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解最多的“小国寡民”,到底在说什么?

问道化鸣 2024-12-23 20:23:00

朋友从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解读《道德经》,因此,他对“小国寡民”的理解,当然也不离政策、货币、国家调控等经济学概念。

原文(传本):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至治之极。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朋友的译文:

把人赶进城,农村的人就少了。宴席使用过的餐具而不能再被拿出来使用了,不断造成民众的死亡而使他们不敢走到远处去。虽然有船有车,没有机会乘坐它们了,虽然有甲胄和士兵,没有机会摆出去亮相,使人们重新回到远古用草结绳而用作记录的时代,到了治理到极致的效果。

在城里爱好精美的食物,穿上了他们漂亮的衣服,安心住在他们家里,喜欢他们的风俗习惯,从城市望向乡村,听得到鸡犬之声传来,城里的民众直到老死都不会互相往来。

简单评价:老子讨论的是在“小国寡民”国情下的道治情形,不涉及城镇化建设;“什百之器”是指百杂之器,并非特指餐具;老子不会主张制造死亡胁迫百姓就范,这违背了圣人能辅不敢为的基本思想;“结绳而用之”不是回归太古时代,而是回归太古淳朴自然之风。

同时,老子讨论的是道治社会,而不是城乡分离;“不相往来”不是城乡之间人民不相往来,而是国家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不会离乡背井。

应该如何理解“小国寡民”一章?

“小国寡民”,讨论的是:假若在“小邦国”,实行道治该是一种什么样的社会状态呢?本文就是对这种状态的描述。

人们通常把“小国寡民”理解为老子的“理想国”,认为那是老子设想的“乌托邦”“世外桃源”,实则是对老子思想的曲解(关于“小国寡民”是否老子的理想国的话题,文后继续说明)。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就是说,即便在这样的小邦国,如果能实行道治,那么,民用已足,无所贪求;而民众珍重生命而不会因生活重压而背井离乡。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这不是说百姓的,道理很简单,即便是现在,百姓既不可能无舟车,更不可能无甲兵,只能是王公等统治者、

国家虽然有舟车,有军队,但因社会安宁,人民安居乐业,王公也无需“巡狩”督察,他与大国之间能“皆得其欲”,和谐相处,互为利害关系,因而无攻战之患,也无劳民之苦;所以虽有军队,也派不上用场。

“使人复结绳而用之,至治之极”,这句话历来歧义较多,“结绳而用之”通常被理解复古到“结绳记事”的时代。然而,老子的根本主张是“无为而无不为”,即权力不干涉人民的自由生活和自主创造,人民才能在没有“天下多忌讳”的政策环境下,各展其能,各得其所,过上安稳、富足的生活。

因此,圣人的使命就是“以百姓之心为心”,做人民的公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辅助人民自我发展,创造价值,发家致富,实现“自化,自富、自正、自朴”的“无不为”。

所以,“结绳而治”只是比喻,就像“复归于婴儿”的比喻一样,只是以婴儿的淳朴天真来喻道,并不是要人们回归婴儿。所以“结绳而治”,是“绝巧弃智”的代称,是对“我清静而民自正,我欲不欲而民自朴”现状的描述,指的是浑厚质实之古气,而不是要回到太古时代。

朋友的原文出现了“至治之极”,大概出自《史记·货殖列传》,司马迁以“老子曰‘至治之极,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至老死不相往来’”起头,来论述他的经济思想。

司马迁虽然是大儒董仲舒的学生,且有批评老子的倾向,但是他的原文,几乎全是对老子“无为自化”“清静自富”的举例说明,若有兴趣,不妨比较一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是对“我无为而民自化,我无事而民自富”的描述,是对人民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生活安定,民风淳朴的描述。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鸡犬之声相闻”是说邻国很近,鸡鸣犬吠之声都能听到。“往来”乃是偏义复词,强调的是“往”,而“来”字只起陪衬音节的作用,比如,“窗户”中的“窗”和“户”虽然都有意义,但“窗户”一词只有“窗”的意义被使用,而“户”则只作陪衬之用。

类似偏正复词在古文中俯拾皆是,如“国家”,只是“国”,“家”为陪衬。“人物”“质量”“忘记”等皆是。

在有道社会里,民用既足,外无所慕,安居乐业,民风淳和,谁会放弃这样稳定富足的生活,而背井离乡,投奔别国呢?

