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代书坛,“馆阁体”往往带着贬低和批评的意味,人们往往看不上这种字体,因为其过于中规中矩、缺乏变化,不太符合当代书坛的主流审美。然而在明清两代,“馆阁体”仅仅是一种书体的称呼而已,人们只是觉得其实用性强,又符合科举考试的要求,自然就把这种字体作为一种日常书写时使用的一种字体来练习了。
最早把“馆阁体”作为一种独立的书体进行推广的时代是明代。明代的“馆阁体”相对清代的“馆阁体”来说更接近魏晋的书风,仅在笔法上略做简化,整个书风规范流畅,一丝不苟,雅俗共赏。
明代的朱棣皇帝非常喜欢书法,所以对于官方往来所使用的字体也非常重视,于是在他的带领和推崇之下,馆阁体逐渐形成并被广大知识分子争相学习。当时比较有名的馆阁体大家是沈度,因为朱棣特别喜欢他的书法,于是逐步在官方文书中不断推崇他的字体,馆阁体由此而来。
虽说当代对于馆阁体多有批评,但是从书法的角度来说,这样的字是集实用与艺术于一体的,比当代的纯艺术审美要强太多。当代的“吼书”等纯表演意味的书法,只强调视觉冲击力而忽略传统书法的基础,这样的所谓艺术是离书法越来越远的,是舍近求远的一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