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娃必备书单|10本育儿书,让你成为不焦虑的父母

小特麻麻 2023-03-06 20:46:45

如何去做好一个妈妈?我的养育方式是不是有问题?我这么做是错的吗?在普遍育儿焦虑的时代,缓解焦虑最好的方式就是读书,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让自己的内心变得足够强大。

从孕期就开始看育儿书,到现在小朋友2岁多,陆陆续续也看了很多本育儿书籍,这些书总是能及时补充我所欠缺的知识,分享几本我从孕期到现在看过的以及正在看的育儿书。

宝宝护理 《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

这本书,从孕期的就已经开始读了,至今还没有读完(太厚了,年龄跨度到5岁,目前我只读到我家小朋友这个年龄3岁),美国儿科学会是一个由62,000名儿科专科医生、儿科次专科医生和初级护理医生构成的健康机构,而这本书这也是由上百名儿科医生供稿和审稿,所以相对比较权威。

全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按照时间段顺序的育儿须知,包括从分娩、新生儿一直到5岁,在不同年龄段可能会遇到的发育、喂养、看护、健康、疫苗、安全、家庭关系等全方位的知识。第二部分则是根据孩子身体的不同器官来介绍常见病的情况和一些解决建议。

关于儿童基本护理,这本书就足够了,涉及的养育知识很全面。

宝宝睡眠《实用程序育儿法》

关于宝宝的睡眠问题,推荐这本书,作者深入到数千名宝宝的家里解决宝宝和妈妈面临的日常难题,通过演讲、电台、电视台、信件、电子邮件以及在她的网站上发帖跟她交流、向她请教的妈妈们更是不计其数。她倡导从宝宝的角度考虑问题,要观察、尊重宝宝,和宝宝沟通——即使宝宝还不会说话。

全书理论性的东西并不多,都是满满的经验实操,对于新手妈妈来说非常好理解。

早教游戏《美国金宝贝早教婴幼儿游戏》

孩子在1岁半之前,尤其1岁之前,都是由家长主动去带着孩子玩,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早教,锻炼孩子各方面的能力,作为新手妈妈,我是不知道怎么跟孩子互动的,也不知道怎么有目的的带着孩子玩,所以就买了这本关于宝宝早教游戏的书。

书中介绍了大量的游戏,根据宝宝的年龄阶段分类,还有根据类型分类,比如,音乐游戏、观察游戏等等。游戏都是可以开发宝宝各方面技能的,比如认知、情感、社交、语言、运动能力等。

如果家长跟我一样不知道怎么想跟宝宝互动,玩游戏,可以看看这本书。

认知发展《你的N岁孩子》

这是一套书,涵盖了从1岁到14岁的儿童养育知识,这套书教会你爱TA就要了解TA:1岁:孩子成长很快,但也很难沟通,因为他还不会表达,他的不同行为意味着什么,又该如何应对?

2岁:孩子到了“可怕的2岁”,他看上去似乎一切都很好,但事实却不是这样,一不留神,你就会忽视。

3岁:孩子总是和你对着干,很多能力好像也倒退了,面对叛逆的他,该溺爱还是该严格管教呢?..........

13-14岁:渴望“独立”,是一段情绪起伏剧烈、精神压力大的时期。情绪可以渗透到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他们的行为。

我目前只买到了3岁,以后随着孩子的成长还会陆续把后面的那几本买下来,从这套书中了解关于他成长道路上的每一个标识,解开他每个年龄的密语,和他与你结的疙瘩……为人父母就变成了最容易的事!

跟孩子沟通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儿子2岁的时候,到了人生的第一个叛逆期,面对很多事情总是说“不”,当你用大人的方式(比如吼叫,打骂)去解决问题时,往往事情会更糟糕。所以,作为家长,我们需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从他们的角度去解决问题。

书中涉及了很多案例,都是日常生活中大多数孩子的共性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家长应该如何更好地去解决,总之,这本书解了我的很多困惑,也教会我如何用不恐不叫不打不骂的方式如何跟孩子相处。

跟孩子互动《游戏力》

我们总是抱怨孩子的注意力不够集中,可我们却从没有想过,自己又能坐下来多长时间,不发火、不生气地同孩子一起玩玩弹球、娃娃或者其他游戏呢?