历代名家对“小国寡民”解读的思路参考

在解读《道德经》过程中,名家解读参考很重要,不要以为一“悟”能解百经,不可当真,王阳明认为颜回“得道”与孔子的教诲无关,而是自己“悟”出来的。你若信这句话,那么你也不妨一试。

所以,针对所谓“指月之手”“拈花一笑”“不立文字”等说法,我们要对照一下自己,有没有那等所谓的“道心、佛性”、“慧根、禀赋”,若没有,还是老老实实地从文本开始吧!

这里所选名人解读,没有张道陵、吕洞宾、王重阳、陶弘景、葛洪等人,因为与本文关系不大。

王弼:国既小,民又寡,尚可使反古,况国大民众乎!故举小国而言也。

在王弼看来,老子笔下的“小国寡民”只是一个假设,以小国类比大国。事实上,老子所论皆是大国,比如“治大国若烹小鲜”,“大邦者,下流也”,“若何万乘之王而以身轻于天下”等等。

另外,老子常以“天下”论道,比如:“贵为身于为天下,若可以托天下矣;爱以身为天下,汝可以寄天下”,“圣人执一以为天下牧”,“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弗得已。夫天下,神器也”,“不以兵强于天下”,等等。

河上公:圣人虽治大国,犹以为小,俭约不奢泰。民虽众,犹若寡少,不敢劳之也。

河上公认为,圣人虽然是事实上的大国治理者,但他却把大国当作小国寡民来看待,不敢横征暴敛,劳民伤财。

河注只字不提“复古”二字。他只强调:“君不征召夺民良时也”,“君能为民兴利除害”,“各得其所,则民重死而贪生也。政令不烦则民安其业,故不远迁徙离其常处也”。

王夫之:“夫天下亦如是而已矣”,以小观大,“推而准之四海”亦然。王夫之的意思是,举小国为例,天下无不如此。

憨山德清:“施于治道,可复太古之化也”。他说的是“太古之化”,即太古淳朴之风气、风尚,而不是回归太古。

李涵虚:“举小以例大,言其小而大者可知”。

明·佚名:“九隅八区,寓以小国。况至德之世,地不加辟,民不加聚,能使一国若一家,一家若一身”,天下之大,以小喻之,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治大若小,谨小慎微可矣。

吕惠卿:小国寡民,此反乎太古之道也,庄周称至德之世,非特老子之言而已,古固有是道也。

陆希声:“夫小国寡民,势不足以自存者。使有道莅之,犹能使物阜民安,各得其所。

林希逸:犹孟子言得百里之地,皆可以朝诸侯,一天下之意。

总之,古代的《道德经》注解者都看出了老子原意乃是以小喻大,并无今人所谓的“理想国”之说。刘笑敢等人认为,若是老子理想国,势必会多次提到,而“小国寡民”仅此一次,故只是以小言大之意,即小国若得道治,尚且能如此,况大国乎?



0 阅读:19

评论列表

曹合

曹合

4
2024-12-24 10:35

小国寡民,小国者,王者欲低,故国小。寡民者,民之欲低,故而民少,故而寡民!国者利益争夺之外象,国越大,民越多,利益争夺越激烈。国之所以大,是为王者,私欲无穷,不满足现有利益,还要觊觎他国利益,故用刀兵,满足自己私欲也。民多者,于国于家势则大,利益争夺越有利,故,小国寡民,对于为道寡欲,为道去欲,乃至无为的教化综旨是一致的!

曹合

曹合

4
2024-12-24 11:30

鸡犬相闻而不相往来,往来者,皆因利而往来,无利何来往来?故有贫者居闹世无人问,此理也。为道,去利去欲,利欲既去,何须往来?故,相濡以沫,莫若忘形江湖,各安天命,顺应自然!

问道化鸣

问道化鸣

感谢大家的关注