很多,农具、种子、麻袋……乱七八糟的东西装得很满,除了笨重的东西就是不大值钱的东西,难怪对那把开门的钥匙漫不经心。
“你们仓库怎么这样……”富淑濂看了生产队长一眼,出于礼貌,没把后面的话说下去。
“嘿嘿,乱了点。”生产队长不好意思地说,“这仓库虽然有个保管员,可是没做到专人保管,谁用什么东西都可以自己进来拿,用完了再随便一放,这就难免……”
富淑濂听了心里一动。既然这样,不用问,那白砒粉也可以随便往外拿了。
那包白砒粉放在仓库的房梁上,似乎人们知道它有毒,才“高”看了一点。房梁上落满了灰尘。法医登着凳子仔细检查,看见放白砒粉的地方的灰尘有新鲜的擦蹭痕迹,显然在近期被人触动过。
“这包东西有个数没?”
“不清楚。”生产队长歉然答道,“用的时候就拿。”
“最近生产队里有人动过它吗?”
“没有。现在是啥时候,离春耕拌种还早呢!”
显然,使李、吴两家人致毒的毒物,极有可能就是来自这包白砒粉。
经过了解知道,仓库保管员和李、吴两家有亲戚关系,没有作案的可能。保管员说,他很长时间没有碰过这包白砒粉了。
那么,还有谁有条件接触这包白砒粉呢?又是谁与李、吴两家有仇怨呢?
经过排查和分析,这两个问题最后都集中到一个人身上,这个人就是另一名饲养员刘明阁。
刘明阁是个独身老头,因为过去利用工作之便偷过生产队的马料,李振兴和吴海涛都向生产队干部反映过,因而他对李、吴两家素无好感,有仇杀因素。这起投毒案,刘明阁嫌疑最大。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在李、吴两家发生中毒事件的同时,这个地区正流行着口蹄疫,牲畜面临着死亡的威胁。
这天,县防疫站几位身穿白大褂的工作人员来到这个生产队,向干部和饲养员询问了疫情和牲畜情况,然后喷药消毒,并要求对饲养员进行个人卫生状况检查,他们所穿的衣服也要消毒。包括那个刘明阁在内,饲养员们都被找来了。他们脱去外面衣服,然后又到另一间屋子剪了指甲,以便化验是否有口蹄疫病菌。
很快,化验的结果出来了。在刘明阁右手指甲灰垢中,在他右下衣兜的残渣中,都发现了不同寻常的东西——砷的成分。在其他饲养员的指甲和衣兜里则没有检见。
原来,“导演”这个“小品”的是法医和侦查员们。他们巧借当地曾发生过口蹄疫这一条件巧施计谋,很顺利地便解决了侦查投毒案的一大难题,从嫌疑人身上获取了确凿的罪证。
公安机关依法刑拘了刘明阁。
但是,刘明阁拒不交代,否认自己犯有投毒的罪行。
案件在继续发展。刘明阁被抓的消息在当地风似的传开了,也启发了一些人的思路,他们向公安人员反映:以前和刘明阁住在同一间屋子的另一位独身老人孟繁秀死得蹊跷,也应调查。
去年6月,村里有一头猪病死了,猪的主人没有按卫生管理部门的要求处理。孟繁秀吃了死猪肉以后,上吐下泻,腹痛剧烈,很快就死了。当时人们认为,他是因为吃了死猪肉而中毒致死的;现在看,他的猝死是不是也和刘明阁有关系呢?
群众的怀疑引起了法医们的重视,向生产队干部了解孟繁秀与刘明阁的关系。生产队长说:“他俩都是独身老头,住一个屋,不大对劲儿,原因是刘明阁手不干净,孟繁秀当众揭发过他。”
“积怨很深吗?”
“不小,两个人当面破口对骂呢!”
这样看来,也有仇杀因素。既然李振兴、吴海涛两人的揭发能引起刘明阁的强烈仇恨,那么,他对孟繁秀下毒手也并非没有可能。
富淑濂问:“孟繁秀死后怎么处理的?”
“他只一个人,没有什么亲人,生产队打了口棺材,埋在村东头了。”
“坟还在吗?”
“在。这才是半年多的事。”
富淑濂等人经请示县里有关部门批准,连续奋战,开棺验尸,当夜化验,从孟繁秀的尸骨中检出了大量砷的成分,而埋葬其棺木的泥土含砷量甚微。这说明,孟繁秀的死因不在于吃了病死的猪肉,而是砷中毒。他们立即赶回市局,当夜写好鉴定书,经徐功伟等签名后打印,送到铁岭县公安局。
在大量确凿的证据面前,刘明阁终于承认,三起投毒案都是他干的。
这是一场漂亮仗。法医们在当地刑侦技术人员配合下,三天内一举破获了三起投毒杀人案。
1964年3月,投毒杀人犯刘明阁被判处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