从这本书我知道了怎么用孩子喜欢的方式和他沟通,用游戏和孩子连接起来,真正走到孩子内心去,这本书中列举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也大多是我们孩子会发生的问题,针对这样的问题给出处理方法,只有了解孩子内心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孩子的天性就是玩,为什么我们家长不能通过玩的方式来跟孩子拉近距离呢,如果我们想告诉孩子什么,那么最好的方式是“玩给他看”。

应对叛逆期《可怕的2岁麻烦的3岁》

最近正在读的书,还没有读完,儿子2岁9个月,正处在这个阶段。这本书让我们学到2-3岁的儿童有那些特点,如何跟这个阶段的小朋友相处。

2~3岁是一个非常奇妙的年龄段,在这个年龄段你会突然发现孩子就像变了个人,前一段时间还乖巧听话的孩子突然间变得十分叛逆:他们会对你大声嘶喊:“我不!”,一眼看不到妈妈或爸爸就会撕心裂肺地大哭,至于孩子不时出现的任性、难以调教,更是很多父母记忆中的噩梦。

是的,“恐怖的2~3岁叛逆期”来了......

与此同时,2~3岁孩子在身心发展特质、心智发展、人际关系变现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

他们的语言发展很快,但是思维发展却跟不上;

他们做事情,想问题,总是以自我为中心,越来越任性;

他们试图自己独立做事,但有时又非常依赖爸爸妈妈;

他们的情绪还很不稳定,大哭大闹仍是他们“要挟”父母的主要手段;

他们虽然参与合作,但与小伙伴的关系相处得还不是很稳定;

亲子关系 《孩子你慢慢来》

龙应台,很多家长应该知道,我记得上学时还学过她的文章,这本书就是她以做母亲的角度写出她跟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作为母亲,如何承担起母亲的责任,给与孩子更多的母爱,同时也需要权衡自己的事情。书中我最喜欢的话,分享给大家。

谁能告诉我“做母亲”和“做个人”之间怎么平衡?我爱极了做母亲,只要把孩子的头放在我胸口,就能使我觉得幸福。可是我也是个需要极大的内在空间的个人,像一匹野狼,不能没有她空旷的野地和清冷的月光。从妈妈的角度看孩子的世界,不难;难得的是妈妈会蹲下来,保持和孩子一样的高度看世界——我们是一样的生命,我们彼此尊重,我们一起成长。我愿意用一生的时间,去等这个小男孩把花束束好,用他5岁的手指。花绳绕过来,刚好要系上的时候,另一端又突然滑走了。孩子,你慢慢来,在淡水街明亮的阳光里,在石阶上,等你把花束好,用你5岁的手指。

除了这本以外,还有她的《目送》,《亲爱的安德烈》,都非常的不错,感兴趣的家长可以读一读。

怎么跟孩子沟通?《父母的语言》

父母的语言对孩子的意义,可能比任何昂贵的早教班都更加深远。《父母的语言》直面父母教育孩子时常犯的错误,介绍了很多实例,为父母和孩子相处出谋划策。

儿童每天使用词汇的86%~98%都与父母一致。父母的每一句话,渐渐变成了孩子未来的模样。孩子感受到父母的语言越多,语言能力会越好,与父母受教育程度和社会地位无关。

怎么跟孩子沟通?利用"三T原则",进行高质量的对话。

共情关注(Tune in):关注孩子在做什么、想什么。

充分沟通(Talk more):与孩子讨论时使用双向交流。

轮流聊天(Take turns):和孩子轮流参与谈话。

妈妈自我成长《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这本书是尹建莉老师根据自己多年的育儿经验和亲身经历写下来的教子手记,以往的很多父母都觉得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儿是老师的事儿,却不知道,家庭教育同样很重要,在孩子的成长中,孩子首先接触的是家庭教育。所以,做一个好妈妈,给与孩子更好地家庭教育,成为孩子的榜样同样重要。

我们可以批评孩子,但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方式批评,以保护孩子自尊心、树立自信心、培养他们某种能力为目的。凡对孩子自尊心、自信心和能力有损害的批评方式都是不好的,都是家长要彻底戒除掉的。

0 阅读:41

小特麻麻

简介:教育学硕士,全职妈妈,认真带娃,认真生活,知足且上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